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新聞懶人包 (12/02-12/15)
文:陳宜萍、林梵音、劉禮瑄、金靖恩
各位社企流的讀者大家好,歡迎收看12/02-12/15的新聞懶人包,本篇懶人包整理了四個社企焦點:
「社企新商機」帶大家看看一些創新的商業模式,不論是責任消費、在地文創還是友善弱勢,都將商機巧妙地與公益連結在一起。
「創新與實踐」以人物介紹的角度出發,有人致力於教育、有人創新農業、也有人試圖改變不平等,讓我們聽聽他們的理念與實踐的故事吧!
「社企推手」則是介紹幾則制度面的新聞,在社會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除了有創業家的熱忱、公益和創新的想法之外,好的制度和環境也是不可或缺的推手。
最後「海外社企精選」帶來美國和肯亞的例子,在讀了許多台灣的新聞後,讓我們也借鏡國外,想想自身的可能性。

社企焦點1:社企新商機

2013-12-06
以「購買代替捐款」,全台第一家公平貿易超市於月初正式開幕,同時惠康百貨也宣布,旗下的頂好超市、Jasons Market Place將成為國內首家販售公平貿易產品的連鎖超市。公平貿易超市位於台北市銅山街,負責人余宛如表示,選擇公平貿易是一種「責任消費」行為,還能協助小農脫貧。台灣公平貿易協會理事長徐文彥表示,以往公平貿易產品多侷限於獨立通路,與消費者距離較遠,現在透過走進大眾通路,讓商品日趨普及化、規模也更擴大後,價格可望更親民。目前公平貿易超市不只販售國際公平貿易認證產品,同時也展售社會企業商品,使更多公益商品貼近大眾日常生活。

2013-12-12
苗栗縣苑裡鎮的山腳社區,為了重溫消失30年的藺編技藝,於前幾年成立苗栗縣藺草學會。藺草學會2年前開始與大專院校如國立聯合大學工設系、台藝大工藝系、南藝大材創與設計系等校,以及多間文創設計公司合作,吸取學界與業界的創新概念,並於去年起與勞委會職訓局合作,結合社區中高齡的婆婆媽媽,廣教藺草編織,今年已可獨立承接訂單,成功型塑「社會企業」模型。透過與大專院校及文創公司合作,藺草學會盼望未來能吸引更多大專青年回鄉服務,讓這項具有「歷史感」的一技之長,變成年輕人也可參與的新興產業。

2013-12-15
23歲的陳佳豪,於五年前遇車禍後造成脊椎受損,因此消沉一年多,但他參加生活重建訓練,進入「新生命資訊公司」工作,成功擔任「好日子購物網」組長,與其他脊損者一同架設及管理網站,並與公益團體合作販售商品,希望推廣「消費代替捐款」,為身障者創造就業機會。資策會前董事長黃河明受到同為脊損者的表哥所啟發,以「社會企業」的概念創辦「新生命資訊公司」,協助身障者職訓,讓他們不只是接受幫助,也能在職場上創造更多價值。

社企焦點2:創新與實踐

2013-12-04
年屆退休的生物教師吳月鈴、投入偏鄉教育的國中校長鍾萬煋,及融入「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概念教學的生物教師鍾昌宏,用科技活化教學,提升學生內在動機。吳月鈴認為在這個科技不斷進步的世代,應用多媒體科技拉住學生,讓學生真正找回學習的快樂;鍾萬煋透過補救教學、活化教學、適性輔導及創新應用4大策略,進行課堂革命。他和教師尋得良性共識,鼓勵老師們運用動漫與電影人物等趣味教學來吸引孩子目光;鍾昌宏主張「把課堂主講權還給學生」,要求學生在上課前先預習教學影片並上網找資料,透過小組討論、實驗、模擬軟體等管道,讓孩子真正的思考學習。這些教學方式的創新,讓學生們重新成為課堂上的主角,能夠更快樂、適性地學習。

2013-12-03
「鄰鄉良食」創辦人譚景文過去擔任企業社會責任(CSR)顧問,發現「企業不了解農村,而農民也沒有銷售能力」,許多關心台灣農業的大企業與農村部落間存在著供需斷層,於是他在2011年成立「鄰鄉良食」,結合產地直銷及企業社會責任的商業模式,一方面深入探訪使用有機及友善環境栽種的小農,篩選合作農友;另一方面也為企業建置認養契作機制、開發偏鄉部落的社區參與活動。目前已有超過10家企業在「鄰鄉良食」訂購農產品,為60位以上小農創造穩定收入來源。  設

