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Helloquence on UnsplashPhoto Credit: Helloquence on Unsplash
 
文:余孟勳(Simon)
這 3 年來評過一些社會企業,最近參與了一個亞洲社企競賽的評審工作。因為資歴有限,所以都是參與複選(2nd round),而複選的特色就是案件已初步篩選但又沒有最終決定權,所以難以抉擇時就丟給決選評審去傷腦筋,算是比較健康無負擔。
這次評前被問到有沒有偏好的領域,我很乾脆地說沒有、交給主辦單位安排,因為財務這種通用技能的差異不大,而且我也習慣在給分前做資訊蒐集和閱讀,所以願意接受各種挑戰。評完之後,覺得這幾年也算累積了一點經驗和想法,供大家參考。

1. 評審沒有懂得比較多

我常在過程中學到新的東西,除了社企本身的創新外,為了理解解決問題的邏輯,而必須強迫自己找更多資訊。曾經有個技術類的案子我讀了幾份論文;產品類的案子去找各式各樣的使用者意見;而這次國外的案件,也必須儘可能蒐集在地的資訊,甚至得動用 google translate。正因為沒有具備特定的社會議題專長,所以反而有空間去容納各種可能性。但必須承認自己沒有比創業者更懂到底是怎麼回事、有可能誤判或誤解。

2. 如何有效傳達資訊很重要

大家都不喜歡作文比賽,創業者又很忙,所以這些競賽/育成計畫的申請文件都儘量簡化。但這就產生了明顯資訊不對稱的問題:評審所拿到的文件資料相當簡略,而且只能就有限資訊給出武斷的意見。這至少代表一件事:創業家不要忽略資訊表達的技術!不是把字塞滿就有用,同樣的篇幅限制,怎麼樣才能傳達最關鍵的資訊,這是需要反覆練習及調整的。
唸 MBA 的人大概對「電梯演說」不陌生,就是在電梯上下進出的短時間內要能對陌生人清楚表達某個關鍵訊息。不妨這樣看,願意投入多少時間打磨最重要的價值訊息,就能在最關鍵的時刻裡抓住機會。

3. 產生社會影響力的邏輯不清楚

坦白說邏輯清楚的很少見。社會問題或許有定義、社企的運作模式可能有說清楚,但這二者之間的關聯多半模糊,或是直接從 output 跳過 outcome 就談 impact,所以影響力或巿場價值的餅畫得很大,卻懸在空中。這問題的原因可能很多,創業者還在摸著石頭過河、不擅表達、田野或研究做得不夠,也可能跟申請文件的設計有關。
要額外說的是,雖然申請文件有篇幅或流程的限制,申請者還是可以附上參考連結啊!願意另外花多少時間把整件事論述清楚,就能有更多機會被正確理解。當然也不是所有評審都會去點,但申請者本來就不想錯過伯樂、伯樂也不想錯過可能的千里馬啊,有心的人遇到對的人自然就會有效果。

4. 創業者可能未充份發現關鍵價值

曾看過一個社企只強調對環境的貢獻,但卻忽略了其模式當中凝聚街區商店街共識的團結價值,我甚至認為後者的意義大於前者。當然這跟觀看者的價值取向有關,但創業者本身的經驗、建構影響力的過程是否涵納多元意見也都有點關係。換個角度來看,評審或許沒有比創業者更懂他所從事的事務,但也還是可以從不同的經驗背景提供一些補充。

5. 可以增加意見互動

最近另外參與了一項學術研究調查,採用德爾菲法。大概是我見聞淺薄覺得這還蠻有意思的,就是先問過一輪意見,具統計顯著性的意見則提供給所有人,然後再問一輪意見。援引這樣的概念,社企的案件評審也可以有更多的互動。我指的不只是評審意見之間的互動,而主要是社企本身的聲音。
因為在給評論的時候,我常會覺得這需要更多資訊才能判斷,或是我的意見不見得符合該社企的實況,我會很希望得到社企的說法。因此,如果複選評審既然費心不只給分還寫了意見,那麼就應該在決選之前讓社企有補充意見的機會,然後在決選時並陳,甚至這些社企的補充意見也可以給複選評審,在有限的空間裡發展出更有建設性、對雙方都有價值的對話。這樣可以減少資訊不對稱,以及單向的主觀判斷錯誤。
而且更廣泛來說,近年來社會發展既然奠基於能力取徑(capability approach)強調以人為本(human-centered),評鑑的關鍵過程是否也應該讓社企不只是被觀看、而能發聲呢?

6. 社企怎麼看:創新+(競爭力/解決社會問題的邏輯)

創新當然是必要的。
很粗略地說,如果是強調商業模式的社企,大概就會跟一般公司一樣看競爭力。這時候,如果有提供完整的競爭環境描述就會很有用,而且愈能說明自己與對手的差異愈好。
如果是強調解決社會問題的社企,大概就會看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沒有邏輯。有些人會在意能不能規模化(scalable),但我持保留態度。因為社企的模式本就未必能輕易複製或擴張,如果重點是解決社會問題,那麼應該放更多氣力做在地的深化,過度強調擴張會模糊焦點。

7. 財務的價值是什麼?

在評社企時,我常提醒自己不要把財務元素看得過重。對於這些初創階段的社企,本來在財務評估就因充滿變數而十分困難。不過這不代表財務不重要,更清楚地說,如果社企的財務資訊不完整是可以理解的(understandable)而且不會被納入評判考量,但如果有財務資訊就會是加分(plus)。
這不是指那些天馬行空的數字會有多棒,而更重要的是,團隊或支援網絡裡有財務人會讓人覺得安心一點。提供財務報表的目的是要了解社企團隊是否理解商業經營的基本邏輯、是否真的明白營運的長短期可能結果。比方說有個社企團隊在未來一年打算做很多事情,但明顯它的資本根本不夠、也沒有補充的增資或說明,代表的意義就是連基本的預算驗證都沒做,這些發展計畫不只無以為繼,恐怕連優先順序都沒思考過,這就很難讓人放心。
可以理解創業的路上變數很多,重點不是窮盡所有可能,而是有沒有試著盤算過。
《開路:社會企業的10堂課》,由初衷到藍圖,由理想到行動,盤點台灣社企發展的篳路藍縷。不唱夢想成真的高調,也不高舉社企是唯一解方,而是真實地告訴每位逐夢/築夢者,每次創業都危險。這10堂課緊追台灣社企發展脈絡、掌握國際社企大勢,廣納資訊與個案,且深得其情,才能精煉出這10顆社企功力大補丸。讓前人走過的腳印,都成為後繼者前行的引路地圖。→ 點此搶購!

文章標籤

  • 賽門的財務任意門

    賽門的財務任意門

    挑戰地球表面最簡潔有趣的財務課程。扶植創業者或公益組織經營者能悠遊自在地以數字輔助管理決斷或策略規劃,通過這扇任意門到達更美好的地方。
    關於作者:余孟勳(Simon),木柵大學畢業不熱衷賺錢的finance major,會計師事務所查帳員每年考績第一名卻離職跑去環島及志工。到鹿特丹唸MBA背包了十三國,學習從脈絡看人生。回台找了個不用加班的財務主管工作,跟老婆約會三次就結婚,二年生了二個可愛的女兒認真當宅爸。想要用更有效率的方式改變世界,發起台灣公益責信協會,投入公益團體財務透明及治理能力基礎建設。擅長思考說話寫字解決問題及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