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林欽榮 Charles Lin 粉絲團Photo Credit: 林欽榮 Charles Lin 粉絲團
文:林于婷
在 9 月初的某個上午,距離地方選舉只剩下兩個多月時間,公共住宅、社會住宅的議題再度獲得大眾的一些關注,我們來到崔媽媽基金會,和受邀採訪的呂秉怡委員、林育如主任聊聊公共住宅的全貌。
當一般人聽到公共住宅,聯想到的大多是「政府提供的住宅」、「出租給大家的」、「很難中籤啦」,這些常出現在民眾腦海中的印象。透過政府的政策宣傳,與媒體的大肆渲染,民眾對公共住宅停留在片面想像,而實際上的公共住宅除了提供硬體作為民眾的棲所,對於整體社會還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公共住宅中的新居住文化

在我們現有的社會文化中,「居住」是與眾人息息相關的議題,隨著都市化帶來的人口遷移,越來越多人聚集於都市中工作、求學、生活,而為了容納高密度人口,住宅形式也跟著改變,都市中出現越來越多集合式住宅、公寓大廈,如今已成為都市最顯著的標誌。台灣早期的居住文化,常使人聯想到眷村,一群擁有相似背景的軍眷組成一個社區聚落,鄰里間的交流與互動非常緊密。
如今的居住文化卻逐漸沒落,都市中公寓大廈的鄰居彼此不熟識,屬於過渡族群的租客們與外界難有互動機會。智能化的物業管理方式興起之後,門禁卡、磁扣更阻絕了鄰居串門子、遇到緊急情況能直接向鄰居求助的便利性。大樓中分割成多個家戶,每個家戶像是被隔絕的個體,只在專屬於自己的幾十坪空間內佔地為王,要在都市中建立社區意識,比起以往更難了。
要建立起台灣新的居住文化,公共住宅是目前較有機會進行實驗的場域之一。公共住宅只租不賣的性質,代表公宅所面臨的族群可能經常變動,不會是長期穩定的某個群體。面對這些在都市中以租處為生存據點的人們,如果能讓他們在公宅中感受到「家」的歸屬感,並對整體社區有認同意識,使正向的流動與互動在公共住宅中發酵,進而使都市更適合人居住,使它能承載更多人的記憶與情感。
而要在公共住宅中建立此居住文化的第一步,可以先由培育種子住戶開始。像是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目前提出青年創新回饋計畫,由青年提案並經過徵選機制,獲選的青年可以優先入住公宅,並且必須逐步將回饋計畫的內容完成,成為社區意識培養與互動的先驅者,藉由這股原動力激發更多住戶之間合作與往來的可能。
以及透過公共藝術的共同參與、住戶之間一起團購日常用品,也都可能提供機會讓鄰居們互相認識,進而產生更深的連結,培養出更緊密的社區感。讓公宅的住戶不只是一群承租 6 年的過客,而能產生鄰居間彼此的交流情誼,進而建立對社區的認同。
(要建立起台灣新的居住文化,公共住宅是目前較有機會進行實驗的場域之一。來源:崔媽媽基金會/林育如主任)
(要建立起台灣新的居住文化,公共住宅是目前較有機會進行實驗的場域之一。來源:崔媽媽基金會/林育如主任

公宅中的多元與融合

從安康平宅到興隆公宅,弱勢戶的生活大風吹

回到公宅最初要解決的居住議題,「社會住宅」中的「社會」兩字,代表的是公宅中在當代應含有的社會福利性,因此對弱勢者的權利保障是萬萬不可忽視的。在興隆公宅的案例中,可以看見弱勢家戶在居住上的特殊境遇,興隆公宅的基地原為安康平宅,在現有的建物老舊情況下,將此區更新改建為興隆公宅。
而原本安康平宅的住戶,則陸續搬遷至完工後的「新」公宅內。安康平宅內有高比例的弱勢住戶,包含單親家庭、獨居老人、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這些社會邊緣群體所在的安康平宅,常傳出治安上的疑慮,因此使外界對其印象掩上層層神秘面紗,也使該社區有多個社福機構、非營利組織工作站。
搬家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生活巨大的變動與斷裂,對於弱勢戶來說影響尤其劇烈,其原本所依賴的社福資源,與建立已久的社區網絡、人際關係,在搬遷到興隆公宅後該如何延續,並建立起新的人際關係與生活,是一大挑戰。

