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ood Lab 好單位
我們要承認,學生今天即使順利畢業,也未必能夠覓得理想職業和生活,遑論發揮所長。那麼,老師家長如何導引學生,迎接未來挑戰?
很難答。所以,Ednovators教育燃新請來商界和教育界代表分享,希望來點啟示。幾位說了很多心得和觀察,但有個共通點:盲目追求成績,修讀精英科目其實不太有用;適應時勢、運用人際網絡、以及自由探索事物更能幫助青少年。
曾錦強:適應力、自律、利他
還記得中二時,班主任指責KK,說他經常不做家課和欠交家課,日後想做文員也沒有人聘請。他今天笑言,假若真的當上文員,不久就會失業。
資訊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是工種變化的主要力量。近年他跟舊同學聚會,當中部份無奈被迫退休,一些是因為不願隨工廠搬到內地或東南亞,或者廠方請不起大學畢業的香港人,另有一些大公司的資訊科技部門也移到深圳或印度,裁減了本地人手。
他列出未來學生要具備的三項特質,第一是適應力。這體現於幾方面,例如擇業大可「不務正業」,不需學以致用。他從事廣告業多年,原來大學是唸統計。
第二是自律。這比他律和服從重要:「在未來世界,如果自己不管理自己,沒有人能管你。」一般打工仔工作時也會用手機或桌上電腦處理私人事務,在辦公室也未必替公司做事,主管很難阻止。這意味著僱員要加倍自律,才可依時完成工作。
在家同樣要自律。KK半開玩笑說,如果期望兒子控制好玩遊戲機的時間,父母就要送兒子最新款遊戲機。
兒子小時候嚷著買遊戲機,但父親沒有打機習慣,所以沒有答允。兒子上中學,管也管不來,偷偷用零用錢買一部二手遊戲機。每逢父母外出就瘋狂地玩。事情瞞了一兩年,學業成績差劣。紙包不住火,最後瞞不下去。他沒有斥責兒子,反而買了最新的遊戲機,加了一句:「我們有信心他管理到自己時間。」
後來兒子很有分寸,考試前一個月還交上遊戲機電線給父母,不讓自己受誘惑。學業成績也好起來。
第三是利他主義。時下流行不同形式的免費服務,盈利卻甚豐。Yahoo和Facebook等企業,容許用戶免費收發資訊,集合群眾後就收取廣告費。Evernote就用freemium模式,免費使用基本功能,要多一點服務就要付費。有些公司就提供免費服務一段時間,繼續使用就要付錢。最後是補貼模式,例如uber,開初既補貼司機又補貼乘客。客戶習慣使用後再收費。
利他主義還有另一個意思,是公司區分同行的特徵。消費者和員工選擇哪間公司,視乎其經營理念,包括價值觀、文化、社會貢獻。
他的公司本著這個理念:三年半前創業,先講員工餬口。首半年他沒有薪水,第二年才有一萬元月薪,現在過半員工的薪金比他高。這會否削弱盈利能力?他說不會。去年的資金回報率有百分之百。
很多人也有興趣跟KK工作,那麼他的請人條件是甚麼?他希望員工能夠cheerful。技能反而不太執著,工作技能很快就上手。不過,求職的事早已交給下屬處理,而同事又不離開,難有空缺。
杜偉樑:感恩家人容許自發探索
問及杜偉樑(Jimmy)最感恩的事情,應該是家人容許他自由自發探索前路,創業初期沒有要求他給家用,或者給他壓力,指定他要從事某個範疇的專才。
Jimmy來自基層家庭,成長於徒置區。他稱中學時期是問題少年,經常問老師問題,挑戰老師,但同時積累他的好奇心。轉捩點是在會考後期。會考得13分,自知難以升讀本地大學。父母用儲蓄資助他赴英國升學,完成時裝設計及紡織本科課程。後來在倫敦當了三星期大型時裝公司員工,發覺工作不適合。剛巧他得知劍橋大學有個工程碩士課程,容許非工程學生就讀,加上他本科一級榮譽畢業,於是跑去報名,成功取錄了。
畢業後,同學也任職顧問公司或者國際投資銀行,他就找到一份直升機公司工作。後來他認識一位朋友,問他願不願意去內地創業,生產和銷售工業電子產品。他答允了,兼且放棄了博士課程。
在他創業的年代,創業不是很光彩的事,坦言「搵唔到好工先去創業」。他記得起初月薪是2500元,不夠生活。因此,跟舊同學聚會時,難免內心會跟他們比較,比較收入、比較職業、比較際遇,聚會後往往要點時間平衡心理。
他提醒大家,做生物科技工作,投資很大,回本期很長,風險又高。不過,他認為值得做,因為產品促進產品和食品安全,對社會有承擔。
曾錦強說,人去到某個位置,找到熱情,就會努力去做。在起跑線領先的人,習慣每樣事情也要得勝,他的成長會很差。比起贏在起跑線,他更相信大器晚成。似乎這句話,也體現於Jimmy的經歷。
何王芬:生涯規劃並非生涯規範,而是解放自己
現在流行生涯規劃。是否在求學時期做好規劃,他日就能平步青雲?推動這範疇的何玉芬博士正正說要放棄這個思維。生涯規劃並非生涯規範,而是解放自己,把自己扣連社會,參與社會。
何博士很認同香港賽馬會董事局主席葉錫安的一句話:「A meaningful life is about realising potential, overcoming adversity and giving back for the common good」。成功不是指賺多少錢,有多少名氣,而是一個人能夠貢獻社會。教育的工作是要分享這個信息。
她引用 Lynda Gratton著作的《The Shift: The Future of Work is Already Here》,未來的工作性質有三個改變:一、有點像曾錦強提及的適應力,社會需要人「周身刀一張利」,在執掌專門技能之餘,適應市場要求;二、由各自競爭轉變為具有創新及人物聯繫能力,連結不同專長的人促成事務;三、由貪婪的消費者轉成有熱情的生產者,投入更多有意義的工作。
關心其他群體的人,小孩也懂。何博士分享天藍的故事。2011年,當時七歲的天藍,知道巴基斯坦兒童奴隸情況嚴重,她自發畫畫及製作小手工,向親人,教友義賣籌款,三年來籌款過萬元,後來義賣更推動至教會和學校。
結語
文首提及了三位講者也認同的未來青年特質,即適應時勢、運用人際網絡、以及自由探索事物。其實還有一項更根本的:利他,不論在工作間,生意,還是大社會。不少事例指出,做生意或者工作,減少自利,減少勝者全取心態,多考慮合作共享,生意也可成功,同樣獲得更多人讚賞。
一連四節的的創新教育沙龍已經完結。講者分享了外地和香港,校園內外如何改革學制和課程,擴闊教學模式和想像。我們一方面向教育當局表達了很多不滿,另一方面,很多有心人已捲起衣袖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