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Joshua Lanzarini on UnsplashPhoto Credit: Joshua Lanzarini on Unsplash
NOM Magazine/文:Tina Hsieh
全世界處於飢餓的人口數量逐年攀升。根據荷蘭非營利機構 Access to Seeds 的統計,從 2014 到 2017 年,飢餓人口就從 7.84 億增加至 8.21 億,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地區尤其嚴重。面對逐年增長的人口以及耕地面積的減少,如何提高單位面積的生產量成為農業不可忽視的一塊,也因此造就了種籽產業的快速成長。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預告,世界人口在 2050 年會達到一百億。在土地有限的前提下,耕作技術固然重要,「種籽」卻是提供可持續糧食系統的關鍵一環。舉例來說,與其將種籽直接播種在田裡,透過苗床(註一)能夠將產量提升到兩倍。
但如果使用的是改良過的種籽,產量能夠翻 5 倍之多。因為氣候變遷的影響,傳統的種籽已無法適應多變的天氣,也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公司投入種籽改良的行業。
(氣候變遷讓傳統種籽無法適應多變的天氣,越來越多公司投入種籽改良。來源:Christian Joudrey on Unsplash)
(氣候變遷讓傳統種籽無法適應多變的天氣,越來越多公司投入種籽改良。來源:Christian Joudrey on Unsplash
全世界有約 5 億個小農,但不是所有農民都能夠負擔得起改良種籽。領軍種籽產業的大公司只有 13 家,他們會根據小農所處的當地法規、設備、人工、氣候環境等進行選擇性投資,也因此只有 10% 左右的小農受惠。縱觀而言,這些大公司投資的地區大部分為南亞及東南亞,非洲中部及西部較為缺失。
Access to Seeds 的執行董事 Ido Verhagen 非常看好亞洲的種籽產業,「除了世界上幾個大的種籽公司,亞洲也有一些比較小規模的,他們有非常多元的育種計劃,很有競爭力,最好的是他們投資許多在地的買賣」。
對於未來趨勢,Ido 認為會有越來越多種籽公司將重心從產量及抗病蟲害轉為更注重產物所含的營養。另一方面,隨著彈性素的興起,消費者會更重視從植物中攝取更多蛋白質,「豆科植物」將會成為種籽公司培育的重點。目前之所以不那麼盛行,是因為「豆科植物」的投資報酬率比較低(註二)。
不起眼的種籽其實是個價值 500 億美元的產業,這些公司有著掌控植物多樣性的能力。如何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提升作物產量和營養並維護生物多樣性將成為這些種籽公司接連不斷的任務和挑戰。
註一:用於培育植物秧苗的土地,方便人工操作的同時,苗長得快、病蟲害也較少。 註二:豆科植物的種籽容易重新被利用,以至於農夫不需要每一季買新的。
全文轉載自 NOM Magazine,原文標題:應需求、戰氣候:種籽改良的必然趨勢
參考資料
「社企流」和「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共同製作的《社區自造家》專題登場!一起來看看英雄們如何翻轉社區、打造理想中的生活。 >> 通報!英雄大量出沒! >>《社區自造家》完整專題 >> 社區自造地圖募集中!

文章標籤

  • NOM Magazine

    NOM Magazine

    NOM Magazine 是由餐飲產業的資深顧問、媒體編輯、以及科技人才組成的團隊,致力推廣多元飲食文化的獨立網路媒體,深入探討全球餐飲趨勢與發展,為台灣/亞洲地區餐飲市場提供有觀點、深度與溫度的專業知識和國際新聞的平台。 NOM Magazine 官網:nommagazine.com/ NOM Magazine Facebook :www.facebook.com/nomm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