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芸翠
位於荷蘭南部、身為該國第二大都市的鹿特丹,近年來因其「韌性」規畫和設計在國際社會之間享譽盛名,向全世界展現數個經典案例:例如水廣場(Waterplein Benthemplein)、漂浮亭 (Drijvend Paviljoen)等。而最近當地的再生島基金會(Recycled Island Foundation)再融入了「循環」設計的概念,以回收塑膠廢棄物為素材,在該市的萊因港(Rijnhaven)、著名的漂浮亭旁,打造一座座的生態再生漂浮公園(Recycled Park)。
根據荷蘭基礎建設與環境部(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的資料顯示,每年約有超過一千立方公尺的塑料廢物沿著默茲河(Meuse River)流入北海。鹿特丹的再生島基金會(Recycled Island Foundation)意識到這個嚴重的環境問題,進而發展這為期 5 年的環保行動:他們在河口設立了數個漂浮垃圾攔截站,順著河流推力被動的收集垃圾,從源頭避免塑料廢棄物進入海洋。之後他們將這些垃圾過濾、分類,再利用熱壓、焊接及 3D 列印等創新科技,製成數座 6 角形的回收塑膠漂浮小島。
這一座座面積約 5 平方公尺大的漂浮小島可變作漂浮農場、園圃、甚至是休憩座椅區,不僅能夠提供河川魚類及鳥類更多的棲息地及食物來源,還可以讓市民可以更親近都市的水岸空間,亦增加他們對於維護河川環境的意識。目前他們共連結了約 28 座漂浮小島,連成了約 140 平方公尺的設施空間。在未來希望可以將漂浮公園部署在更多河岸空間,甚至在其上種植喬木,形成漂浮森林。
藉由荷蘭再生島基金會的這項創意,讓原本破壞河川環境和生態的塑膠垃圾,重生成美化河川景觀、有益河川生態的環保作品,此舉讓我們再次看到荷蘭人對於環境議題的高敏感度、創造力和行動力,值得世界各地的河都港都借鏡學習。除了鹿特丹外,該基金會也尋找其他合適的地點,如比利時布魯塞爾與印尼安邦,希望將這個別出心裁的創意推廣到不同的國家和城市。
核稿編輯:李沂霖
作者簡介:
張芸翠,建築設計與都市規劃背景出生的旅歐博士生,關注永續環境的相關議題,希望能一直做個快樂的旅行家、讀書人和分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