2013-12-08
台灣七年級女生林念慈,在四年前一次赴尼泊爾從事志工服務的經驗中,觀察到經血在當地往往被視為不潔象徵,女性月事期間必須隔離,人身自由都受到限制。因此在過去幾年間,她深入訪問一百名不同種姓的尼泊爾婦女,內容涵蓋女性經期自我照護、對布衛生棉印象、多少錢為合理價格,以及接受縫紉培訓意願;並於去年正式成立了「棉樂悅事」工作坊。今年三月起她雇用三名尼泊爾婦女,生產布衛生棉在當地銷售。國際市場目前在台灣以寄賣為主,未來預計到香港及日本發展銷售通路。今年七月起,工作坊營運已損益兩平,讓林念慈看到從布衛生棉出發的社會企業可能性。

社企焦點3:社企推手

2013-12-06
創立社會企業的浪潮正襲捲台灣,許多企業菁英與年輕人為了社會公益放下現行的工作,紛紛投入社會企業的行列。為了響應此浪潮,由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與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KPMG)所舉辦、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協辦的「台灣社會企業願景高峰論壇」,日前邀請國內產、官、學界專家一同討論台灣發展社企的願景。與會者包含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李吉仁、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總編輯倪艾瑞克(Eric Nee)、肯夢集團創辦人朱平、及KPMG台灣所執行長于紀隆等人,其中「用最少資源創造最大價值」、「設定明確目標,發揮綜效」、以及「創新商業模式,優勢經營」等概念均在會議中不斷被提及,KPMG台灣所執行長于紀隆也表示,社會企業家不能只有滿腔熱血,應遵循施振榮所提的王道文化三大核心概念,「創造價值」後「利益共享」,最後才能產生規模「永續經營」。關於活動更詳細之內容請參考新聞網頁。

2013-12-04
2013年12月04日 為鼓勵上、興櫃公司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櫃買中心計畫於明年增闢「社會企業」族群;董事長吳壽山表示,櫃買中心也規畫將符合「社會企業」資格的上、興櫃公司納入「社會企業指數」成分股,鼓勵政府基金等法人投資機構投資。未來「公益公司法」通過後,櫃買中心將考慮引用公益法所訂之條件來篩選「社會企業」,而在該法案尚未出爐前,則先根據企業文化是否具社會責任之宣示作用、或企業主本身是否長期熱心公益等標準作為篩選條件。

2013-12-05
靜止戶資金投入社會企業可不可行?立法院財委會要求金管會在未來三個月消滅台灣近五千萬戶靜止戶,然而美國和英國政府的做法似乎比較聰明!美國許多州透過立法規定,若已通知當事人卻未前來領取,政府即可將資金充公,拿來做公益或其他用途;英國也於去年七月開始,宣布實施BSC計畫(Big Society Capital),將資金透過社會投資金融中介機構,進一步支持社會企業。反觀台灣,金管會以公權力介入,不准中、外商銀行收取帳戶管理費,反而讓台灣靜止戶戶數大為氾濫;因為不收帳管費,台灣存款大眾對「閒置帳戶」往往掉以輕心。

社企焦點4:海外社企精選

2013-12-08
過去,教師和學校總認為「臉書」之類的社群媒體是個容易讓學生分心的東西,並透過禁止學生在課堂上使用臉書來處理這個問題。然而,來自非洲肯亞的年輕人馬威勒想到了一個好方法:他認為「防不勝防,不如擁抱它」!於是他創辦了「Gigavia」網站,外觀長得很像臉書,但是增添了導師專區、學校功課專區以及教師及學校專區,讓學校和教師也成為臉書社群的一員。這個網站結合了教學和社群媒體,馬威勒希望Gigavia能夠幫助年輕人改變使用社群媒體的習慣,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把教育和社群媒體結合在一起。目前Gigavia已經通行47個國家,共有493個機構在此註冊,總會員數超過一百萬人。

2013-12-05 
美國的班傑利(Ben & Jerry's)冰淇淋公司,除了口味多元、好吃之外,也特別重視公司的社會使命,友善環境、照顧員工,每年提撥稅前盈餘7.5%做公益等等,然而,這家公司後來仍難逃被大集團併吞的命運。美國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總編輯Eric Nee指出,班傑利冰淇淋併購案讓許多人開始反省,傳統公司法強調為股東謀求最大利益,不見得可以兼顧社會使命,因而催生了公益公司法。自從2010年4月,馬里蘭州通過公益公司法以來,全美有19個州通過這項法案,迄今已有700多家公益公司誕生。反觀台灣,近年來行政首長更換頻繁,政策的推動常常不連貫。政府若要促進社會企業的發展,也許也應參考美國的模式制定專法,使得社會公益的初衷得以永續。
 

文章標籤

  • 社企流新聞快報

    社企流新聞快報

    由社企流編輯群為你定期整理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相關新聞活動,讓你輕鬆掌握即時資訊無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