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X好伴社計
入住社宅後,不只是搬進一個新的空間,更是一場嶄新生活旅程的開始——有全能的物業管理協助管理住宅事務、有進駐其中的社區好站辦理居民同樂活動、還能與志趣相同的鄰居組成社團等等。從入住後的每一天,在社會住宅中會遇見哪些人事物?透過本文一一探究。
全能物業管理,擔任房東與房客間的溝通橋樑
入住,最先也是最頻繁接觸的對象不外乎是物業管理人員了,協助進行日常的門禁管控、信件包裹收發、設備修繕,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社宅特有的業務,如:協助點交、退租、公約管理等,同時他們也會定期出席社宅內部的工作會議。
社宅中的物業管理是由市府委託民間的物管業者來執行,為了因應社宅中更多元、特定的需求,他們被期待提供更靈活、細緻的服務,但在有限的人力下,面對的時常是更複雜的行政及溝通工作。
其中最關鍵的角色就是與住民們朝夕相處的「社區經理」,俗稱總幹事,他們扮演了房東(市府)與房客(住民)間的溝通橋樑。比起一般管理員只需對管委會負責,社宅中的物管則要同時面對住民與市府兩方。
舉例而言,在一般公寓大廈中遇到某個設備損壞時,通常是由管委會統整住民們的意見,再指示物管辦理;但在社宅中,物管收到的意見來自四面八方,包括不同住民、其他進駐組織、或市府本身,在大家尚未取得共識前,常常需不厭其煩地和各方溝通,若牽涉到繁瑣的行政流程,也需較長的作業時間。
另一方面,社區經理同時也是最前線的「社宅守門員」,當社區中遇到緊急情況時,他們可以即時伸出援手、協助通報或轉介。
目前,社宅中的社區經理與市府中負責處理住民事務的承辦人員密切合作,兩者也互為彼此重要的支持。遇到有特珠需求的情況時,則會同步導入進駐基地的專業社工協助。
駐點社福單位,搭建社區中的支持網絡
在《住宅法》第四條的保障之下,社宅中有些入住者需要的不只是居住上的協助,在身心健康、家庭功能、經濟等其他層面上也需要幫助。此外,第三十三條亦規定應保留一定空間作社會福利、長照服務等用途。因此,社宅與市府的其他局處、各民間單位展開合作,引入社福、長照、教育等不同的專業,共同在社宅裡提供服務。
進駐社宅的社福單位初期會透過電訪、面訪與住戶建立關係;回到日常,則就近提供相關諮詢與協助。同時也透過各式課程、活動、社群經營等,從服務個案,拓展到提升家庭功能、促進社區的參與及融合。
以豐原安康一期社宅為例,就有兩個長期駐點的單位:由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經營的「好鄰安康店」,及由中國附醫經營的「在地保健室」。
伊甸從社工專業出發,從個案管理推展至團體工作、社區工作,實際提供的服務像是兒少課照班、長輩共餐、輔具媒合、媽媽社群等。中國附醫則是從健康的角度切入,由護理師搭配社工,提供健康諮詢、保健護理等多元的醫療服務,並在進駐的空間中開辦長照據點。
其他社宅也分別有不同的單位進駐,但至少都有一個單位會負責對該社宅中之關懷戶提供長期的關懷訪視。
入住初期,社福單位會透過手邊資料初步判斷各戶需求,主動進行聯繫。長期來說,與有需求者建立親近、信任的關係,發展出相應的服務。他們相信比起真的遇到危機時才來處理,不如從平常就建立起支持網絡,提升社區整體的保護力。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些事全然與自己無關,但以下這些情境其實並不如想像中遙遠:青年有一天也會面臨家中長輩需要照顧;家長們在育兒上越來越容易感到焦慮;身邊就有身心狀況令人擔心的朋友。社福單位的存在不僅接納了社區裡各種有著不同需要的人,實際上也在教導我們如何更好地照顧自己和身邊的人。而那些在刻板印象中的弱勢者,有時正是我們最棒的老師。(同場加映:社宅裡的生活設計師!社區好站與你一起創造理想生活)
課後照顧班,貼近孩子生活圈
