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永豐基金會Photo Credit:永豐基金會
社企流/文:李沂霖
在台灣的許多鄉鎮,總有一間小店,默默地耕耘著,它可能是深藏巷弄的咖啡館,也可能是熱鬧市場裡的小吃攤,甚至是一間不起眼的雜貨店。這些看似平凡的小店,往往是社區中連結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不僅提供商品或服務,更承載著許多故事,反映著台灣社會的豐富面貌。
在南投埔里,有一間名為「靠山咖哩」的小店,它不只是一間販售咖哩的餐廳,更是一個培育青少年成長的基地。創辦人看見許多孩子因家庭因素提早進入社會,卻因缺乏職場經驗而感到徬徨。於是,他們決定透過一對一的教練方式,幫助這些孩子提升就業技能,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
(靠山咖哩透過培訓協助孩子進入就業市場。來源:來源:永豐基金會)
(靠山咖哩透過培訓協助孩子進入就業市場。來源:來源:永豐基金會
在新北中和的「三季茶坊」則是一個充滿多元文化的空間。他們透過廚藝工作坊,幫助移民姊妹們提升料理技能,增加收入來源;亦推出移民家宴,邀請大眾一起品嚐異國美食,體驗不同的文化風情,促進多元理解。
(三季茶坊用緬甸家常菜促進文化交流。來源:來源:永豐基金會)
(三季茶坊用緬甸家常菜促進文化交流。來源:來源:永豐基金會
靠山咖哩和三季茶坊,正是台灣眾多小店的縮影,雖然規模不大,卻有著強大的力量,能為當地帶來改變、注入溫暖。

力挺小店!永豐基金會投入千萬資金,發起「小店永豐計畫」

為支持這些在地小店永續經營、持續為社區帶來正向的影響,永豐基金會自 2022 年發起「小店永豐計畫」,投入千萬資金,協助小店提升競爭力。「我們了解小店在營運過程中,往往會面臨某些經營缺口或轉型阻礙,永豐基金會希望能以資金和專業資源推一把,作為助力,讓這些小店能夠永續永豐的經營下去,繼續影響更多人。」永豐基金會董事長陳思寬表示。
今年邁入第二屆的小店永豐計畫,吸引超過 300 家小店熱情參與,其中不乏聚焦社會福利的創新提案,令人驚豔的是,小店能夠看見多元族群的社會需求,量身打造支持系統。此外,亦有許多小店將目光投向環境永續,在「生態、生活、生產」之間取得平衡,展現出越在地、越國際的視野。
(永豐基金會發起「小店永豐計畫」,支持在地小店永續經營、持續為社區帶來正向的影響。來源:來源:永豐基金會)
(永豐基金會發起「小店永豐計畫」,支持在地小店永續經營、持續為社區帶來正向的影響。來源:來源:永豐基金會

守護台灣原生種、關照家庭照顧者——10 間小店帶來正向改變

歷時半年,經過嚴謹的評選,永豐基金會最終選出 10 家能帶來正向改變的在地小店。這些小店關照的對象包含弱勢貧戶、偏鄉青少年、家庭照顧者、新住民、原住民、地方農友,以及台灣原生動植物等,將「以人為本」的理念擴展至萬物,盼這片土地上的人、可可、木頭、原生物種等,都能被尊重和加值,萬物共生共榮。
評審代表湯曼琪分享:「實地訪查的過程,讓我們看到很多從沒想過、源自生活根本的需求,例如偏鄉孩子國中畢業就要出來找工作、家中突發的照護需求該由誰承擔?新住民想念家鄉的美食,吃的是鄉愁也是生活⋯⋯,這些都是小店主人的日常,也牽繫著在地人的日常,十分觸動人心。」
本屆入選的小店包含專注二手物的回收再生的「大水溝二手屋」、用緬甸家常菜促進文化交流的「三季茶坊」、守護台灣原生種的「出磺口農場」、改變坪林茶產業系統的「坪林茶青」、促進弱勢賦能與二手物再生的「木匠的家」、推動百年牽罟文化傳承的「廢墟餐廳」、支持長照家庭的「野人讀冊店」、幫助弱勢青少年學習職場技能的「靠山咖哩」、培育青少年木工技能的「木想傢」、推動可可優質產區的「可可雅米巧克力工坊」。欲進一步了解本屆入選小店的精彩故事,請至永豐基金會官網
(第二屆小店永豐入選團隊之一,屏東可可雅米巧克力工坊。來源:來源:永豐基金會 )
(第二屆小店永豐入選團隊之一,屏東可可雅米巧克力工坊。來源:來源:永豐基金會

參與第三屆小店永豐計畫,為你的小店擴大影響力!

「地方要發展經濟很重要,一家店能活得好好的,就業機會就出現了,就業機會出現後,你的居住就出現了,地方的社群連結跟教育資源,就自然而然集結了,這個社會意義與經濟產值是可以同時發生的。」廢墟餐廳廖誌汶的一席話,道出小店對社區發展的關鍵影響力。而小店永豐計畫,能夠在小店經營的路上成為助力,一如坪林茶青詹承得所言:「這個計畫,是一個加速我們去執行的推進器。」
第三屆小店永豐計畫徵選已於 10 月正式啟動,即日起到 11 月 29 日止,歡迎台灣各地具有豐沛生命力的小店,至永豐基金會官網報名,為你的行動加值加速、擴大影響力!
(此文章由永豐基金會所支持、社企流獨立製作,不影響報導之真實性與準確性。)

文章標籤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由社企流編輯搜羅整理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相關的即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