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 粉絲團Photo Credit: 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 粉絲團
社企流/文:梁元齡
在加拿大多倫多市區、人來人往的士巴丹拿大道(Spandina Avenue)上,陽光射進一幢磚紅色建築 3 樓的辦公空間,放眼望去沒有辦公隔板,只有大片的圖騰地毯、窗邊充滿綠意的植物,以及創業家們談笑風生的場景。
這裡是加拿大社會創新中心(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以下簡稱 CSI),乍看之下,CSI 與一般共享空間似無不同,但許多人並不知道,他們不僅已有 15 年歷史,更是一個遍布全球的社會創新聚落。單是在多倫多地區,CSI 就扶植過逾千個社創組織,這些組織除了逐步擴大其社會影響力,也持續發展永續的商業模式,目前合計每年進帳達 2 億 5 千萬美元。
(CSI 位於士巴丹拿大道上的共享空間。來源: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
(CSI 位於士巴丹拿大道上的共享空間。來源: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

700 多個組織的社群,從共用一台影印機開始

在「共享空間」一詞尚未誕生的時期,CSI 就已開始實踐共享空間的精神。那個連筆記型電腦都還沒有普及的年代裡,租用電子設備、辦公室的成本高昂,小型非營利組織(NPO)根本負擔不起。
2004 年,時任安大略省非營利網絡(Ontario Nonprofit Network)共同主席的 Tonya Surman 與另 4 名好友發現,行政成本、日常開銷,為 NPO 帶來莫大壓力,甚至阻撓組織的成長。Tonya 等人於是成立 CSI,在多倫多租下一個約 140 坪的空間,提供 14 個小組織共用影印機、傳真機和辦公桌等設備。
CSI 的共享空間大受歡迎,想加入的組織排成人龍。CSI 因此正式推出「CSIx」空間共享專案,擴大空間駐點及組織招募作業,出租辦公空間給更多社會創新人士。參與 CSIx 的人不僅能以便宜的月租費使用設備資源,也能接觸到不同領域的人們,打開交流、甚至合作的機會。(同場加映:「朝九晚五」也能改變社會!他創立媒合平台,助上班族用業餘時間組織創業團隊
(CSI 創辦人暨執行長 Tonya Surman。來源: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 粉絲團)
(CSI 創辦人暨執行長 Tonya Surman。來源: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 粉絲團
不只共享硬體,CSI 的社群也發展出緊密活絡的夥伴關係。在 CSI 裡,新創組織們不但共聘行政人員,甚至會媒合彼此的人力資源,如促進同理心的玩具社企「Twenty One Toys」,便曾將旗下實習生介紹給同在 CSI 的創新團隊「Tool Library」,該實習生後更進入 Tool Library 成為正職。不同組織內的設計、行銷、資工專業人士,也經常提供彼此技術支援、相互激盪出更多想法,充分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簡而言之,CSI 的創立初衷就是分享,我們至今也還秉持著這件事!」Tonya 說。
而今,CSI 已在多倫多買下兩幢大樓,還進一步拓點到紐約、倫敦,提供 700 多個組織作為營運基地,更是全球逾千個社創團隊的「娘家」,知名的「國際永續發展研究會」(IISD)、「碳中和計畫」(Project Neutral)、弱勢就業媒合組織 Building Up 等團體,都曾是 CSI 社群的一員。直到現在,CSI 仍在引領社會創新前行,不定期推出工作坊、創業諮詢,以及主打社會議題的育成計畫給社創者。

「開源共享」讓影響力最大化

2008 年時,共享空間蔚成趨勢,躍升為當紅話題。這時,Tonya 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她與 CSI 的夥伴合作,將數年來經營共享空間的訣竅和經驗,寫進了《縝密》(Rigour)這本書裡,並免費上傳到官網供人參考,讓全世界都能學習 CSI 的經營之道。
Tonya 指出,以共享出發、不計回報,一直都是 CSI 的作風。「要讓成功模式不斷擴大,最快的方法,就是開源(Open Source),」她說:「我們將點子開放給大眾,供人效法、實踐。如果所有人都能獲取這些知識,我們就能號召更多人,一起來促成更多改變。」
2014 年,CSI 完成一項壯舉,大大拓展影響力版圖,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作為一個小小的社會企業,他們沒有豐沛的財源,於是發行社區債券(Community Bond),向當地民眾募資。
所謂的社區債券是一種由籌資人向出資人貸款,並計息還款的債券形式,通常透過非營利組織發行。其優勢為投資金額相對較低、一般民眾也能夠參與,且投資人無須經過證券交易主管機關認證,沒有資產所得等限制;然而,也由於門檻相對低,雙方都承受著較高的財務風險,借貸兩方必須十足地信任彼此才行,若想募得大筆金額,所需的信任程度也更強。
雖然沒有雄厚資金,但 CSI 與民眾卻有著穩固的信任基礎,因而成為發行社區債券的優勢。最終,CSI 成功募得高達 200 萬美元的資金,買下了一整幢大樓,為更多社創者提供共享空間。「養小孩需要一個村子的力量,籌資金則需要一個社區的力量。」
Tonya 說,社群意識是社區債券成功的關鍵,「當人們明白,很多事需要社群才能實現,他們就會樂意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CSI 不只創造了奇蹟,買下大樓之後,他們再度發揮兼善天下的精神,把社區債券的各項運用技巧全面公開上網。不管是社區債券使用指南、管道、步驟或注意事項,CSI 都毫不藏私地對外開放。最後,Tonya 甚至將 CSI 的社區債券論述、連同網站及書本等出版物的智財權,以出人意料的一美元價格,賣給了「Tapestry Capital」這個組織。
面對旁人的不解,Tonya 表示,CSI 的終極目標從來不只是獲利,他們更在乎解方能否擴大、持續帶來影響。她說,自己擅於經營非營利社群,卻不太懂得如何兜售財務商品,而社區債券又是個龐大的事業,需要費心維運,「既然有人願意做,那就交給他們,讓社區債券的效益最大化、協助更多組織,何樂而不為呢?」
Tonya 也說:「這麼多年來,我學到了一件事,就是有些事物應該把握,有些則應該放手。」對 Tonya 而言,適度攤開手掌、貢獻自己所有,是 CSI 長年秉持的無私精神,也是創造影響力的關鍵。

