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冠吟
與一般企業家形象不同,新加坡潮牌「77街」(77th Street)創辦人周士錦(Elim Chew)早年在媒體前總是一身龐克裝,頭髮的顏色染過金色、紅色、和綠色;她同時身兼超過20個公共服務、青少年與社區組織董事會與委員會的職務,也在2010年時被《富比士》雜誌評選為亞洲慈善英雄。
從叛逆學生變為傑出企業家
在許多的演講場合上,周士錦都曾提起這段過往:「我在學校的表現一直都不好,也不期望人生會很成功,每當老師叫我的名字,接著總是課本被丟到窗外。」然而人生的發展卻跟她的預期不同,高中畢業後她到英國學習美髮,幾年後她頂著一頭鮮豔髮色與一身龐克裝返回新加坡,開始在一家髮廊工作。「當時有些客人問我身上的配件是哪裡來的,並給我現金代買,」這讓她意識到龐克風的服飾在新加坡可能是個商機,於是創立了77th Street。
這間充滿著各式龐克服飾的潮牌店,襲捲了當時的新加坡,並獲得許多求新求變的年輕人喜愛,2006年77th Street於海內外的分店已擴展至20間。
打造平台,讓下一代發聲
77th Street的成功使周士錦在2001年獲得新加坡「卓越女性企業家獎」,這項肯定也讓她領悟到,如果自己能從叛逆小孩成為傑出企業家,那其他孩子應該也可以,於是她開始投入精力輔導青少年。(同場加映:陳俊朗——他曾去警局保人、排解群架糾紛,10餘年陪伴「黑孩子」成長,要讓他們的人生逆轉勝)
例如她共同創辦了「新加坡街頭市集」(Singapore Street Festival)為青少年提供表演舞台,呈現他們在音樂、舞蹈、視覺藝術等面向的創作,讓他們建立更多自信;接著也參與創辦「青年創業家精神(Young Entrepreneur Mastery)」組織,推廣與輔導青年創業。2004年,該組織將77封來自問題少年的匿名信匯集成書籍《我的聲音》(My Voice),向大眾揭示青少年從未向人揭露的心事,周士錦認為藉由這本書的問世,可以幫助大眾更加理解這些問題少年的想法。
從民間到政府,每個人都可以是Changemaker
不過關懷叛逆青年僅是周士錦人生志業的一部分,她真正的心願是鼓勵所有人都成為「改變者」(Changemaker)」。
2006年當社會企業的概念尚未在新加坡普及時,她便率先與夥伴創辦一個專門培育社會企業家的非營利組織「社會創新園」(Social Innovation Park,簡稱SIP),培育關注不同社會議題(如銀髮、身障者等)的社企創業家成立公司和發展商業模式。
周士錦認為,「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改變者,推動世界的改變。」因此她在SIP之下,發展出「流行和人才中心」(Pop and Talent Hub,簡稱PaTH),並透過傳授商業技巧,以及讓身心障礙者或單親家長在她協助媒合的市集上擺攤等方式,協助他們販售自製的手工藝品,藉此自力更生。市集每月舉辦2次,PaTH的團隊會協助市集的整體行銷,並為表現不佳的攤位提供專業的商業輔導。
「當他們能夠販賣自己的產品,就有機會賺錢養家,而當他們賺到更多錢時,就有能力幫助整個村子和社群。」她認為這是一種打破貧窮惡性循環的方法。(你可能會喜歡:不是只有會讀書的小孩才有未來:「職人」辦雜誌,帶學生探索職業的各種樣貌)
周士錦認為,要系統性地改變社會問題,不只需要民間投入,政府的角色也很重要。2007年新加坡政府撥出5千萬新幣打造社會企業搖籃「創意社區中心」(SCAPE),讓有志於投入社企創業的人們,能藉此平台找到更多資源。周士錦於某次受訪時表示肯定政府的作法,並認為政府的參與是新加坡社企發展的關鍵。而周士錦也因為長年投入公共事務與推動社會企業,獲得「新加坡社企教母」的稱號,並且受邀至許多社企相關的論壇演講。
結束77th Street,創新的腳步並未停歇
去年7月,由於新加坡日益上漲的租金,以及消費者的購買習慣逐漸從實體商店轉為線上購物等因素,周士錦決定關閉已成立28年的77th Street,但這個轉變並未使她停下改變世界的腳步。
她轉而創立快遞公司「極速快遞」(FastFast),使用者可以透過APP訂閱服務,讓物品在90分鐘內送到指定地點。團隊雇用單親家長或急需收入的人們擔任司機,並將高達9成的快遞收入交給司機,以改善他們的生活。
除此之外,在結識許多社企創業家與工作者後,周士錦去年更在Youtube上創立「ElimChewTV」頻道,專門介紹Changemaker改變世界的故事,目前已經累積許多案例故事。
過往人們總是把周士錦的名字與77th Street綁在一起,但是她用行動證明,自己不僅是知名潮牌經營者,更是肩負社會使命的Changemaker,持續為以資本主義為導向的新加坡帶來不一樣的聲音。
核稿編輯:金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