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後疫情時代的畢業生——你的靈光乍現,或能改變社會

致後疫情時代的畢業生——你的靈光乍現,或能改變社會

6 月是畢業的季節,是人生進入下一階段的開始。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畢業生面對市場與未來感到更加不安與焦慮。知名企業家比爾蓋茲鼓勵全球畢業生——在這最差的時代,無論你住在哪裡、你的經歷背景為何,你都有或大或小的能力,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在本月專題中,我們可以看到國內外大學生以自身專長與所學解決問題的案例,那些看似微小的力量,都能讓世界變得比以往更加強大。

專欄文章

6篇)
  • 走一段不一樣的青春——她用大學 4 年孵育「部落共學」團隊,伴原鄉孩子探索生涯發展

    走一段不一樣的青春——她用大學 4 年孵育「部落共學」團隊,伴原鄉孩子探索生涯發展


    社企流/文:蘇郁晴
    22 歲的郭孔寧,剛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畢業,採訪當天她身穿 t-shirts、牛仔褲,臉上畫著淡妝,踩著輕快的腳步踏入相約的咖啡廳,全身洋溢著青春的氣息。而當她開口提及自己從高中畢業就開始接觸的武陵部落,與從零到一創辦的團隊,郭孔寧彷彿已是一位身經百戰的領導者,少了一絲同齡層該有的稚氣,面對任何事情都相當果斷、很有自己的主見。
    郭孔寧出生於平凡的家庭,家中雖然沒有特別富裕,但父母對孩子的任何選擇都抱持支持的態度,尤其母親的教導對郭孔寧的影響尤深。從小到大,郭孔寧從沒聽過母親以一位家長的身份要求她該做什麼事,反之,郭孔寧的母親會向她一一分析事情的各個面向,包括可能碰到的問題、好處壞處等,最後的選擇仍由郭孔寧決定。
    這不但培養郭孔寧解決問題的能力與面對事情負責任的態度,郭孔寧也將相同的教育模式帶入武陵部落中。

    18 歲誤打誤撞創立「Ibu 部落共學團隊」

    高三畢業的暑假,郭孔寧與一群夥伴期望能透過變換生活環境與模式,尋找各自對人生疑惑的解答,一行人來到台東縣延平鄉的武陵部落打工換宿。那時的郭孔寧不曾想過,高中畢業打工換宿的部落,將成為她人生中的第二個家。
    起初,為了能和當地的部落小孩們有更深入的交流,郭孔寧和同行夥伴決定以文化差異為切入點,與部落小孩分享彼此在共同生活元素中的不同。比如說,郭孔寧和夥伴們向部落孩子們分享用電生火的方式,部落孩子們教導他們傳統烤肉的生火,其中共通元素就是「火」。這種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模式奠定了郭孔寧與部落孩子們相處的基礎。
    有一天,郭孔寧與當地社區協會的課輔班老師聊天,談及自己對原住民文化的研究與對教育的理念時,老師便鼓勵她將理念化為行動、邀請她協助教導部落的孩子們。滿懷對原住民文化與教育的熱忱,郭孔寧立刻點頭答應。
    因此,郭孔寧成立了「Ibu 部落共學團隊」,主要的團隊成員有同是北教大特教系的同班同學王翔暉,和就讀台灣大學社工學系的妹妹郭孔勳。他們將陪伴部落的孩子們讀書、玩樂,又或是聽他們分享心事視為己任,與部落孩子們無話不談,雙方相處像是朋友、也是家人,同時也帶領團隊教導他們社會中可能會使用到的技能,例如,訓練表達、問題解決和領導等。
    而那年的郭孔寧只有 18 歲,她並非天才,也沒有十八般武藝,但她非常努力,不將年輕視為行動的阻力。她真誠待人,不以他人的既定眼光看待部落的孩子們;她將學校所學的專業帶入部落的教學現場,不以玩樂的心態看待每位孩子的學習;她認真、積極地面對團隊經營中會碰到的課題,不畫地自限,就這麼一手創辦一個團隊,一走就是 4 年。

    「其實每位孩子都想被認同、被理解」

    進入武陵部落的第二年,郭孔寧接觸第一批青少年。很多青少年的家庭背景複雜,導致他們學習態度低落,也因生長環境迫使他們早早就要面對現實,許多青少年早開始抽菸、喝酒,部落的大人也總視他們為麻煩人物。不過,這些都沒有影響郭孔寧看待這群青少年的眼光。
    郭孔寧分享,她在武陵部落中接觸到的第一位青少年,是一位名為「橘子」的國中生。兩人初見面就讓郭孔寧體驗到青少年的威力,「那時,橘子聯合她的夥伴追著我跑、夾擊我,然後一腳踩在我的鞋帶上,讓我從山坡滾 3 圈。」郭孔寧比手畫腳地分享。
    事後,郭孔寧並沒有指責橘子,她自我沈澱一陣子後,向橘子說明自己的感受,也和她討論這樣的行為有哪些不對的地方。經過雙方溝通後,郭孔寧才明白,原來橘子只是想和自己親近一些,才做出這樣的行為。後來,橘子和郭孔寧成為非常親近的朋友。
    還有一位染著一頭紅髮、總戴著一副顯眼耳環的青少年「烏懂」,曾是一名讓所有課輔老師頭痛的人物,還有人提醒郭孔寧可適時地「放生」這名青少年。
    但郭孔寧沒想太多,她以對待其他人的方式對待烏懂,並沒有將他視為不良少年。
    之後,郭孔寧更帶著烏懂去參加由實踐大學副教授方信淵發起的「公路上的公民課」——徒步送愛至偏鄉的活動,不斷推動烏懂去做更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為烏懂撕下他人貼上的標籤,一步步帶著他遠離不良少年的封號。「其實他們也想改變,也想被認同、被理解,但大家覺得他壞時,他就會想變得更壞才能保護自己。」 郭孔寧分享。
    部落工作假期結束的最後一天,烏懂對郭孔寧說:「謝謝你讓我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好人。」郭孔寧將這句話收藏在心底,成為推動她繼續為部落孩子們盡一份心的動力。

