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Sarah ComeauPhoto Credit: Sarah Comeau
洗完臉,拿起桌邊的乳液倒到掌心中,再均勻塗抹於臉周。對許多人來說,保養品是陪伴他們度過日常生活的朋友,更是切身影響膚況的重要因素。購買保養品時,你注重什麼呢?一夜間的美白、保濕功效,還是天然、健康與安全?
社企流/文:梁元齡
8 年前食安風暴在台蒙上的陰影尚未退去,國家衛生研究院今年 3 月便指出,根據研究顯示,孕婦待產期間若使用添加人工香料的乳液、化妝水,恐增加尿液中的「塑化劑」代謝物,未來更可能提高新生兒體質過敏的機率。
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不斷提升,如今講求天然、減少加工的訴求也蔓延至美妝產業,在近期掀起一波「純淨保養」(clean beauty)的風潮。到底「純淨保養」是什麼?這波趨勢又將如何為消費者的健康把關、成為美妝產業中的一顆新星?

吃進體內、擦在身上,都應講究健康安全

起初,純淨保養會引起討論,是出自某些消費者對健康、安全的需求日益高漲。純淨保養這個名詞出現之前,率先引起大家注意的是純淨飲食(clean eating),標榜無加工、無毒的飲食型態,以求達到體內環保。
在社群平台 Instagram 上,「#純淨飲食」的標籤就被提及過 4200 萬次,甚至催生出「健康食品癡迷症」(orthorexia)這種前所未聞的飲食失調疾病,足見純淨飲食的風靡程度,更因此喚醒不少人對健康飲食的覺知。
而擦在身上的美妝、保養品,就如吃進體內的食物一樣,與消費者的健康狀態息息相關。更因為保養品與我們「肌膚相親」,因此帶有自我照護、親密感等象徵意味,講究健康安全的純淨保養會成為美容市場新寵兒,似乎是意料之中。

我的乳液裡加了什麼?消費者對透明度要求提高

長年來,美妝產業資訊的透明度都有待加強,尤其是關於成分、製造過程這些訊息的複雜程度,都令消費者霧裡看花、衍生疑慮。
對於數位時代的消費者而言,學習閱讀產品標示、弄清楚眼前的保養品裡究竟含有什麼成分,便成了首要任務。
根據美國調研機構「Label Insight」的報告,46% 的消費者坦言,自己曾用智慧型手機搜尋實體店舖的產品資訊;在千禧世代的受訪者中,曾經這樣做的人則多達 56%。隨著 Z 世代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核心,我們可以預期,在未來,消費者對純淨保養的接受度更高、也更可能採取純淨保養的方法來呵護肌膚。
(講究健康與安全的純淨飲食、保養風潮蔚為市場新寵。來源:Brooke Lark)
(講究健康與安全的純淨飲食、保養風潮蔚為市場新寵。來源:Brooke Lark
此外,拜數位工具和四通八達的資訊管道所賜,這群新世代消費者面對企業的「洗綠」(greenwashing)更不容易輕易相信。所謂「洗綠」亦稱「漂綠」,指的是企業投注資源營造永續形象,但實際上卻沒有投入相對的資源,實踐永續的作為。洗綠現象使消費者面對產品時較以往更謹慎、期待更透明的產品資訊,在美妝保養產業中尤其如此。
對資訊透明度的需求增加,加上科技應用日益普及,使這波純淨保養風潮催生不少「標籤解讀程式」。例如:「Clean Beauty」、「Yuka」、「화해」(Hwahae)、「INCI Beauty」、「Pharmapocket」、「CosmEthics」、「Healthy Living」或是「Beat the Microbead」等 app,都能讓用戶下載到手機裡,隨時為他們分析手邊產品的成分。
(화해 等 app 可讓消費者對保養品內含成分一目了然。來源:화해)
(화해 等 app 可讓消費者對保養品內含成分一目了然。來源:화해

何謂「純淨」?各方說詞大不同

那麼,究竟該用什麼標準來判定「純淨」?各家品牌的定義包羅萬象,但經過大致整合,我們似乎可以得到一個簡易答案:那就是比起產品中「含有」什麼,純淨保養更注重產品裡「沒有」添加哪些物質。
法國新保養品牌「Seasonly」座右銘:「減去不理想添加物,給你理想肌膚」,堪稱是純淨保養集大成的定義。許多人將化學物、人工化合物視為美容保養的天敵,純淨保養主要就是想杜絕有害成分、提倡「少即是多」的保養思維。
(比起產品內含的添加物,純淨保養更著重「沒有」添加的成分。來源:Seksak Kerdkanno)
(比起產品內含的添加物,純淨保養更著重「沒有」添加的成分。來源:Seksak Kerdkanno
再來看看法規定義,關於保養品內添加物的合法性,各國法規莫衷一是,但大致而言,「純淨」常指產品製程處於安全的實驗環境、使用無毒成分、且未添加合成物質。不過某些時候,各品牌仍會少許添加自家特製的天然或無毒成分,以強化產品的效能或特色。

