Photo Credit: 久如社區發展協會Photo Credit: 久如社區發展協會

生命力新聞/文:毛晴、徐睿妤
上游人為的泥沙污染讓四分溪不再美麗,河中大量的生物死亡、散發的惡臭,讓久如社區的居民自發性組成久如社區發展協會,居民組成河川巡守隊,檢測水質、清理垃圾、調查河川物種,以保育社區生態為出發點,更擴及社區中需要服務的社會福利的,希望透過協會與居民的合作,營造幸福安居的社區。

久如社區以「生態」為起點 台北市第一條「封溪護漁」河川

四分溪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全長 7 公里,發源於南港山區,流經久如社區,擁有非常豐富的生態資源,如馬口魚、 紅貓等原生魚種,五色鳥、綠畫眉等珍稀野生動物,以及天然魚梯、壺穴等景觀。但四分溪於 2007 年至 2008 年,河川上游被興建的土石方資源分類處理廠嚴重污染,大量泥沙與泥土沿著河流沖刷而下,造成大量河中生物死亡,水質混濁、散發惡臭。久如社區居民自主性抗爭,並成立「久如社區發展協會」,希望能聚集社區居民的力量,保衛四分溪。
(混濁的泥沙讓四分溪的魚蝦大量死亡。 來源:久如社區發展協會)
(混濁的泥沙讓四分溪的魚蝦大量死亡。 來源:久如社區發展協會
久如社區發展協會至成立起,致力於將四分溪的污染源排除,還給四分溪正常的生態環境。居民們排班監控,在土資場排放污染物時即時舉發;並透過當地議員串連陳情,在市議會質詢主管機關,還舉行封溪護漁大會,舉牌抗議土資場。在協會的努力下,成功讓土資場停止營業,並與政府及河川保育團體合作,進行「封溪護漁」。 封溪,就是禁止人下去溪流涉水活動;護漁則是禁止電魚、捕魚。透過這項行動,四分溪在 2013 年變回乾淨的溪流,生態環境也逐漸恢復。
直至 2019 年,為了維持河川的生態,四分溪仍進行管制,一個月中最多只能讓 200 人下到河川,以免太多的遊客對四分溪造成負擔與傷害。久如社區發展協會為了更有效率的維護環境,協會可以自主對「濫捕、釣魚、捉蝦」等人為活動開罰單,這也是台北市第一個與政府合作抓捕犯規行為的例子。
(協會常於公共空間舉辦大小活動,讓里民闔家玩樂。來源:毛晴)
(協會常於公共空間舉辦大小活動,讓里民闔家玩樂。來源:毛晴
久如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河川巡守隊」,上、中、下游各有負責的隊員,總人數將近 50,居民與志工自發性的巡邏河川、檢測水質、物種調查、生態物種護育等,並詳細紀錄行動。發展協會更與周邊學校進行合作,學生與志工們一起進行每月兩次的「清溪」活動。「我們想要還給社區一條,我們孩提時代記憶中的乾淨河流。」久如社區發展協會的執行長謝建志說。