    將學校所學專業帶入教學現場——陪伴部落孩子探索職涯

    不只成為孩子們的朋友,郭孔寧與團隊夥伴也陪伴部落的小孩與青少年讀書、考試,甚至教導他們職涯發展的相關技能。
    郭孔寧發現,部落的孩子們在國中階段幾乎就會決定自己未來的職涯走向,不外乎就是警察、軍人和護士。然而,這些職業都不是部落孩子們的夢想,而是傳統家庭心中的「正當職業」。
    為此,郭孔寧與團隊成員設計一系列的課程,盼能推動部落孩子們持續學習,並培養生涯發展所需的技能。
    首先,為了引發部落孩子們的學習動機,郭孔寧與團隊成員採用「文化回應性課程」將課堂搬往部落孩子們熟悉的山中進行教學,希望能將學習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數學要計算距離,郭孔寧與團隊成員便帶著孩子們走吊橋計算。
    接著,為了讓部落的孩子們覺得學習是對自己有幫助的,郭孔寧也發揮自己在大學課堂中所學的專業,為部落孩子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法。舉例來說,面對部落孩子們課業程度落差的問題,郭孔寧採用北教大特教系課程中的「個別化教育計畫」——讓成績好的孩子協助其他同學完成任務;讓成績中等的孩子嘗試用更多元的方式解決問題;讓成績較差的孩子規劃前往山中進行課程的路線,使他們都能從任務的達成中獲得學習的成就。
    不僅如此,郭孔寧和團隊夥伴還為部落孩子們設計生活化的領導力、創造力、問題解決力等課程。以表達力課程為例,Ibu 團隊會引導部落孩子們以電話聯絡有參加部落孩子們與 Ibu 團隊舉辦的活動的參與者,若是孩子們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就請孩子們事先擬定草稿並逐字唸出來,練習幾次後,孩子們就能夠自己與參與者溝通。
    又以領導力課程為例,Ibu 團隊會要求青少年在團康活動結束後一一向其他部落孩子們分享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與成長,盼能不只培養青少年領導別人的能力,也要懂得領導自己——定位自己在這個社群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去年帶的兩位青少年,本來一個要去唸警專、一個要去讀護專。但最後他們一個上了銘傳的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另一個去讀慈濟大學社工系,都是他們自己喜歡的。」郭孔寧談起部落孩子們現在的發展,彷彿是自己孩子的成就般喜悅。

    全力以赴,兼顧「老師」與「學生」身份

    身兼部落青少年的「老師」以及台北教育大學「學生」雙重身份,郭孔寧一邊奔波於武陵部落,同時對於自己的課業也絲毫不馬虎。
    「我大一的時候還有拿書卷獎耶!當時也有打系籃和校隊羽球、當班代、也參加學校輔導類型的社團。但我就是把我玩樂的時間拿來念書。」郭孔寧說。「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本分還是要顧到,至少學科都要過嘛!」
    為了兼顧課業與團隊,郭孔寧大一結束後重新檢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並決定將心力著重放在團隊相關事宜,開始她的提案撰寫人生。
    「我大一就開始寫提案了。當時我們確定要好好經營團隊,就打開電腦把所有台灣的基金會、協會的網站點開來,能投的我們就去投。」郭孔寧說。那一年,Ibu 部落共學團隊獲得廣達文教基金會 IDEAS Lab. 創新教育補助計畫、歐都納圓夢計畫、富邦文教基金會青少年圓夢計畫、青發署夢想實踐家競賽、青年志工服務績優團隊競賽共 5 項經費補助獎項。
    不僅如此,郭孔寧自覺不懂的事情還很多,剛創立團隊時也沒有什麼人脈,便逐一寄送陌生開發信件給相關領域的前輩們,希望能有機會向他們當面請益 Ibu 團隊的未來發展方向。郭孔寧目前就已拜訪過「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吳靜吉、「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爸、「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劉安婷等。
    「我覺得年輕就是本錢!」每當聊到這些豐碩的成果,郭孔寧總會大笑說著這句話。「因為我們還年輕,若事前有認真做好準備和功課,大家都會覺得很棒。那就要把握機會好好去做。」

    與原鄉青少年一同成長,重新找回生命的著力點

    郭孔寧從 18 歲開始進入台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現在已經 22 歲,剛從大學畢業。4 年來,她接觸約 40 位小學生、30 位左右的青少年,目前也正帶領第二批青少年。
    「我常常說,我們是一起長大的。」郭孔寧回想起這些年的點滴,感慨地說。幾乎所有大學生的學生生涯都充滿同班同學、社團夥伴等,但郭孔寧的學生回憶中,武陵部落就佔了一大部分。「我 20 歲生日,是人生第一次和一群人過生日,就是他們幫我過的。」
    當年郭孔寧接觸的國小生,都已上了國中、高中,而第一批接觸的青少年也都上了高中、大學,「這個陪伴是需要很多時間的,一個孩子需要 4 年你才能看到這樣的結果,我覺得這個互動是很真實的,且讓你覺得很有動力。」
    郭孔寧陪伴部落孩子讀書、尋找人生志向,武陵部落的孩子們也教郭孔寧騎摩托車、陪伴她度過失戀的時刻。「我覺得是他們陪我重新找回生命的著力點。」郭孔寧緩緩地消化這些情緒,述說她心底最深層的感動。

    將「在地生涯試探系統」推廣至需要的地區

    隨著郭孔寧的畢業,原本的 Ibu 部落共學團隊也於今年立案成為 Ibu 原鄉兒少生涯教育協會,郭孔寧預計最晚於 9 月初搬往台東,全力協助原鄉孩子們探索生涯發展。
    在團隊營運的這 4 年中,郭孔寧與團隊夥伴們也已重新建立好「在地生涯試探系統」,欲透過部落共享空間培養部落孩子們的自律毅力、合作信任;透過生涯試探實習培養部落孩子的學習技能、職場通識;透過部落巡禮遊程培養孩子們的社區實作能力。
    未來希望可以將這套模組轉移至有需求的部落,並希望可以由對當地已有了解的人來進行。「因為我們外人需要花 4 年的時間才能真正了解部落,並看到成效。但我覺得這是可以培養的,若是由原本就了解部落的人進行,可能只要一年就可以做好。」郭孔寧解釋。
    目前,郭孔寧已和台東大學簽好產學約,也安排好辦公室會定在台東大學的校區內。面對這即將到來的日子,郭孔寧開心之餘依然帶著一絲緊張感。「今年要先穩定組織啦!我還要先試試看成為一名正職,目前還無法想像!」郭孔寧大笑說道。

    致畢業生們:人生沒有準備好的時刻,想做就去做,不要被社會框架限制!

