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藺子Photo Credit: 藺子
Home Run Taiwan/文:Home Run Taiwan 編輯部
在前一晚為了直播分享會北上臺北的怡雅,一早就來到咖啡廳接受訪問,笑說待會馬上就得搭火車回苗栗苑裡,繼續為訂單與即將開幕的工作室趕進度,雖然日子過得很奔波,怡雅卻始終樂在其中,就算忙碌的行程讓她感到疲憊,但只要提及藺草,她就會重新在眼神中燃起熱情,展現專業內斂的態度,述說 8 年來深耕苑裡的大小事,述說一個讓藺草重新在島嶼飄香的夢。

來自 300 年前的清香味

藺草工藝在苑裡已經有將近 290 年的歷史,最早源自於當地的道卡斯族婦女發現了一種十分堅韌的野生藺草,在四處生長,於是後來就慢慢利用藺草研發出各式各樣的生活器皿,最後傳到剛進入臺灣沿海的漢人婦女,到了清朝末年,藺草已經成為海線地區極為普及的編材,用來製作草蓆、草鞋、器皿、背袋、帽子,成為中部海線當時重要的出口商品。
然而草編文化其實在世界各地都能看見,不過就唯獨位於大漢溪以北、苑裡溪以南所生產的藺草,因為特殊的氣候關係,特別有韌性,成品特別耐用,成為還沒有現代化工產品以前,最實惠的原料。到了日據時期,甚至成為當時臺灣特產出口的第三大產品(第一第二是糖跟稻米),也成為了當地人在大量工業化以前賴以為生的技藝。但這樣的榮景直到 60 年代,臺日斷交與工業化時代來臨,塑膠製品興起取而代之,再加上海線工廠不斷增加、藺草田不斷減少,讓地方產業面臨巨大的革變,幾乎所有的工藝師在那段時間都為了順應環境、為了生活都進了加工廠當女工。原本家家戶戶門口都在曬藺草得產業文化瞬間消失在苑里的街上。
(熟練於藺草編織的高齡工作者。來源:藺子)
(熟練於藺草編織的高齡工作者。來源:藺子

將生命投入的執著

怡雅第一次認識藺草產業是在大三,當時就讀工業設計的她,因為參與老師的國科會計畫來到苑里的社區做一年的設計案協助,那是怡雅生平第一次認識藺草,但也因此產生了興趣,並且在一年後重返苑裡當工讀生,每天和藺草「阿姨」們一起生活,慢慢更深入的了解這門工藝後才更深入的了解藺草產業的過去與現況。
畢業後,怡雅決定留在苗栗就讀研究所,並且繼續投入社區的藺編產業的復甦計畫,就在這段時間,怡雅突然發現自己對於苑裡的感情已經不能輕易割捨,於是她決定畢業後依然繼續協助村落的藺草工藝發展,並且下定決心要讓藺編這門工藝能有更多突破,讓全臺灣甚至全世界都知道在苗栗苑裡有這麼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手工產業。
「藺草就像是一把鑰匙,開啟了我認識自己的過程,因為認識藺草我才發現自己有不同的可能,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知道我的生活該為了什麼而努力。」
在怡雅認識藺草產業之前,她從來沒有停止懷疑過就讀設計系的自己到底適不適合當一位設計師,有時候,看著身邊的同學總是能在不同的專題上大放異彩,反觀就只是一個乖學生的自己,雖然每次都能把老師交代的事情完成,可是卻從來沒有燃起過什麼熱情。直到自己來到苑裡這個小鎮,遇到了這些年長的工藝師,然後愛上了藺草的味道與觸覺,才終於知道心裡充滿熱情的感覺有多迷人。
(廖怡雅與藺草編織工作者共同工作。來源:藺子)
(廖怡雅與藺草編織工作者共同工作。來源:藺子

一條漫長卻不後悔的路

為了讓藺草工藝能夠傳承下去,怡雅花了很多心力在建立一個公平對待工藝師的機制,利用設計、行銷還有產業推廣,讓許多已經不認識藺草的大眾去了解這一個帶有獨特香味的草編工藝有多麽的珍貴,讓更多人了解這項工藝的價值與製作的困難、以及工藝師高齡化的當下所面臨的失傳危機,而願意付出更符合相對價值的費用支持他們的產品。
此外,為了讓藺草技術不至於消失,怡雅一直致力於「編織法」的紀錄,一方面能讓每個藺編工藝師所善用的各種編織法能被記錄下來,其次是讓二十幾種不同形狀的編紋成為與客人互動和客製化的媒介,讓藺編產業不但能夠更易於傳承,並且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幫助工藝師或是想成為工藝師的年輕人,擁有更好的收入。而這將會是一條漫長且辛苦的路。
「我希望藺草未來能為臺灣在國際上找到一個新的立足點,讓大家看見臺灣一個原本快要消失的傳統產業與在地的人們能做出什麼樣驚艷的事。」
仔細思考後,怡雅在訪談的最後堅定的說出這句話。也許,套用在其他有著極大的熱情去熱愛一件事情的人來說都是同樣的,這不只是怡雅的願景,不會只是遙不可及的夢,而是一個踏穩步伐後可預見的未來。
本文獲「Home Run Taiwan」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用執著編一個有藺草香的夢,藺子創辦人廖怡雅,了解更多環境、公益、運動議題請至 Home Run Taiwan 瀏覽。
2018 年社企流 iLab 年度成果發表小論壇,我們定義為「給下一個社企夢想家的備忘錄」,期望這場真實、有笑有淚的備忘錄,可以帶給不同領域的創新者一些啟發。點此報名參與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