從「生態」凝聚社區情感 培育更多志工人才

久如社區發展協會由守護四分溪起家,以生態保育的行動凝聚社區民眾的情感,成立後將服務拓展至更多社會福利上。久如社區協會發現,南港區雖然位於台北市,卻是台北市的邊陲地帶,社區內,老舊的房子與高級別墅比鄰,呈現出社區貧富不均嚴重的情況。「南港區的有錢人也不少,但中低收入人口極多。」2013 年進入南港久如社區服務的社工師蔡弘睿表示。久如社區中,有許多弱勢家庭,因為父母高工時的工作,小孩無法受到照護,有時甚至只有學校供應的營養午餐能吃,一天只能吃一餐。面對這種情況,協會決定投入志工進行兒少服務。
(社工師蔡弘睿已在久如社區服務 6 年,對社區瞭如指掌。來源:毛晴)
(社工師蔡弘睿已在久如社區服務 6 年,對社區瞭如指掌。來源:毛晴
協會與基金會合作,成立「久如築夢基地」。目前基地中負責 23 位來自弱勢家庭的小孩,由志工來進行課業的輔導、安親照顧。築夢基地中可以見到佈置溫馨的遊樂角落「大窩」「小窩」,以及孩子們親自做的勞作。社區中,有特殊專長的居民會為築夢基地的孩子提供特色課程。例如志工老師教導孩子們的朗誦技巧,讓好動、不愛閱讀的孩子能克服讀書上的問題。小白板上,還寫著定期值日的孩子姓名,培養兒童的成長教育。築夢基地不只提供課後照顧,還結合生態保育活動,定期舉辦夏令營、成立「河川小尖兵」隊,讓孩子們可以藉由投入活動,對自己的社區與家鄉產生認同與情感。
協會成立「樂食堂」於協會據點內,由志工定期採購食物、烹煮飯菜,來供應餐點給弱勢家庭老人與小孩。每週一、二、三、五的白天,供應銀髮族午餐;一、二、三、四的傍晚,提供晚餐給弱勢家庭的孩子。另外,協會在 2018 年成立「久如童趣探索屋」,裡面提供許多適合 0 至 3 歲等幼兒遊玩的設施與玩具,並定期舉辦課程,讓久如社區中的爸媽可以帶著自己的孩子來玩樂,希望藉此讓社區中的年輕一代能夠交流、彼此認識。蔡弘睿說,設施是由社區住民低價出租的店面,連內部裝潢都是由社區五金行免費裝設,正因為有這些居民的幫助以及理解,久如社區的營造才能如此順利。
蔡弘睿表示,協會培育志工並各司其職。有些志工阿姨擅長烹飪,便專門負責食堂共餐;有些志工則負責生態保育工作;其餘志工有些負責兒少陪伴的工作,或是研究社區文史,進行旅遊導覽與學術交流等。目前協會志工人數近 400 人,且不只志工會投入社區活動,許多居民也會加入,帶動整個社區的營造。
(社區志工烹煮食物,提供里民美味的餐點。來源:毛晴)
(社區志工烹煮食物,提供里民美味的餐點。來源:毛晴

多元營造發展 居民合力打造幸福社區

久如發展協會以四分溪生態為主,於每年 9 月舉辦淨溪節, 千人牽手護溪。每年 6 月舉辦南港農產節,因南港為台灣包種茶、北台灣綠竹筍等特殊農產發源地,久如里更是南港重要的農產地之一,協會協助小農進行農產品加工,例如將包種茶加工為茶蛋捲,綠竹筍製成筍包等,再創在地農業的價值。
久如社區發展協會至 2019 共有 3 個實體據點,分別是「久如社區發展協會據點」、「久如築夢基地」、「九如童趣探索屋」,並以 3 個據點作為志工與居民日常聚會與辦活動的基地。協會的營造方向為 5 大類,分別為生態保育、銀髮族長照、兒少服務、農產品銷售與幼兒親子共學。社區的營造除了與政府等相關單位申請經費外,還自行拓展業務,除了利用農產品加工製作成食品販賣外,廚藝小教室與社區小旅行等,對外開放給遊客報名參加,並依DIY、一起清溪、野菜採摘等活動收取費用,作為社區發展的經費。
(久如社區 3 大實體服務據點,推動兒童及老人福利。來源:毛晴)
(久如社區 3 大實體服務據點,推動兒童及老人福利。來源:毛晴
未來,久如發展協會希望拓展服務項目,為社區中的新住民進行服務。「很多協會只有領導人、或少數人在努力,而那些都無法維持長久。」台北市社會局,人民團體科的科員林美杏說。負責中正、萬華與南港等社區的人民團體,林美杏認為久如社區發展協會是其中翹楚。「如果沒有培養這麼多志工,並讓社區居民發自內心的認可協會的營造,久如社區很難像現在這樣發展的這麼好。」因此,久如社區的成功,里民一心才是最大的關鍵。

採訪側記

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訪談。採訪當天剛好遇上社區在舉行「一家一道菜」的活動,不僅有里民自己烹煮的美味佳餚,還有社區志工提供的才藝表驗,提供給大人小孩玩的泡泡等,整個里呈現給人活力滿滿且溫馨的氣氛。整治過的四分溪,不僅毫無異味,甚至清澈見底,可見「封溪護漁」的成功。這是個營造非常棒的社區,且協會的人熱心提供各種資訊、親自帶領我們走遍社區,並供應由志工媽媽炒的米粉與料理給我們,並誠摯邀請我們的再次光臨,讓人非常嚮往這樣的社區,希望有機會可以再去。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久如社區「封溪護漁」 營造生態共榮圈
「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需要你的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馬上支持

文章標籤

  •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新聞網站:http://www.vita.tw。粉絲專頁:http://goo.gl/st2w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