    從自組團隊,到成立協會,郭孔寧經歷、學習了很多同齡層的青年們不曾想像過的事。
    「我覺得這個社會對有心人的包容度和接受度很大,你想要什麼就直接去問,雖然不一定能取得機會,但也一定能從中學到很多。」郭孔寧整理這 4 年積極搜羅學習資源的感想,並統整出這一句話。
    對於那些對未來職涯感到徬徨的人,郭孔寧也建議,絕對不要被社會框架所限制,不一定要一畢業就要急著找工作,真的不知道該做什麼,也可以給自己一年的 gap year 去尋找自己想做的事,若是不能接受自己有空白的時間,那就去找實習、打工等。「不用一定要準備好才行動,先做了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然後從做中學!」郭孔寧說。
    採訪的尾聲,郭孔寧分享,晚上回到宿舍又要繼續撰寫提案了,但她的語氣中完全聽不出一絲疲倦,彷彿這才是她的休閒活動似的。就如同她總穿著那件左胸口印有一隻山豬、下方印有布農族語「Kulumaha」(回家吧)的 t-shirts,只要是與武陵部落相關的事物,早已是她最甜蜜的日常。
    核稿編輯:李沂霖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社企流 iLab 孵化器徵件中!】
    在你的創革路上,iLab 從 0 到 100 陪伴創業者錨定方向、穩健前進,掌握社會創新創業必備技能與思維!
    只要你正致力於改善某個社會議題、透過商業創造影響力,無論你正在驗證點子或商業模式、測試市場與產品服務、或已邁入穩定營運階段,在 iLab 孵化器,你都能找到對應的專業服務與資源,以及 100+ 與你志同道合的創業團隊社群!
    +了解更多 iLab 孵化器:https://pse.is/J7W6X +立即申請:https://pse.is/3aj4um +徵件截止日:2021 年 1 月 31 日 23:59 +還是不清楚?來和 iLab 聊聊吧 >>> https://pse.is/QKEN5
    閱讀文章
  • 讓哲學高牆倒下吧!大學生籌辦哲學展覽,邀上百人共同思考自由、愛情與正義

    讓哲學高牆倒下吧!大學生籌辦哲學展覽,邀上百人共同思考自由、愛情與正義


    社企流/文:簡育柔
    「哲學一直是我自己喜歡、想做的事。我想要讓人們知道哲學並不只是辯論而已,而是可以真的應用在生活中。」在杜威儒的眼中,哲學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哲學不問輸贏,思考以及討論的過程便是目的。
    而謝璿則有了不同的詮釋:「我一直覺得自己擅長辯論,因而認為自己可以在哲學領域獲得成就。但是,深入了解哲學領域之後,顛覆了原先的看法。」他表示,哲學是一個透過意見交流,彼此互動、探究真實的過程,並非以自己的論點駁倒對方。
    大二時期杜威儒、謝璿接續參加教育部「 Young 飛全球行動計畫」及教育部青年署主辦的「青年迴響計畫」接觸設計思考並嘗試發想解方。從中累積的養分回歸到哲學領域, DOXA 團隊漸漸有了雛形。

    我們習以為常的意見不一定為真,但是透過交流得更接近真實

    杜威儒分享,團隊與展覽名稱源自於希臘文「DOXA」,表示意見、信仰。哲學訓練讓他觀察到,人們的意見,並不一定為真實。他希望人們身上各自不同的意見,可以透過展覽來進行交流,藉此讓彼此討論的主題得以更加接近真實。
    此外,杜威儒表示,大眾普遍認為哲學理論與實用之間存在斷裂,是因為哲學給人一種束之高閣、流於辯論的刻板印象。其實,哲學的本質原本就存在於日常生活之中,只是人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經歷哲學思考的過程,正因如此,哲學教育顯得更為重要,這也是 DOXA 哲學展的策展初衷。
    原先只有杜威儒、謝璿與其他兩位夥伴梁劭羽、陳宗佑籌備 DOXA 哲學展覽。杜威儒透過社群媒體,邀請對哲學思考議題有興趣的青年,一起加入籌備工作。原先他預計參與者不多,殊不知社群力的號召超乎想像,小小的貼文最終吸引了多達 30 位年齡介於 15 到 18 歲的自學生、高職生以及高中生報名投入。
    杜威儒表示, DOXA 的工作夥伴與目標客群設定在 15 到 18 歲之間的青年,因為在這個時期為生涯規劃的第一個分水嶺,不論是否繼續升學、科系的選定都可能足以影響後續生涯發展。因此 DOXA 希望透過 提供哲學思考過程,讓青年們在進行決策時有更多的思考方法。
    透過面試確認彼此對於 DOXA 的目標與認知一致,最後展覽由 4 位大學生、14 位青年共同舉辦而成。

    如何展覽「思考」?

    生活中有太多必須思考的事情,主題發散擴及生活、政治、正義、經濟等。DOXA 團隊經過收斂篩選,選定 15 到 18 歲的青年此階段好奇、需要且重要的主題,最後歸納出「自由、愛情、正義」 3 大面向。
    而展覽場地選在剝皮寮歷史街區,以開放的空間免費大眾入場,期待除了吸引青年,也能盡可能地觸及到年齡層更廣的民眾。
    展覽以互動方式進行,每一個展區都有互動小紙條以及展覽牆。參與者可以隨意索取小紙條,寫下心目中對於展區主題的想法與思考,完成後可將小紙條鑲上展覽牆,並觀看其他人對於展區主題的思考。特別的是,每一區的展覽牆,都有附上一個醒目的「嗎」字,提醒所有參展者,那些原本認為理所當然的現象,都值得不斷懷疑、反覆思考。
    謝璿分享,有位媽媽帶著女兒走進 DOXA 展,被主題吸引而在展區停留了一陣子。特別是在「自由」這個主題展區,最後媽媽在互動小紙條上寫下「時間讓我失去自由」。
    為期兩天的的哲學展吸引共 700 人造訪,呈現經歷不同階段人生的人,對於這些主題而產生不一樣的思考。

    兩大難關:金援困頓與學生身份

    在籌備展覽的過程中,杜威儒與謝璿表示,最大的兩個難題分別是:資金與身份。
    首先,在資金上,由於展覽完全免費入場,籌備展覽所需的場租費用、佈展所需輸出品、宣傳活動都需要額外資金支援。起初杜威儒、謝璿嘗試申請文化部計畫補助,但是以失敗告終。謝璿說,哲學議題難以呈現成果、報酬,這是最大的困難。
    「我們很難跟文化部解釋,人們透過思考議題的過程,所獲得的成果是多麽可貴。」也因此其他補助的申請也以類似原因無疾而終。謝璿說,求助無門最後只好申請「家長銀行貸款」,先跟爸媽預支辦展所需款項,未來再慢慢償還他們。
    另一方面,有貴人相助也是克服困難的關鍵因素之一。杜威儒分享,過去參與活動結識了南港高中的英文老師林靜君,同時也是 PHEDO 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的秘書長。秉著同樣想推廣哲學教育的熱情,林靜君提供 DOXA 許多關鍵協助,像是協力宣傳招募青年團隊、推薦內訓工作坊師資等。
    而在身份上,杜威儒與謝璿認為,以學生身份做任何事情,都是兩面刃。謝璿表示,因為是學生,外界的期待不會太高,不過都願意給予許多協助。當團隊最終成果超乎預期時,獲得的迴響跟肯定則是加倍的。
    「大家一開始都很擔心我們,最後變成佩服我們。」謝璿說道。