關注人道與自然,獲利不擺第一順位

藉由充分的合作共享,CSI 成功塑造出創造力豐沛的社群,但他們還不滿意。作為社會企業,CSI 在乎的不只是如何增加空間營收,更是人們能否在此無虞工作、融入當地。
2015 年,CSI 推出了「交換辦公桌」(Desk Exchange Community Animator,DECA)專案,讓參加者「以時間換取空間」,只要每週擔任一日志工,就能使用 CSI「搶手辦公桌」及各式資源,還能獲得經營人脈的機會。
(多元與共享是 CSI 的核心價值。來源: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 粉絲團)
(多元與共享是 CSI 的核心價值。來源: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 粉絲團
「身為一個社會企業,我們不能只是賺錢,CSI 希望營造一個多元、兼容的空間,為社會創新提供能量。」Tonya 說。
「我們至今都還在嘗試,希望找到能充分發揮人性的做法,DECA 就是其中一項。加入 DECA,你不會因為付不起共享空間的月租費,就無法享用 CSI 的資源。」目前,在全球 3 處 CSI 據點,每年都各有 120 人參加 DECA 專案,使更多人被帶進 CSI 這個大家庭。 (延伸閱讀:本月社企:紐約 CSI 現場直擊──社會創業家的城市綠洲
如今,全球各地的共享模式百家爭鳴,Tonya 無奈笑說,當年積極開放手中資源、從不私藏商業秘訣的 CSI,漸漸難敵 WeWork 共享空間等後起之秀,營運績效僅算得上差強人意。
對此,Tonya 豁達以對,她表示,面對未來,CSI 最關注的始終不是獲利,而是如何找到新的經濟模式,讓人類永續生活、讓地球生生不息,「我們得先思考,如何讓人和自然回歸經濟運作的核心,再來思考怎麼賺錢,而不是把獲利擺在首位。」
2018 年,CSI 發起「氣候創投計畫」(Climate Ventures), 鼓勵組織們針對氣候變遷提出的創新解方,從剩食、減塑、廢棄物再生、能源需求等面向,打造一個循環與低碳經濟的世界。

社創無關政治,合作才能帶來改變

一路走來,CSI 從一個小小的辦公空間,成為布局全球的社創網路,更成功促成加國政策轉彎、帶動世界各地對社創的關注。2018 年,Tonya 受邀至加拿大國會演說,針對官方政策的公益影響提出建言,並敦促政府在社創領域投注更多心力。加拿大政府而後宣布,將投入 8 億美元(約新台幣 24.6 億元)作為推動社創發展的資金。
被問及推動社創的訣竅,Tonya 說,CSI 秉持「不懈」與「合作」的精神,才能有今天的成績。「要做出不同以往、具有開創性的事,沒有『合作共享』是不可能辦到的。」她說:「因為合作是社會創新的一切,能夠強而有力地誘發系統性的改變。」
(Tonya 相信要做出具有開創性的事,沒有合作共享是不可能辦到的。來源: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 粉絲團)
(Tonya 相信要做出具有開創性的事,沒有合作共享是不可能辦到的。來源: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 粉絲團
而今亞洲的社創網絡正要茁壯成長,針對生態系建立者,Tonya 叮嚀:「社會創新無關政治,社創是解方、而非意識形態。凡事應以解方為優先,才能帶來強大的力量。」
她也勉勵創業家,實踐社會創新,一定會碰到許多社會上的難題,但面對同一件事情,可以抱著怒氣去做,也可以帶著歡喜心,「永遠都要記得,實踐社會創新同時,也得好好享受當下的樂趣。因為你的態度,將決定你是否能夠啟發他人、帶領眾人們合作。」
參考資料
本文為啟動亞洲高峰會合作專欄,如欲轉載全文至其他介面,請來信洽詢社企流。
加拿大社會創新中心創辦人 Tonya Surman 將於 5/11 來到「啟動亞洲—2019 亞太社會企業高峰會」,分享擴大影響力、打造社創網絡的相關經驗!點此了解更多高峰會資訊

文章標籤

  • 亞太社會企業高峰會:「啟動亞洲」

    亞太社會企業高峰會:「啟動亞洲」

    近年來,亞太各國政府開始重視、推廣與建構在地的社會企業生態系統,啟動亞太地區的社創新文化。
    高峰會透過跨國、跨域的座談研討,點燃亞洲社企的潛在能量,並集結產官學界與民間力量,推廣區域合作的基礎建設、人才培育、行銷通路、輔導加速和交流網絡,更讓世界看見台灣的「暖實力」!更多詳情請見 啟動亞洲 2019 亞太社企高峰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