課後照顧班免費提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課後照顧,放學後由志工們帶領路隊步行回到家樓下的據點,接著有專職的老師協助完成作業,在暑期或課餘時間也提供豐富多元的活動,像是一起爬社區裡的苦棟樹等。
以進駐在豐原社宅的「好鄰安康店國小兒童課後照顧班」為例,此課後照顧班由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開辦,進駐期間,社工們看見社區中有孩子因父母忙於工作、或家中經濟無法負擔上安親班,放學後的時間缺乏照顧與陪伴,也不像同儕們有許多課外學習的機會,甚至有安全上的疑慮。另一方面,也看見有些家長面臨教養的壓力與困擾,需要更多的支持與協助。因此,他們決定結合社宅與鄰近單位的資源,就近提供孩子們一個溫暖、友善的課後學習環境。
招生時,伊甸充分發揮自身與社區緊密連結的優勢,除了詢問原本就認識、可能有需求的住戶外,也積極接洽附近國小的輔導室、社福單位、鄰里長等。比起一般課照班,社宅中的課照班更能掌握孩子們自身及家庭的狀況,社工與家長約定,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家訪。此外,社工也會透過日常觀察,主動發現原先被忽略的需求,跨出一般對弱勢定義的想像,提供協助。
課照班的人力並不充裕,幸好總有熱心的人願意前來擔任志工,其中也包含樓上住戶。有每天固定陪低年級孩子走回社宅的長輩、一週一天帶領孩子寫作業、玩桌遊的青年、在工作之餘擠出時間陪伴孩子的年輕情侶。一位志工談到,擔任志工時,可以跳脫自己平常工作及生活的情境,單純享受與孩子們互動的時光。有時,他也會跟社工交流自己的想法,思考如何結合社區資源設計出更有趣的課程,比方說,或許有天可以帶領孩子們上屋頂農園種植。
未來,課照班希望能再加入更多讓孩子們學習自我保護與生活自理的課程,如:烹飪、清潔、交通安全、兩性教育等。同時,也期許孩子們能建立起團體歸屬感,在學習團體互動的過程中彼此照應。
辦在家樓下的活動,創造專屬居民的回憶
社宅裡有大大小小、非常豐富的活動可以參加,有些是由市政府所舉辦,像是入厝典禮;有些則由進駐單位或外部單位舉辦;還有許多更頻繁發生的則是由擔任「種子」的住戶舉辦。活動可能發生在單一社宅,但也可能跨基地舉辦,或已形成某種慣例,像是每個新基地在剛人住時,會舉辦「好鄰茶會」,作為社區內部溝通、彼此認識的重要場合。
活動類型也相當多元,有吵鬧的、也有安靜的;有適合大人的,也有適合小孩的;有標榜實用的,也有以藝術為名的……。其實現代人一點都不缺活動參加,但社宅中的活動最大的優點就是方便,下樓馬上就能加入。
此外,有些活動看起來雖然平凡無奇,卻是以前從沒想過能跟鄰居一起做的事。在這麼多活動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號召了鄰居們一起籌辦的那種,大里光正一期社宅的中秋烤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比起由外部單位來辦給住戶參加,大家一起籌備難度高出許多,需要一起開會、分工、還要協調不同的意見,不過完成後也特別有成就感,可以說是跨出了公共參與的第一步。
多數活動都是為了促成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而存在,不過活動後回到日常,彼此再見面內心浮現「嘿,我記得你喔!」的那種熟悉和安心感,才是最棒的事。
揪鄰居組同好社團,一起種菜、煮飯、彈吉他樂趣加倍
社區裡有著相同興趣的人們,在各種活動上結識,開啟後續一起做些什麼的緣分。豐原安康一期社宅就曾有過屋頂農園社群、社宅吉他團與媽媽烘焙坊。
入住初期,為了鼓勵大家運用屋頂農園空間,共好團隊號召幾位居民一起從搭建棚架開始,到實際種下第一株菜苗。搭配「公田」機制,收成除了自己享用,也延伸出許多行動,像是一起包韭菜水餃分送給鄰居、將蔬菜分享給樓下長輩共餐等。
媽媽烘焙坊則是由進駐在社宅的伊甸社工所推動,其本質上是一個支持性團體,鼓勵媽媽們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並在過程中結識可以相互支持的夥伴。他們曾為大里光正一期社宅的入厝茶會、豐原安康二期的開工典禮等場合製作點心,廣受好評。