    同樣是夢想,守護與實現方式各自不同

    哲學展的成功讓團隊核心成員杜威儒、謝璿有了更多對於 DOXA 的未來想像。
    杜威儒表示,從過去他參與哲學相關營隊,再到這次自行舉辦哲學展;從營隊當中學員的反饋與學習,一路到展覽當中參與者給予的熱烈迴響,他觀察到了哲學教育的可能性。透過引介更多哲學方法、哲學思考,能提供學員更多工具來思考人生中的各項重大決策。
    未來杜威儒預計申請哲學研究所,接受更多哲學領域的專業訓練;同時,他也將持續經營 DOXA,嘗試以發想課程和舉辦展覽的方式,讓哲學融入更多人的生活中。
    對謝璿來說,他守護夢想的方式則與杜威儒有些不同。他計劃先走入業界,充實專業與經驗,目前謝璿正在系統顧問公司實習,他表示這份實習工作對於發現問題與發想解方的專業訓練很有幫助,他期許累積更多養份,再回來壯大這個美夢,目前暫時以兼職方式投入 DOXA 運作。

    iLab 孵化器的奇幻旅程

    為了讓 DOXA 走得更長久,組織目前正處於建立商業模式的階段。對此杜威儒與謝璿尋求專業協助,評比與詢問學長姐意見之下,決定加入社企流 iLab 育成計畫。
    杜威儒表示,參加 iLab 跟原先想像有一點不同。原先以為孵化器就是要加速發想商業模式然後開始設法獲利。但杜威儒首先接觸到的是「自評表」以及「設定 5 年計畫」的課題。他表示,進行自評的過程中,的確產生很多自我懷疑,但也能從中思考,讓 DOXA 的定位與模樣更加明確。
    謝璿則分享,他從 iLab 中體驗到的是專業而軟性的協助,而非教條式地施壓指導。「當我們有想法的時候可以預約 iLab 諮詢,他們會提供與我們想法對比的實際現況作為參考建議,但並不會逼迫我們做出改變,而是提供一個思考方向。」
    杜威儒與謝璿雙雙提及,藉由 iLab 給予的課題與練習,經過諮詢、思考的過程,能更加踏實而清晰地描繪 DOXA 的未來模樣。他們盼望  DOXA 身為使命型組織,能永保初衷、並開創商業模式,讓組織發揮更深遠的影響力。

    「沒有什麼事情是白做的」堅定步伐、邁向未來

    隨著畢業季將近,不少學子開始思考自我定位、尋覓未來的方向,杜威儒提及「定錨」的重要性,「我覺得首先要思考:『你是否想產生影響力?』以及『你想對誰、產生什麼影響力?』」唯有先認識自己,才不會迷失自己。
    而謝璿則表示,「雖然這麼說很老套,但是真的跟賈伯斯說的一樣,我們過去、現在所經歷的所有事情都是一個點,他們終將結合成為線、面,沒有什麼事情是白做的。」
    核稿編輯:李沂霖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參考資料
    【社企流 iLab 孵化器徵件中!】
    在你的創革路上,iLab 從 0 到 100 陪伴創業者錨定方向、穩健前進,掌握社會創新創業必備技能與思維!
    只要你正致力於改善某個社會議題、透過商業創造影響力,無論你正在驗證點子或商業模式、測試市場與產品服務、或已邁入穩定營運階段,在 iLab 孵化器,你都能找到對應的專業服務與資源,以及 100+ 與你志同道合的創業團隊社群!
    +了解更多 iLab 孵化器:https://pse.is/J7W6X +立即申請:https://pse.is/3aj4um +徵件截止日:2021 年 1 月 31 日 23:59 +還是不清楚?來和 iLab 聊聊吧 >>> https://pse.is/QKEN5
    閱讀文章
  • 取代水瓶、番茄醬包的生質包裝——「Notpla」不只可堆肥,還可吞下肚