舊生活的延續與掙扎

安康平宅因住戶的特殊性質,造成該地區出現長期依賴福利的現象,許多住戶已經習慣社福單位長期的介入與給予的資源,自身面對現實的能力消失了,積極想改變生活條件與處境的人,更可能成為鄰居眼中的異類、沒事找事做的人。搬遷至興隆公宅,等同於將他們從與同溫層中拉出來,安康的住戶將面臨到:
1. 鄰居不再全是和自己一樣的弱勢者 2. 社區中有更多活動與工作坊提供住戶參加 3. 在可負擔範圍內提升租金至合理價格
在這個搬遷、轉移的階段,這些弱勢戶的適應情形需要被關心與承接,除了硬體的居住環境獲得改善,那些看不見的實際生活與人際關係更需要追蹤與協助,這才是其中最脆弱的核心。

搬遷後的適應狀況

安康平宅中除了高齡者、獨居者、無法搬遷者會繼續留在原處,其餘的家戶都遷至興隆公宅內。在崔媽媽基金會協助輔導的 90 個弱勢戶中,有 20% 的住戶與社會有較大斷裂與落差,常有問題出現。針對這些少數適應狀況較差的住戶,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的林育如主任說到:「當這些住戶發生一些問題,代表的可能是他的某個家庭功能遭遇困難,持續地高度追蹤,才能以積極預防的方式幫助他們度過這個階段。」
搬至興隆公宅後的安康住戶,要重新適應的事情其實不少,包括租金一開始以原價一折計算,慢慢調升至 4 折;原有的住宅空間大幅改變,必須適應大樓型態的管理與公共空間維護;脫離同溫層後,與一般戶的磨合相處。各種面向的轉變對安康住戶來說都是一種挑戰,但這也是使其重新擁有能力回到社會群體裡的第一步。

一般戶與安康戶的互動

面對一般戶與弱勢戶的相處情形,最大的差異仍是生活習慣的不同。有些不符合常人理解的習慣與行為,其實是安康平宅長久下來特有的文化習慣,如今生活的環境改變,安康戶需要花費時間來改變習以為常的行為模式,以符合新公宅的規範與文化,但回到住戶特性來思考,在協助安康戶的同時,或許有更多差異化的需求和性格,需要仔細評估,判斷是否該讓一些特殊住戶留在原來的安康平宅,而非認為遷至興隆公宅就是對他們最好的選擇。
目前一般戶與安康戶的互動,不因身份的差別而有特別的衝突與融合,在「混居」的概念下,也不會特別對身份做刻意標誌,兩者的共處就像平凡的鄰居樣態,需要時間累積默契與包容心。在這個磨合的階段,安康戶面對自己弱勢者的身份,有些人持正面想法,有些人則因長期接受社福資源照顧,將外來的幫助視為理所當然,因而仗勢「弱勢」的角色,撐著霸道的保護傘。
一般戶面對安康戶時,也沒有一定的反應或是聲音,取決於一般戶的個人價值觀,而影響他們對安康戶的看法,以及敞開心胸的程度。面對有些一般戶可能存在既定觀點,也只能不斷努力與其溝通,並透過生活中更多相處與瞭解,來打破對彼此的原有印象。
(在「混居」的概念下,住戶不因身份差別而有特別的衝突與融合。來源:崔媽媽基金會/林育如主任)
(在「混居」的概念下,住戶不因身份差別而有特別的衝突與融合。來源:崔媽媽基金會/林育如主任

公宅中的那群人、這些事

青創戶:用我的創意回饋公宅!

為了讓公共住宅能生有更具體的「靈魂」,而非只是空洞的硬體、毫無任何生機與人性,在各項的公共住宅招租計畫中,除了適用一般民眾的抽籤制度,政府也保留一些名額作為實驗計畫的操作空間。
目前「青年創新回饋計畫」以健康公宅基地為首要嘗試,這些獲選入住的「青創戶」都有各自回饋公宅的方法,像是能提供法律諮詢的律師、有照護小孩專長的保姆、電影專業的導演提出要為社區拍微電影等。青創戶被視為公宅中橫向流動的一股原動力,希望能藉由青創戶帶領的活動、工作坊,以及他們較高的參與公共事務熱情,來成為公宅中的領頭羊與先驅者。
如今面臨的問題是青創戶入住公宅之後,參與公眾事務的熱情與程度逐漸產生落差,有人持續熱心地關懷社區事務,有人則照自己原先訂的回饋內容,有做到、做完就好。另一方面,青創計畫在公宅興建完成後才對外徵件,但它應早於公宅興建,依據計畫中的需求和構想,來研擬公宅的空間規劃與配置,使青創計畫具有完整的主體性。

住戶:我租到好房子!

