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貿易你我他
編譯:葉孟靄
我們都聽過血汗工廠或農場的駭人故事,但身為消費者能夠做些什麼?
最簡單的方式便是選購公平貿易的產品,研究指出現今消費者願意多支付5-10%的價格購買公平貿易的商品,期望藉此產生正面影響力。
公平貿易讓農民有對抗貧窮的能力,因為農民種植有公平貿易認證的作物可以賣到較高的價錢,除了基本支出外,有多的錢可以投入社區發展、家庭食物和教育需求。不過,要擁有公平貿易認證,往往需要經過訓練來達到標準,農民必須遵循認證機構所設定的社會、勞動與環境標準來取得認證。
目前全球仍有20億人口生活在貧窮之中,而公平貿易的影響範圍還不到1%。美國公平貿易組織(Fair Trade USA)最近聚集各方利害關係團體,包括史考爾基金會(Skoll Foundation)、Clinton Giustra Sustainable Growth Initiative (CGSGI)、NGOs及企業,開會討論解決辦法,藉由團結的力量做更有效率的資源分配,處理這個複雜的問題。
美國公平貿易組織的影響力總裁(Chief Impact Officer)Mary Jo Cook認為,透過組織間的合作,能快速生產更多的公平貿易產品,進而向消費者推廣公平貿易。舉例來說,從事公平貿易產品銷售的Whole Foods與NGO、產品供應商等小團體共同合作來確定如何讓更多農民取得認證,因為要賣出更多的產品就必須增加供應,就必須訓練農民,讓農民獲得認證,以賣出更多的公平貿易產品。
對於具前瞻思維的組織而言,公平貿易反而代表著巨大的商機,由於環境惡化或農民不再耕種將會造成物料供應的風險,而公平貿易能保障這些物料的供應,所以每個企業在不造成負擔的情況下,都應該將公平貿易列為核心採購對象。因此,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計畫做整合將會是一門好生意,不再只是捐錢而已。例如:過去可可農收入非常微薄,無法維持家中生計、提供孩子教育,更不用說投資永續農業或品質改善,這樣的情況下,可可豆遲早會發生供應短缺。為了避免可可豆產業消失,主要的可可商必須推動公平貿易的方式向農民購買可可豆。
從市場貨架上可以看到各種公平貿易產品,這顯示出合作是有效的。另一個問題是,市場上出現許多不同認證標章的產品,如:生態標章,可能會使消費者混淆,但是Cook認為標章過多總比標章少來得好。我們有機會為更多的人做善事,而從事共同目標的人越多,成功機會就越高,如此多的標章也象徵著更多組織透過貿易來解決貧窮的問題。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