    取代水瓶、番茄醬包的生質包裝——「Notpla」不只可堆肥,還可吞下肚


    社企流/編譯:蘇郁晴
    近來,取代塑膠包裝的替代方案絡繹不絕,其中「生質包裝」是最大宗的開發品。但這款由永續包裝新創公司「Notpla」所製造的包裝,名為「Ooho」,不但能作為堆肥,還能將它吃進肚子裡。
    即將參加 3 月 1 日於倫敦舉行的半馬的跑者,一定會對供水站所提供的飲水服務感到困惑——活動並非供應大眾常見的塑膠杯水或瓶裝水,而是一款裝滿水的「豆莢」(pod),只要將包裝角落撕開即可直接飲用。
    「不管這個包裝最後被丟到哪裡,都不會造成環境的負面影響。」Notpla 公同創辦人 Pierre-Yves Paslier 表示,Ooho 由海藻與植物萃取物製成,可直接食用或用於堆肥。「如果包裝被亂丟於錯的地方,大自然還可以將其分解,這才是最好的保護措施。」
    Paslier 是法國化妝品企業 L’Oréal 前包裝工程師,於 2013 年和設計師 Rodrigo Garcia Gonzalez 在倫敦帝國學院和皇家藝術學院攻讀創新設計工程期間,就已開始著手於這款包裝的概念。
    時隔 7 年,這個概念已從一項學生專案,轉而成為一項事業。(同場加映:連包裝都可以吃的環保膠囊水球:寶特瓶掰掰~
    Notpla 設計團隊利用分子食物(molecular gastronomy)的技術來製造這款包裝——將球狀的冰浸到氯化鈣(calcium chloride)和褐藻萃取物(brown algae extract)的混合物中,即產生一層可食用的膜環繞於冰的周圍,當置於室溫、冰融化成水,這層膜變成了最佳容器。設計團隊也稱這樣的材質為 Notpla。
    Notpla 作為公司與創新材質的名稱,是源於「not plastic」的意思,同時也有含有對 PLA 的諷刺意味, PLA 是一種玉米基底塑料,若是被丟至海洋中,其影響與一般塑膠一樣。而與產製玉米或植物基塑料所耗損的資源相比,使用藻類生產所用的資源也相對較少。
    這款包裝的小型版可直接放入嘴中食用。「它的口感就像櫻桃小番茄。」Paslier 說。「把它放入口中、咀嚼它,就會破裂,這是令人驚喜的體驗!」
    Notpla 去年和蘇格蘭威士忌品牌 Glenlivet 合作,製造「沒有玻璃杯的雞尾酒」膠囊,讓消費者可以直接飲用威士忌。
    而這款包裝的大型版則可用於賽跑競賽或是其他大型活動,消費者可以撕掉角落的包裝直接飲用。Paslier 說:「只要將它放入嘴裡,並擠壓它,內容物就會與外包裝分離。」去年倫敦馬拉松時,有部分飲水站開始使用這款包裝,而使用者中,約 30% 至 40% 的人會將它吃掉,其餘的人則將它丟棄。
    若是這款包裝被丟在地上,也可像是掃樹葉般將它一併清掃,Paslier 表示,這款包裝可以進行快速生物分解。它與其餘可用於堆肥的塑膠相當不同,不需經過工業堆肥設施即能分解。
    這款包裝的設計目的是以便利性著手,相較於瓶裝水更加輕便也易於使用。但它如水果般易變質、腐壞。若是將這款包裝放於商店的置物架上,食用前必須清洗,才能保持衛生。
    塑膠寶特瓶在這個世界上被廣泛地使用,每分鐘皆會售出超過 100 萬個,因此有其他的應對措施能選擇是必要的事。「人們越來越重視塑膠環保的情況下,我們認為這款包裝是有其市場的。若是綜合其他環保類替代品,我們就能打造一個零浪費的社會。然而,單是這款包裝要取代各地的塑膠是不可能的事。」Paslier 說。
    2019 年,Paslier 和 Gonzalez 募集超過 100 萬美元(約台幣 3 千萬元)後,順利募集到第一筆超過 500 萬美元(約台幣 1 億 5 千萬)的 VC 創投資金。
    目前,這款包裝在一些特定場合,已發揮其便利的功效,像是在賽跑競賽中,戴著手套的志工可直接將此款包裝水直接遞給跑者。
    Notpla 也擴展至其他方面的使用,包括可盛裝餐廳外帶時提供的番茄醬或美乃滋。過去,小型塑膠包裝難以被取代,且無法回收再利用。如今因此,倫敦一間食物外送服務 Just Eat 便與 Notpla 合作。
    除此之外,Notpla 也正開發可堆肥的外帶容器——不但可以防水及防油,同時又能作為肥料使用。
    Notpla 表示,2013 年塑膠污染已成為大眾所關切的事項。「消費者不只重視這個問題,情感上也與此連結。」Paslier 說。
    為此,各公司爭相尋找能取代塑膠的解決方案,以免印有他們公司 logo 的塑料包裝出現於河流或是太平洋垃圾袋中。Paslier 表示,過去較少企業在意包裝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而現在包裝成為眾人認為可能有損品牌形象或是品牌價值觀的物品,「我認為大家已開始真正意識到永續的重要性。」
    核稿編輯:李沂霖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個人如何回應趨勢,成為掌握國際脈動的職場人才?組織如何注入永續思維,打造兼顧獲利與社會影響力的經營法則?即刻閱讀《全民的 ESG 入門課——跟大師學企業倫理,掌握永續趨勢》專題,從不同產業領導者及企業代表身上,一探各行各業的成功之道。
    閱讀文章
  • 英國大學生以廢棄魚皮、魚鱗研發新興包裝材料,贏得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

    英國大學生以廢棄魚皮、魚鱗研發新興包裝材料,贏得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


    社企流/編譯:黃維萱
    甫於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 畢業的 Lucy Hughes 利用廢棄魚皮和魚鱗研發一種名為「Marina Tex」的包裝材質,其外表與觸感如塑膠一般,可替代當前常用的塑膠材料包裝原料,並於一般家庭環境分解。其緊扣循環經濟、比傳統材料更加強韌等出色特性,使 Marina Tex 獲得今年的 James Dyson 獎項。
    Marina Tex 的設計靈感,源自於 Hughes 於大學期間參觀了一間魚品加工廠,她意識到每年英國的魚加工產業製造超過 17 萬公噸的廢棄物。手裡握著富有彈性的魚片,Hughes 意識到這項材質所負有的研發潛力。 Hughes 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在廚房裡對魚廢料進行了數百次實驗,嘗試找尋將魚皮和魚鱗中的蛋白質黏合在一起的方法。「我經歷許多失敗的實驗,其中結果不乏過於脆弱、過於黏稠、容易發霉,最終找到一個當地可取得的藻類做原物料。」
    MarniaTex 可作為包裝中油基塑料的替代品。隨著 Hughes 不斷地研究。她將持續改良 Marina Tex ,以增加其作為屏障、或是長時間儲存食物的用途。 Hughes 表示,Marina Tex 可在一般的家庭後院堆肥箱中,利用 4 到 6 週進行分解。
    「所有成分都是食品級的,核心成分是魚類和藻類中的蛋白質,它們就如食物一樣會分解,若不小心流進大海,被海龜或魚吃掉了,也不會造成問題。」
    這項研究尚處於早期階段,但 Hughes 表示,這種材料具有成本競爭力,因為它可以在低溫下加工,與塑料生產過程相比所需能源較少。此外,以廢棄物作為原料,亦是循環經濟中的最佳範例。Hughes 估計,一個大西洋鱈魚產生的廢棄物,可成為 1400 個 Marina Tex 袋的原料。
    下一階段, Hughes 準備為 Marina Tex 申請專利。目前,已有大品牌和超級市場表示有意合作。根據官網,Marina Tex 最快將於 2021 年問世。
    許多大型公司正在尋找可替代的材質,超過 400 間公司共同簽署由「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發起的全球合約,共同致力促使塑膠可回收再製、再利用。
    Hughes 認為尋找分解塑膠的方法以及促使人們改變使用可分解的新材質應該是最優先的任務,但由於改變人們的行為需要長期累積,利用永續性替代材質製造塑膠袋亦不失為一種權衡的解方。「我的終極目標是取代一次性使用的塑膠包裝材質。」
    核稿編輯:李沂霖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參考資料

    閱讀文章
  • 大學生組隊赴海外取經:致力優化減塑方案,開啟下一代改變台灣的契機

    大學生組隊赴海外取經:致力優化減塑方案,開啟下一代改變台灣的契機


    社企流/文:梁元齡
    塑膠是 21 世紀最普遍的材料,從手機背殼、紡織纖維,到餅乾包裝、飲料杯具,不管現在身處哪裡,只要環視一下周遭,便會發現生活幾乎被塑膠佔據。
    環保組織與塑膠的戰爭,在近年如火如荼地展開;國內外更出現不少社會企業,試圖透過有效的商業模式,推動世人展開「減塑生活」。減塑再也不只是環保人的「圈內話題」,而是現代熱門趨勢,更成了下一代人努力改變的目標。