一般住戶中可見各式各樣的家庭與需求,但在公宅興建完成前,通常無法得知公宅的客群為誰、從何處來,因此曾有建築師提到,要做公宅的規劃設計很困難,等同於憑空想像一群人的需求和樣貌。且公宅中的租戶可能 3 至 6 年就換一批人,住戶的流動率高,難以規劃出最合適的公共設施。儘管一開始的規劃設計符合需求,但當換過一批租戶之後,客群與使用情況便與一開始不同了。
不同住戶性質對空間的需求也有所不同,目前公共住宅中提供給身障族群的無障礙房只有 5%,使得身障族群無論在外頭的租屋市場,或是在公宅中的處境都同樣艱難。而在國外的公共住宅案例中,有針對單親家庭做的空間規劃,將小孩的遊樂空間設置在廚房周邊,讓母親在家務忙碌而分身乏術時,仍能看照小孩。

物業管理:阿伯,這個我幫你處理!

龐大的公共住宅家戶中,需要物業管理系統以維持日常庶務的運作。正如台灣的公共住宅仍然太過「年輕」,目前接下公宅物業管理工作的團隊公司,先前多不具有公宅物業管理的經驗。而物管公司處理完報修、收發包裹等事項後,便不再有空閒能參與或處理其它社區事務,面對住戶的各式各樣要求,不時會有種客戶與廠商之間的不對等感覺。而面對住戶丟出的眾多問題,只能累積時間與經驗,逐漸掌握公宅住戶的特性。

社區活動:住戶凝聚起來!

比起一般公寓大樓,公共住宅的社區活動更多元頻繁,強調住戶之間的互動與社區感,進而形成能夠包容異質性的居住文化。根據崔媽媽基金會長期駐點的觀察,親子活動是社區重要的動性,參與社區活動的通常是有小孩的小家庭,而單身的獨居者參與社區活動的頻率最低。社區活動活絡與否,除了取決於住戶的特性和習性,也取決於公共住宅所在的位址。
例如:以健康公宅與興隆公宅比較,健康公宅位於松山區南京三民捷運站附近,是台北市的核心區位,與外界的連結、交流方便,住戶在外有易達的社交場域和交通方式,因此較不熱衷參與公宅內的活動。興隆公宅位於文山區興隆路四段,在臺北市的郊區,交通相對較不方便,居民參加社區活動的情況較熱絡,更有機會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社區意識。
(透過社區活動,凝聚居民間的向心力。來源:崔媽媽基金會/林育如主任)
(透過社區活動,凝聚居民間的向心力。來源:崔媽媽基金會/林育如主任

混居形態下建立社區凝聚力

興隆公宅中的一般戶與弱勢戶,其實不只是公宅案例中出現的兩端特殊群體,回到公共住宅本身的意義與目的,其實一般戶與弱勢戶代表著社會上的各類族群,無家者、單身者、同性戀族群、單親家庭、身心障礙者⋯⋯,無論何種人都可能在公宅中相遇,而這正是公宅本身的社會性、目的性的最佳展現,讓無論何種背景的民眾,在居住權益上都能獲得保障;公宅中的居住文化也得以在多元的住戶間,產生更多的創新與合作可能。
公共住宅中的社區活動,以及由青創計畫為頭帶領的各類工作坊,是建立起公宅中住戶彼此間的信任、對社區的認同感最有效的方式。像是因「只租不賣」的特性,許多傢俱與日用品的購買,讓鄰居有機會可以揪團、分享好康,從中互助與認識。公宅中的公共空間、小菜園,也成為住戶日常交流的場域。
這些發生在公宅裡的活動,最終是希望營造出社區感,使人們產生歸屬感與認同感,無論在硬體與軟體上,都能滿足人的居住需求與安全感。相比於現代的都市大樓,人們只有在搭電梯、中元普渡時才能碰到鄰居,相處的時間極少,無法建立完整的社區網絡,公宅將有共同興趣與背景的人聚集,舉辦親子類的活動、才藝與手作的工作坊,藉此產生住戶間的凝聚力。公宅不只是生硬冰冷的大樓,而是有溫度的家。
全文轉載自眼底城事,原文標題:在都市中租一個「家」—— 公共住宅中的社區凝聚與多元融合

文章標籤

  • 眼底城事

    眼底城事

    【 眼底城事】由一群對城市空間與生活充滿熱情的人所發起的計畫,熱愛城市生活,關心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透過共同書寫的方式,從城市規劃專業走進真實社會中。網站;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