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商業改變世界
文:劉書晴
今年一月我第一次看到Net Impact網站時,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句話。
"Use the power of business to create a more soci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world." 「用商業的力量來創造一個社會與環境永續發展的世界。」
我當下的反應是興‧奮,我所學習的商業除了「獲利」以外還可以「創造一個永續發展的世界!」接著,馬上冒出一個問題:「商業的手法指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我曾寫信去問Net Impact的舊金山總部,問目前在UCLA念MBA且為Net Impact會員的學長,還跟深入了解社會企業的前輩討論過許多次。最後我得出的結論,是將商業手法以組織區分為以下三塊,第一,企業的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第二,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第三,某些非營利/非政府組織(NGO/NPO)。
我相信大多數的人多少都有聽過這些名詞,但他們可能都還處於無法背出註解的名詞。從我開始跟朋友們聊這三個不同的組織到現在,大多數的人都是知道NGO/NPO,聽過社會企業但不了解,更多人甚至沒聽過企業社會責任。關心議題是第一步,接下來是否也需要更進一步的了解實際解決這些議題的組織與辦法?
以下為大家簡介這三個不同的組織:
1. 企業社會責任(CSR):企業社會責任簡單而言,就是認為企業經營的目標除了「達到股東最大利益」,也就是為投資你的公司的投資人賺最多的錢以外,也應對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利益負責。企業社會責任(CSR)是一個台灣近年來普遍被企業認可的概念,知名的商業集團幾乎都一定有做CSR,CSR同時也可以幫助行銷、公關與避稅。知名的案例如,台灣大哥大的myfone行動創作,以簡訊文學鼓勵台灣國文與音樂創作,或Pay Easy「我的一畝田」,跨越中間商剝削建立一個公益平台讓消費者直接跟稻農買米。以上兩個案例都是2011年5月的<遠見>報導其推行了七年之久的CSR企業社會責任獎的優良案例。但CSR為人詬病的在於,有些企業的CSR根本就是公關部門或是行銷部門的一個專案,而非像遠見雜誌中提到的「帶入平日營運流程的CSR」。這樣的CSR缺發永續性,可能資助偏遠地區小朋友的午餐,資助了一學期就因為老闆改變興趣,或者是經費不足,就取消了。即使是良好的社會企業,若無法內化成企業營運流程的一部分,其永續性令人存疑。
2.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社會企業的定義非常的多元,近幾年在台灣非常流行的字眼,但整個社會企業還在一個起步的階段,最為大家所知的案例應該就是The Big Issue,透過在各大捷運站口販賣<大誌雜誌>的方式給遊民工作,幫助他們自己自足。台灣的社會企業環境還未成形,也還沒有相關法規成立。因此,這裏我就以自己的定義解釋社會企業。基本上,社會企業就是「為了解決某一個社會或環境議題,而創造出一個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同時一個社會企業還需要擁有幾個重要特質,它應該要能夠自給自足、可複製、可永續發展。社會企業與NGO/NPO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可以獲利的,而它的獲利成為他永續發展的資金,可以自給自足,而不需要倚賴捐款。社會企業被許多人視為解決社會問題最有效率的辦法,是每個人都應該要了解的理念。
3. 非營利/非政府組織(NGO/NPO) 非營利/非政府組織,是所謂的第三部份,在政府、企業之外民間的力量。目的和社會企業相同都是為了解決否些社會問題。台灣有名的組織像是伊甸基金會、世界展望會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那「非營利」的組織和商業有什麼關係呢?近年來NGO/NPO也開始引進商業的模式以更有效率的運用資金,譬如伊甸基金會的資源開發部門就有類似「創投」的專案,募集資金讓偏遠地區的小學寫企劃,在少子化的情況下,給予評估後企劃良好的的學校資金。這樣子的非營利/非政府組織也可以算是以商業的手法解決社會問題。
之所以要用商業的手法解決問題,有一個前提是,商業的模式讓促進社會與環境發展更有效率,能夠將三方,社會、環境、經濟,達到利益最大化。而這個前提,未來的文章將會更深入探討。
瞭解了「商業的方法」後,我的第二個問題是:「如何促使企業、人民、組織有效率的使用商業方法達到永續發展?」
其一當然就是藉由外界的力量來勸導社會使用商業的力量來解決社會與環境問題。過去大家可能倚賴的是政府,由政府的福利制度、法令的修改來達到,但這個方式艱難且緩慢,爾後大家將目標轉向第三部門,NGO/NPO,但捐款的有效運用又是另外一個爭吵的議題。所謂的商業的力量,畫出了一個光譜,在那個光譜上,像剛剛提過的NGO/NPO案例,融入一些商業的手段,以創投模式,就在光譜的左端,而社會企業,專門為了解決問題而打造的商業模式就屬於光譜的最右端。勸導的方式包含〈遠見〉這樣的雜誌獎項,或是NGO/NPO的推動,是由外而內的。
但是否有由內而外的方法? Net Impact採取的模式就是由內而外的。它是由幾個MBA學生創立的美國非營利組織,其目的便在於教育、培養學生,「用商業力量創造社會與環境的永續的能力」,也就是培養學生「改變」的能力。社會企業家非常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change maker」,改變需要思考、能力和行動力。而能推動這些「改變」的學生,就是未來的領導人。因此Net Impact藉由在MBA或是大學時代就培養這些人,讓他們未來在企業、在NGO/NPO能夠落實這個理念,甚至自己創社會企業。
我們將Net Impact引入台灣,在台大設立分會,就是希望能夠教育、培養未來的領導人,成為創造台灣社會企業環境,或是更廣義的,「用商業力量創造社會與環境的永續」的一環力量。改變從瞭解開始,恭喜你,你已經踏出了第一步。

文章標籤

  • 老師沒教的社會企業課

    老師沒教的社會企業課

    Net Impact來自美國San Francisco,在1993年由一群MBA學生成立。目前台灣各大專學院也陸續成立Net Impact社團,希望能培養學生以商業的思維,創造企業與社會的「共享價值」,並發揮影響力,實際執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