    大學生提案試煉,盼減塑深耕台灣

    2018 年 4 月,一群來自全台各地、透過各項商業競賽結識的大學生們,由於志同道合,攜手投入了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舉辦的「Young 飛全球行動計畫培訓營」,展開長達半年的提案歷險。
    Young 飛計畫鼓勵青年學子自主提案、嘗試解決社會問題;申請通過後,學員們可赴海外參訪國際組織,再結合學習經驗提出可行解方。不論是參訪經驗、抑或是實務執行,都可望成為學子們永續行動的基石。
    因著本身對環保的執著,東吳大學企管系的謝雯如、中興大學森林系的翁聖崴、成功大學化工系的陳娟逸、東吳大學國貿系的王婷萱、以及台北商業大學國際商務系大四吳英妮,組成了致力推廣環保的團隊「改 Bang 台灣」。
    改 Bang 台灣以「減塑」為提案主軸,希望借重 Young 飛計畫的學習資源,更了解國內外垃圾減量的眉角,在更遠的將來化為永續行動、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租用杯具推廣不易,前進歐洲找原因

    翁聖崴說,團隊起初規劃從商店塑膠包裝、生物可分解材料等面向切入,但考量到改變層面過廣、牽涉技術繁雜,最終拍板由生活中最常見的手搖杯飲料下手,認識一次性杯具的減量解方,盼能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台灣目前已有兩個代表性的杯具租賃組織,包括推廣場域租賃的「青瓢」,以及主打店間租賃的「好盒器」。它們各據台灣南北兩端,提供消費者另一種選擇,以期一步步改變國人的使用習慣。
    不過,即便已有團隊著手改良飲料杯文化,杯具租賃制度在台灣依然成效有限,願意租用杯子的消費者仍占少數。
    為了找出問題來源,改 Bang 台灣申請赴歐洲參訪,希望借鏡國外經驗,從不同觀點探討杯具租賃的可能,14 天內共拜會了德國環保杯租賃平台「Recup」、環保團體「德國環境救援」(Deutsche Umwelthilfe,DUH)等 9 個減塑組織。(延伸閱讀:紙杯其實不環保——德國串聯上百間咖啡館,推出環保又便利的「押金外帶杯」制度

    減塑宏願,從使用經驗開始

    在這趟學習之旅中,改 Bang 台灣首次接觸了「廢棄物處理金字塔」(Hierarchy of Waste Management)的概念,了解到廢棄物處理還可分為預防、重複使用、回收、再生及廢棄等 5 層。其中,重複使用比回收還高一階,著重於延長物品本身的使用壽命,避免因回收再製而消耗更多的資源。
    然而,「廢棄物處理金字塔」觀念在國外雖然盛行,在台灣,卻鮮少有人看重「重複使用」的意義,民眾更多半抱著「回收就好」的心態,持續製造大量的一次性垃圾。
    此外,在參訪租賃平台 Recup 時,他們發現 Recup 的使用流程中有眾多細節,吸引消費者買單。舉例來說,Recup 的杯具設計精美、攜帶輕便,讓當地民眾愛不釋手;該平台也善用工程技術,將合作店家據點上傳雲端,消費者可以很輕鬆地用 app 查看歸還點、就近送還杯具。
    改 Bang 台灣因此希望開啟一場「重複使用」的對話與實驗,找出國內杯具租賃制度的痛點、並加以改良,藉此推動租賃普及化。
    「推廣杯具租賃,不能只知道他們接受或不接受,」翁聖葳說:「我們還得知道更深層的問題,也就是他們為什麼不接受、還有你怎麼說服他們接受?」

    第一線採集使用者痛點,化解疑慮是關鍵

    回台後,他們在杯具租賃社企青瓢的協助下,用兩場租賃實驗找出使用者的痛點,再針對這些痛點提出可行解方。(同場加映:別再說回收就好!「青瓢」推環保杯租賃服務,省下的免洗杯可堆成 12 座 101 大樓
    首先,改 Bang 台灣和青瓢在寧夏夜市出租環保杯,同時採集民眾反應和觀感。他們發現,前來洽詢的人們常會問道:「這杯子材質是什麼?」「這杯子乾淨嗎?」他們因此初步推測,影響使用者經驗的,不出對「安全」及「衛生」等兩大疑慮。
    相隔半個月,他們再攜手青瓢和「台灣大學永續部」,於台大園遊會上一面租借環保杯、一面以訪談和問卷調查的形式,詢問現場民眾對杯具安全度、衛生度的看法。
    根據現場調查,改 Bang 台灣發現,許多人並不是沒有環保意識,但對於「不是全新」的杯子,容易有先入為主的恐懼與排斥。
    「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謝雯如說:「平常我們到餐廳吃飯,都會使用重複性餐具,大家也習以為常;但似乎只要把餐具帶離用餐場域,使用者就會不太放心。」改 Bang 台灣便發想影片拍攝的點子,將回收、清洗杯具的後續處理拍攝成影片廣傳,讓整體流程一目了然、卸下消費者心防。
    另外,也有民眾反映租賃用杯具的外觀不夠精美,因而降低了他們的使用意願。針對此點,改 Bang 台灣便與青瓢共同討論,在產品設計上投注更多資源,讓租賃杯具更吸睛、甚至成為炙手可熱的流行物。

    實踐理想不只是夢,培育下一代的改變種子

    計畫期間,改 Bang 台灣與青瓢密切合作、討論,激盪出許多靈感。隨後,青瓢也廣納各方建議,在屏東縣環保局今年上旬開跑的「琉行杯共享行動」中(註一),正一步步將其落實。
    如今 Young 飛計畫落幕,但改 Bang 台灣成員的減塑夢沒有結束,不少成員都計劃未來投身環境領域、持續耕耘。團隊成員們都說,他們在計畫中受盡前輩幫助,發現不只是環保杯,就連知識也能「共享」、為下一代提供強大力量;未來,他們將帶著這套哲學,繼續改變台灣。
    如翁聖崴希望進入環保組織,學習更多垃圾減量和回收再生的實務經驗;王婷萱預計申請循環經濟研究所,開啟更大的環保視野;謝雯如則考慮投入環境工程領域,克服更多的技術問題、建立跨域整合的能力。
    透過將商業提案付諸行動,成員們都表示看清了更多眉角,不再僅是紙上談兵。王婷萱說,看到眾多發展成熟的減塑企業,更加堅信「環保可以是門好生意」,並不一定如外界所想像那般,投入環境倡議就會「養不活自己」。
    對於社會企業、結合永續使命與商業的可能性,從改 Bang 台灣的經驗看來,Young 飛計畫可謂替下一代打了一劑強心針,培育出更多影響未來的年輕種子。
    註一:琉行杯共享行動,為屏東縣環保局今年於小琉球推動的店間租賃計畫,由青瓢與海湧工作室設計、執行,與當地飲料店家合作,提供消費者環保杯具,赴當地旅行的遊客可於旅遊期間使用,離島時再行歸還。
    核稿編輯:李沂霖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閱讀文章
  • 從一份課堂作業到拯救 20 萬新生兒,Embrace 創辦人:「為一個大於自己的願景而努力,你就能無所畏懼」

