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頂國小「有樂米」 凝聚社區與學校
生命力新聞╱記者柯伶穎、林昱均(2014年1月26日)
「低頭彎腰以最謙卑的姿勢前進,手插秧、巡巡水、勤除草、合鴨放,小小稻農一抹微笑歡喜滿足。」有機稻作「有樂米」的包裝上幾句話道出了這包米的生產過程,桃園縣新屋鄉埔頂國小推動的學童種稻體驗活動進入第五年,現在已經成為學校的本位課程,每年種稻、收割更是整個埔頂村的大事。

有樂米做愛心 成為特色本位課程

埔頂國小是個位在純樸客家農村的小學,全校師生不到兩百人。五年前埔頂國小四十周年校慶,埔頂社區發展協會與學校共同舉辦「埔頂風華 宜客宜家」活動,舉辦了比賽讓學生體驗農家生活,如收稻穀、除草等,成功凝聚社區對學校的感情。當時埔頂國小面臨到招生不足的困境,這個農家體驗比賽讓前校長劉雲傑有了將社區產業種稻與學校環境教育結合的發想,希望藉此發展成為埔頂國小的特色。當地長期經營有機農業的黃德桂與活力健康農場的主人陳景幼與劉校長的理念一拍即合,便大力協助埔頂國小設計、推動學童種稻體驗活動。
首先,陳景幼慷慨捐出二分地借給校方種稻,並協助平日的田地管理、提供農業器具等,黃德桂負責有機管理技術指導和提供有機肥料,社區發展協會與其他家長則在師生進行田間活動時,提供人力協助。為了環境教育,他們決定飼養合鴨,採用有機方式耕作「鴨間稻」,不使用化學農藥、化學肥料和除草劑。為期一年的種稻學習活動,從育苗、插秧、除草施肥到收割、人工曬穀,都是由埔頂國小一到六年級的學童親自動手參與,讓孩子完整的體驗到「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因為第一次種稻體驗相當成功,學校決定每年續辦,並從活動層面慢慢轉變成學校的本位課程,之後的陳校長並與當地有五十年歷史的碾米廠合作,學生們一年的種稻成果打成糙米後大約一千台斤左右,每台斤包成一包,將這一千多包糙米義賣,所得便用以補助學校弱勢學生營養午餐的費用。更讓學生自己設計包裝,把插秧、收割實況都畫在包裝袋上,學生把自己種出來的稻米取名「有樂米」,希望吃出健康快樂。

以人為本 在地人醞釀自主性 

黃德桂提到,埔頂村有一戶許姓人家生了十個孩子,十個孩子都讀到碩博士並到搬國外居住,雖然已經搬離許久,但每年這家人固定回老家埔頂幾次,問他們原因,他們說:「我永遠無法忘懷父母親是在這裡種稻拉拔我長大。」這個故事,讓黃德桂大力配合學童種稻體驗,也體認到必須從小就培養孩子對家鄉土地的認同。現在他與學校配合打造了生活文物館,訓練小學四年級的學童介紹、導覽二十四節氣,並配合諺語,進一步將農村文物、鄉村教室帶入課程中,平時也會到學校教種菜、收廚餘等。
埔頂國小的學童種稻體驗,其實是依賴眾人之力而成的。包括學校老師、家長會、社區耆老、兩村村民及社區發展協會都參與其中,讓學童種稻變成了凝聚學校與社區向心力的重要活動。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呂柑榮說:「發展社區最困難的就是把居民聚集起來。」尤於社區經營的規劃與理念很難立竿見影,但他堅持社區是大家的,社區營造的主角應該是「人」。所以他與總幹事呂理勳從平常交流做起,「呷飽未,社區假日需要幫忙……恁甘有閒?」將社區的工作放在心上並與以小區塊為基礎與鄰居溝通,漸漸地將熱情擴散,凝聚了向心力,才能動員人力配合學校。

灌輸對家鄉的認同 從教育做起 

陳景幼強調:「生態真的很重要,生態就是生活的態度:人與人以誠相待,與自然萬物互相尊重。」他認為社區應該與學校密切配合,透過教育的播種,將永續經營的觀念傳承給下一代並引發孩子對土地的了解與關心。 學童種稻體驗是埔頂社區農村再生計畫之一,活動的成功甚至吸引了臨近高中的國際交換生來體驗,也讓埔頂村對未來社區發展更具信心與方向,總幹事呂理勳表示未來將結合地方人文、生活智慧、伯公祭祀信仰與土地環境五個主題,從教育做起,包括埤塘生態講解、客家控窯體驗與聽社區耆老說故事等,讓學校與社區有更多互動與連結,希望能達到農村學校的目標。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

  •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新聞網站:http://www.vita.tw。粉絲專頁:http://goo.gl/st2w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