豐原社宅吉他團源於公共藝術計畫,當時藝術團隊認識了一位喜歡彈吉他的住戶,從邀請他為紀錄片製作配樂開始,間接促成他帶領其他住戶一起練吉他。往後他們受邀在許多社宅活動中演出,為自己創造出小小的舞台,實現了過去從沒想過能成真的心願。
實際上,社團的形成與運作都相當不容易,十分仰賴背後推手的投入。雖然不保證能長久,但這些案例都是鼓勵人們可以在社區裡找到同好、實現自我的證明。
擔任「種子住戶」,活絡住戶社群
在社宅的生活中,住戶可能曾聽過被稱作「種子」的住戶,他們會定期在社區裡舉辦活動,邀請大家參與。「印象中,在最初申請社宅時,也有看到關於招募種子的訊息,不過他們究竟跟一般住戶有什麼不同呢?」、「已經入住的人也能擔任種子嗎?」許多住戶抱持著這樣的疑問。
「種子行動提案」是為了促進社宅裡居民間的連結而誕生的機制,招募認同共好理念者以提案的方式申請入住,過程中會有輔導團隊從旁協助,其他城市也有類似的作法,如台北市的「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台中社宅除了原有在入住前提出申請的「先鋒種子」外,也發展出鼓勵已入住的一般住戶申請成為「住戶種子」的辦法。
從第一座豐原安康一期社宅開始,至梧棲三民社宅,歷任創造了 24 組種子,他們在社區裡發起的活動相當多元,有親子、攝影、運動、手作、戶外等,不同性質的活動吸引不同的族群參加,但共通點是皆具備共享精神。在活動中認識的人們,回到日常生活繼續以鄰居的關係延續彼此情誼。
除了活動以外,種子也透過其他管道將共好的生活價值傳遞出去,如:鼓勵大家交流二手物資、在群組裡即時提供正確資訊等,這些都是外部進駐者無法取代之處。
種子並非公部門或任一個進駐單位的代言人,他們能自在地發表於社區事務的看法,同時扮演橋樑的角色,讓不同立場的人彼此靠近,也從他們那裡得到身為住戶最真誠的回饋。儘管台中社宅已不再招募種子住戶,但從豐原安康一期同好社團與種子行動提案兩者結合的啟發下,誕生了「333社宅社團」。將有著共同興趣或專長的住戶匯聚起來,以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想法,讓住戶主動籌組社團、發動活動,促進鄰居間的交流、共譜出多場社宅生活體驗。
有著多樣技能、才藝與生命經驗的住戶,創建了桌遊社、拳擊有氧社、羽球社、讀書社、親子共學社、農藝研究社、烹飪社......等,在社宅居民的創意推動下,各種多元化的社團正不斷湧現。
開放居住場域,與更多人分享社宅大小事
社區裡偶爾會有對外開放的活動,大型的如入厝典禮、小型的如參訪,這些活動有時也會邀請住戶參與,甚至由住戶擔任工作人員或分享者。
對住戶而言,只是自己居住的大樓,對外部的人而言卻值得一探究竟,這是為什麼呢?
新建型社宅是近年積極推動的公共政策,對許多投入這個領域的工作者來說,都是他們的第一次。然而,現在所作的一個決策,往往攸關了一棟動輒數億的建築、往後佇立 50 年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因此,工作者們無不希望能更瞭解情況。已完工、入住的社宅就成了最實際的參考對象。
除此之外,也會有學生、周邊鄰里對社宅感到好奇,若能提供他們一個認識社宅的機會,對於台灣整體的住宅政策發展、去除污名及偏見也都有助益。
必須理解社宅本身就是帶有公共性的居住場域,他不會只是私人的財產,或少數人才能享有的福利,如何兼顧居住場域必須保有的安全、隱私及使用者付費的原則,同時又能適度對外開放,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本文摘錄自《聽說我們住社宅》,欲了解更多請參考原書。
(本文為社企流與臺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合作專欄,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