    從一份課堂作業到拯救 20 萬新生兒,Embrace 創辦人:「為一個大於自己的願景而努力,你就能無所畏懼」


    社企流/文:金靖恩
    10 年前, 陳姿諭(Jane Chen)剛從史丹佛 MBA 畢業,和一群熱血夥伴搬到人生地不熟的印度創業;10 年後,她的名字與「富比士 30 歲以下傑出人士」、「經濟學人創新大獎得主」、「施瓦布年度全球社會企業家」等名號連在一起,也曾走進白宮,擔任歐巴馬總統的座上賓。
    然而無論外界加給她什麼殊榮,「你永遠不是為了這些光環而努力,」陳姿諭說得無比肯定,「你是為了自己的 Why。」
    為了這個 Why,她從大學畢業後就沒讓父母省心過,先是辭去顧問業高薪、飛到中國愛滋村為帶原孤兒奔走;史丹佛商學院畢業後,她再度違背父母的期待,搬到印度踏上創業的不歸路,一做就是 10 年。「他們對我超生氣的,」她大笑,「但我從來沒想過要回頭。」

    一篇報導,改變了人生的軌跡

    陳姿諭的人生,在讀到紐約時報上關於中國愛滋議題的報導之後,就再也回不去了。「那篇報導談到中國河南省農村的愛滋問題,」90 年代的中國高喊血漿經濟,吸引了無數貧困農民前去賣血,然而在不當採血之下,使得成千上萬人罹患愛滋,「他們沒有得到任何藥物幫助,只能在原地等待死亡,更遺留下上百萬名帶原孤兒。」
    「當時我認知到,出生在那裡的人,也有可能是我。」一想到自己從小到大的幸運,以及擁有能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陳姿諭二話不說辭去顧問業的工作,加入智行基金會為愛滋孤兒的教育前程倡議。在他們的努力之下,成千上萬名孤兒開始有了受教育的機會,甚至帶動了政府提供免費的教育與醫療資源。
    「這段經歷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也讓我認知到即使是一小群人,也能產生很大的影響力。」從那時起,陳姿諭便決定讓自己往後的職涯,也能繼續創造改變,對人的生命帶來影響力。

    產品設計,不是發生在「真空」的環境裡

    接下來的故事便廣為人知—— 2007 年,在史丹佛一堂「為極端需求設計」(Design for Extreme Affordability)的課堂中,Embrace 保溫睡袋的概念誕生了。當時的教授出了作業,要學生們設計出一個只需要傳統 1% 成本的嬰兒保溫箱。(延伸閱讀:救早產兒的百元睡袋
    陳姿諭與團隊在做了田野調查、走訪印度和尼泊爾的偏鄉後,發現成本其實並非問題的核心,「在這些村落,電力不穩才是更難解的問題,」團隊在當地看到許多外界捐贈的保溫箱,躺在醫院的角落裡無人問津,只因為缺乏電力,或沒人知道該如何使用,「即使保溫箱是免費的,但因為這些系統上的問題,還是無法對當地人帶來助益。」
    當他們拜訪村落的婦女,又發現一個根本上的問題:從偏鄉跋涉到城市裡的醫院,需要花上好幾個小時。「有一位母親生了一個早產兩個月的孩子,卻因為無法即時將他送進大醫院的保溫箱裡,讓這個小生命因此流逝。」類似的故事在無數個家庭中反覆發生,這讓團隊的焦點先從成本轉移到電力,再從大醫院轉移到偏鄉裡。最終,他們開發出可攜帶、容易操作、又完全不需要電力的保溫睡袋。
    Embrace 作為全球「設計思考」的經典案例,陳姿諭談起這個概念卻相當務實:「設計思考只是一個比較花俏的說法啦,其實本質就是以使用者為核心(Know Your Customers),還有持續製作原型(Prototyping)。」
    她表示,一切的開端都來自「了解使用者是誰」,以及持續不斷地測試原型。團隊在此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在田野投入大把時間,「直到今日,甚至是我們的新產品上市,我們永遠都在做這兩件事。」
    「我認為產品設計並不是在一個『真空』的環境裡,」陳姿諭提醒,有時設計者在了解顧客的真實需求之前,就已經在腦中預設了想要使用的科技,而當技術發展出來後,又沒有持續、反覆地測試與調整。「當你讓真正的顧客(使用者)來測試你的原型,才能在反覆測試的過程中,確認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方向。」
    談到使用者回饋,陳姿諭總會分享的例子,就是產品的溫度顯示器。Embrace 產品上的溫度顯示,一開始其實是以數字為單位,但當團隊走進村子裡、詢問當地婦女的意見時,她們卻表示:「我們並不信任西方醫療。」
    當地婦女告知團隊,她們往往會自行將西藥的劑量減半,以免孩子攝取過量。「如果你們告訴我 Embrace 的溫度要維持在 38 度,我可能會再減個幾度,因為我擔心對孩子而言會太熱了。」這個意外的發現,促使團隊將原本的數字單位改為笑臉、哭臉的二元圖示。
    「類似這樣的經驗實在太多了,」陳姿諭強調,Embrace 的設計重點在於持續來到田野中,問使用者問題,並在得到回饋後反覆修正。
    正是這樣的堅持,讓他們的產品從未被放到醫院的角落,而是深入每個偏鄉帶給新生兒溫暖;2014 年,Embrace 更獲得歌手碧昂絲的捐款支持,走進漠南非洲的 9 個國家裡。如今這個當初的課堂作業,已深入全球 22 個國家,拯救超過 20 萬名早產兒的生命。