「透明化」是與市場溝通關鍵

在純淨保養尚未有明確、單一的定義前,對於身體護理品牌來說,為自家公司認定的「純淨保養」下個明確註解,且透明地貫徹於生產流程中,便成了與顧客溝通的關鍵。
提倡純淨運動的龍頭之一「Goop」,曾在公開資訊中揭示:「Goop 正在創造關於保養的全新標準。『純淨』對我們來說相當嚴格,意味著產品需無毒、沒有長長的成分清單;既不會對健康造成有害的影響,也不會干擾賀爾蒙、不會致癌、一般膚況下使用更不會產生刺激。」
Goop 更明列公司承諾絕不添加的成分為:羥基苯甲酸酯、鄰苯二甲酸鹽、聚乙烯醇、乙醇胺、化學防曬劑、合成香料、BHT 及 BHA 等。
(Goop 曾公開揭示對純淨保養的堅持。來源:goop 粉絲專頁)
(Goop 曾公開揭示對純淨保養的堅持。來源:goop 粉絲專頁
除了 Goop,回到 2010 年純淨保養潮剛起步的年代,純淨保養的首批倡議者之一「Tata Harper」,一直都很在乎「無毒」和「溯源」這兩項要素。
「我們盡可能在一滴人工化學物都不添加之下,濃縮出品質最好的成分,以求達到最高品質的保養。」因此,Tata Harper 同名品牌對外宣稱:他們的產品完全無毒,且不含基改物質、添加物、人工色素、人工香料和合成化學物。
如今時隔 9 年,Tata Harper 被視為倡議純淨保養品牌中最成功的企業之一,銷售進帳近逼 680 萬美元。

由新創起步,帶動主流美妝的「純淨革命」

近幾年來,主打純淨保養的護理品牌、銷售平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如美國的 Detox Market 選物,承諾只挑選安全、純淨的護理產品上架,他們也透過育成護理品牌、倡議無毒保養等方式,推動純淨保養運動。
還有一家搭上純淨保養潮的品牌「Credo」,在網站中放上一紙長長的「有害物清單」,明列鋁粉、礦物脂(petrolatum)、顯色劑等有毒成分,並在生產端落實純淨保養理念。成立不到 4 年,Credo 已在全美拓店 8 處。
上述兩家公司皆以創新創業之姿,投入了純淨保養市場;同時,美國也有眾多大型企業,紛紛加入純淨保養運動行列。
舉例來說,通路平台「Sephora」發起「Clean at Sephora」標章行動,承諾會跟隨 Seasonly「減去不理想添加物,給你理想肌膚」的座右銘,只提供乾淨的產品給客戶。除了確保產品中不含有毒物質,他們也對外保證:上架產品中的合成香料,比例都會維持在 1% 以下。
在台灣,B 型企業「綠藤生機」也率先從生產端貫徹純淨保養的理念。長年來,綠藤生機便不斷與消費者溝通「少即是多」的保養觀念,他們曾經發起「無乳液實驗」,呼籲民眾減少非必要的保養流程,甚至在推出首瓶潤髮乳時,勸消費者「不需要就別買」。如今,綠藤生機建置了多達 2400 項的「非必要成分清單」,承諾添加成分全透明、且避開不永續的製程,並以此鼓勵顧客回歸簡單、純粹的護膚習慣。
(明確定義自家公司對「純淨」的解讀,是與消費者溝通的關鍵。來源:綠藤生機粉絲專頁)
(明確定義自家公司對「純淨」的解讀,是與消費者溝通的關鍵。來源:綠藤生機粉絲專頁

小眾變大眾,純淨保養潮襲捲全球

純淨保養在美國漸成主流,世界各地也出現了不少符合其精神的品牌和產品。這個由小眾客群逐步朝大眾市場進攻的產品訴求,更逐漸扭轉消費者對純淨保養的觀感,甚至有時會被視為高檔、精緻的護理用品。
當永續價值襲捲全球,講求天然的護理哲學已然成為焦點;市場對資訊透明度、公開揭露的要求也出現新標準。未來,美容市場將會如何迎戰純淨保養時代?且讓我們持續觀察。
核稿編輯:李沂霖
此文章由綠藤生機支持、社企流獨立製作,不影響報導之真實性與準確性。
參考資料

文章標籤

  • 綠藤生機 X 社企流純淨生活專欄

    綠藤生機 X 社企流純淨生活專欄

    |純淨保養・綠藤生機|
    純淨,必須簡單:捨棄不需要的成分。綠藤以林碧霞博士 20 年實驗室的研究為依歸,打破保養慣例,倡議萬人響應的「無乳液實驗」,回歸保養最短路徑,盡可能回到肌膚初始的美好。
    身為台灣第三家且亞洲唯一連續三年蟬聯「Best for the World」大獎的 B 型企業,綠藤檢視每一環節與環境永續的關聯,拒用 2400+ 項非必要成分;因為總有更好的方式對待自己,和你所生存的環境。
    「當我們知道更多,需要的越少」
    • 綠藤純淨保養主張
    • 訂閱綠藤純淨生活電子報
    • 綠藤在 Facebook、Line 與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