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企業願景/社企菁英 壯大行善產業
經濟日報/何秀玲(2013年12月6日)
愈來愈多消費者支持社企,他們知道購買社企產品與服務,等於支持企業背後的價值,社會正需要這股個人社會責任覺醒的力量…
圖/羅國樑(圖片來源
創立社會企業(簡稱社企)浪潮正朝台灣襲來。許多企業菁英及年輕人為了社會公益,甘願放下手邊的工作紛紛加入社企行列,由於是全新的商業模式,也讓意見領袖提出反思。「創業不是砸錢,是用最少的資源創造最大的價值」,這是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給有心創立社企者的忠告。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與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KPMG)所舉辦、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協辦的「台灣社會企業願景高峰論壇」,日前邀請國內產、官、學界專家討論台灣發展社企的願景。

用最少資源 創最大價值

與會的施振榮表示,社企以公益為目的,建立可獲利的模式回饋社會與參與者,是營利事業、非營利事業之外的第三個引擎。
他說,創業不光只是砸錢了事,應該利用最少的資源創造價值極大化,如果創業者還未準備好,不要貿然創業,應該累積工作經驗後再計畫進行。
施振榮進一步提到,沒有社會歷練的年輕人,要創造具極大影響力的社企是不可能的,若仍然投入創業,未來20年必須不間斷地累積能力,讓自己持續成長,經過時間洗禮與歷練,才可能成為成功的社會創業家。

設定明確目標 發揮綜效

創業者創業前,必須有清楚的目標,在對的經營模式下,將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發揮最大效用,也是創業的核心精神,最後找到成功機制,不斷地複製下去。
企業運營以營利為目的,因為社會需求而存在,但是有些需求有市場機制,有些卻沒有。
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李吉仁說,現在的社會問題,多半無法用市場機制解決,比如偏鄉教育問題十分常見,由於許多是低收入戶家庭的孩子,要解決問題只能讓政府介入,看似沒有市場機制,如果要以社企的方式解決社會問題,就要有價值創新的商業模式,找出其中蘊含的商機,擴展出多邊市場。
當市場機制失靈時,社企必須有創新的商業模式獲利,比如偏鄉教育問題,或許可運用科技方式解決;李吉仁認為,創新的企業就要具備創業精神,看到社會問題時絕非只是滿腔熱血,社企創新是很重要的部分。
他以提供輪椅接送服務的「多扶接送」為例,若要與政府補助的復康巴士競爭,多扶若價錢較高,必定不會賺錢。

創新商業模式 優勢經營

因此多扶創造另一塊市場,將行動不便者的生活需求擴大至無障礙旅遊市場,而非只侷限於就醫接送,多扶依照客人的需求定價,運用商業機制補足復康巴士不足之處,是將單邊擴大為雙邊市場的最好例子。
對於社企的興起,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總編輯倪艾瑞克(Eric Nee)和肯夢集團創辦人朱平有共同感受:愈來愈多消費者開始改變消費型態,採取支持社企的行動,他們知道購買社企產品與服務,等於支持企業背後的價值,社會正是需要這股個人社會責任覺醒的力量。
社企絕不是一群熱血的人,只希望大家幫助他們解決社會問題,這樣的社企是不可能成功的。朱平認為,弱勢族群需要的不是施捨,社企創造新商業模式進而讓這群人創造出社會價值,不只是解決社會問題而已。
KPMG台灣所執行長于紀隆表示,社會企業家不能只有滿腔熱血,應遵循施振榮所提的王道文化三大核心概念,「創造價值」後「利益共享」,最後才能產生規模「永續經營」。
社企以創新商業模式經營,取得社會大眾信賴也很重要。他說,社企不妨適度將財務報表資訊、公益報告書等透明化,讓外界了解社企如何運用資金,是讓社企成立機制更成熟的關鍵。
社企在台灣仍屬萌芽階段,需要充分營養成長;KPMG台灣所社企服務團隊執業會計師吳惠蘭認為,應推展公益公司法,再來是建立社企的自律公約,並增加大眾對社企的認識,足夠的人員參與才可能形成產業。
施振榮提到,醫療和教育應該儘快轉型為社企,轉變為從業人員的觀念,調整政府管理機制,創造價值,社會才會受惠;台灣少有具規模的社企,他樂見10年或20年後,這些台灣社企可茁壯發展,成為上市的公益公司。
以上全文轉引自聯合新聞網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