    軸轉、再軸轉,商業模式也要創新

    談到創業以來最大的挑戰,陳姿諭頓了一下,「我覺得是找到對的商業模式,讓我們能夠規模化。」
    當初團隊在史丹佛課堂上做出第一代原型之後,便因突破性的設計一炮而紅,但直到畢業後整個團隊搬到印度,花了足足 3 年的時間,才終於做出可以上市的產品。此時卻碰到更大的難題:該怎麼賣?要賣給誰?
    即使每個保溫睡袋的成本已壓到傳統保溫箱的千分之一,對每天收入只有一美元的村民而言,還是負擔不起。賣給當地診所?「謝謝,但我們先訂一個就好。」長途跋涉深入偏鄉各個診所中,一次卻只能賣出一、兩個產品,似乎不符合經濟效益。
    「我們體認到創新不應只體現在產品上,也要發生在商業模式中。」在印度的那幾年,Embrace 的商業模式經歷了無數次軸轉(Pivot),從賣給私人診所、大醫院、到印度政府全都試了一輪。
    最近一次的軸轉,他們把腦筋動到美國市場:何不利用 Embrace 現有的科技,拿來為美國的新生兒設計?2016 年,「Little Lotus」嬰兒睡袋正式在美國上市,採用受 NASA 太空衣啟發的專利布料,讓寶寶隨時處於恆溫狀態,不會因為急遽的溫度變化而導致嬰兒猝死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團隊採用「買一捐一」模式,將在美國販售產品的收入用來支持要捐贈給發展中國家的產品,當每個新生兒在 Little Lotus 中安睡,世界另一端也會有一名寶貴的小生命得以延續。
    這個新商業模式的願景,是要讓 Embrace 的產品能夠規模化,觸及並拯救更多嬰兒的性命,「我們的目標是拯救全球一百萬名嬰孩。」陳姿諭説。
    一年過去,「我們現在營運得很好,在美國賣產品真的容易多了(笑),」陳姿諭認為,隨著消費者越來越具社會意識,在這個時間點推出「買一捐一」的模式其實正合適,「我們發現,當一個女性做了母親,她會盡自己一切的力量去幫助其他有需要的孩子。」這種為人母的「共感」讓 Little Lotus 在美國獲得廣大迴響,陳姿諭期待透過這個產品串聯起全球性的互助社群,藉由每一個母親的消費,幫助世界另一端的母親。

    除了初心,任何事情都可能會改變

    看著 Embrace 目前的穩定,很難想像在短短幾年前,團隊才經歷過一個決定公司存亡的時刻。他們當時正在籌備全球性的運銷計畫,與一個跨國醫療設備大廠洽談合作,陳姿諭與團隊也為這個合作案努力了將近一年,勢在必得。
    「然而就在要正式簽約的前一週,對方的執行長突然被炒了魷魚,」沒想到的是執行長一走,這個合作案也跟著胎死腹中,原定要給 Embrace 的資金全被收回,「當時我們公司的現金,大概只能再營運 7 天。」
    接連而來的意外令團隊措手不及,幸好這一關過得有驚無險,最終安然度過財務危機。這也促使他們重新檢視商業模式,從印度轉到美國育兒市場,終於找到更為永續的經營方式。
    原以為一次破產的經驗就足夠驚心動魄,「並沒有,我們至少經歷了 10 次(大笑)」但也正因這些高低起伏讓她確信:除了初心,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改變——合作對象可以在一週前突然被 Fire,即將到手的合約說停就停,
    「沒有什麼是你能掌握的;重要的是專注在當下,不過度執著於任何一件事。」
    這項人生功課不僅來自創業的經歷,也得自她目前最熱衷的運動:衝浪。
    就在這次破產經驗的同年底,陳姿諭在夏威夷結識了一位衝浪老師,行動派的她當下就進行了人生第一次衝浪,直到現在這都是她最愛的運動,一有浪就往海裡衝。「跌進海中根本就是家常便飯,」她認為失敗是創業的必經之路,「但關鍵是你如何面對摔下來這件事,以及能否追上下一個浪。」
    「我學到的第二件事是『暫時性』,」在海裡,每件事情都在變——圍繞在周圍的風和浪,每秒都會不一樣,「衝浪者必須時刻留意環境,而這也會迫使你專注於當下。」
    陳姿諭提醒創業家,不要去期待創業旅程只會有一個單一的方向,
    「創業永遠不是從 A 點到 B 點,大部分時間你的方向會一直變,所以一定要保持彈性。」當創業者不過度執著於某種結局,就能變得更有彈性,也能更加無懼,針對正在發生的事情做出回應。「當事情偏離預期的軌道時,不要立刻就變得沮喪,因為這很有可能是一個新的機會。」

    知道自己的 Why,比什麼都重要

    回顧整個創業歷程,陳姿諭認為「沒有相應背景」並不是投入社企創業的障礙,「你知道,當初我們團隊之中,沒有任何一個人具有醫療的背景,」Embrace 全體團隊都是新生兒領域的門外漢,「但我們找到一群專業顧問。」
    那要如何跨出第一步?團隊在印度開創的第一年,並沒有任何當地人脈,更別提建立什麼顧問團隊。為了獲得當地醫生對產品使用的回饋,「基本上我們是按著當地的『黃頁』查詢診所資訊,然後一間一間去拜訪。」在土法煉鋼中,他們找到願意合作的醫生進行臨床研究,也在當地人的引路之下,在印度找到值得信賴的製造廠。
    目前 Embrace 仍持續將各領域的專家帶進團隊裡,有新生兒專家、醫生、還有法規顧問。陳姿諭認為,想踏入陌生的領域,「讓自己的身邊圍繞著比你懂更多的人,這是第一個關鍵。」
    「第二個關鍵則是不斷失敗,而且越多次越好。」同為台灣人,陳姿諭認為亞洲文化面對失敗較常是負面解讀,「我們比較不歡迎失敗,或認為失敗是件壞事,但在設計思考的世界裡,卻是完全反過來的。」她甚至認為,失敗要越早越好,因為前期的失敗成本往往比較低。然而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自己的 Why。
    「當你不再只是為了自己而努力,而是為了一個大過自己、為了整個世界的願景,那會讓你無所畏懼。」
    陳姿諭笑道,「一直到我進白宮和歐巴馬介紹 Embrace 的那天,我才真正獲得父母的支持。」但父母的不諒解從來就不是她的擋路石,因為當創業者非常確定自己的 Why,這將成為創業路上最重要的養分,也會是持續指引方向的導航星。
    「我的 Why 是幫助人,並透過創新科技賦權金字塔底層的人。」只要這個 Why 一直很清晰,「回頭」就不會是一個選項,而這正是她想給所有社會創業家的建議——或許有點老生常談,「但無論是每一次的失敗、破產危機,還是我父母的不諒解,我都能持續走下去,因為我永遠知道自己的 Why。」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個人如何回應趨勢,成為掌握國際脈動的職場人才?組織如何注入永續思維,打造兼顧獲利與社會影響力的經營法則?即刻閱讀《全民的 ESG 入門課——跟大師學企業倫理,掌握永續趨勢》專題,從不同產業領導者及企業代表身上,一探各行各業的成功之道。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