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文:Jenny Yeh
「協會現在有各種專案,舉凡社區營造、挖水井、蓋學校、建水壩,或是教導農耕技術,似乎是很有策略和規劃進行組織發展和願景,但其實並非如此。」創辦人楊右任談起成立社團法人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舊鞋救命Step30)的契機,一開始只是跟隨著他的岳父、加拿大牧師 Allen Remley 到非洲傳教時,看見東非學童因沙蚤寄生蟲導致雙腳潰爛問題後,萌發在台灣募集二手鞋送往當地的「舊鞋・救命」行動,「從一個小小行動裡、慢慢擴張,然後發現這些計畫背後都需要一個支持的力量。」
隨著在東非的時間越來越長,楊右任意識到無法僅透過捐贈舊鞋來解決在地的健康問題,「當每一個專案做得越深,就會看見更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當地就會不斷深入。」開始從醫療、衛教、居家環境、飲水等著手,逐一發展出不同子計畫,舉凡活水計畫、養雞農耕計畫、興學計畫及國際志工等數個專案,服務地區也從肯亞開始,擴散至南蘇丹、馬拉威及多哥共和國等國。
找到在地夥伴、培力在地自主力量
細談協會在非洲當地拓展專案的歷程,「我們面對的是不同於台灣的文化,必須了解他們的人文、取得當地人信任,才能建立一套系統、機制或是硬體設備是讓當地人願意使用,並有能力在團隊離開後,能永續地繼續使用下去。」楊右任表示,這十分仰賴協會在當地的駐點人員和在地居民間的互動,並慢慢地溝通形塑。
以活水計畫為例,有許多人道救援組織都進到非洲沙漠地區挖建水井,在水井完工初期的確可以提供當地人乾淨水源,但使用多年後勢必會面臨維修問題。「我們每年為當地挖建十幾口井,不可能每一口井都負責後續的維護和修繕,不論在資金或人力,都會是一筆龐大的支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楊右任認為仍要回到在地自給自足,才能夠長遠經營。最後,選擇透過在地既有的人際網絡,邀請當地學校校長、教會牧師、地方長老或者在地的媽媽代表形成「水井委員會」,共同管理在地人集資的水井基金。並在水井遇到需要維修時,藉由變賣圈養在水井四周的家畜,作為維修水井的費用,達到在地自給自足的模式。
「確保計畫能一直執行,最開始就需要找到可信的人、團體一起工作。」當地服務團體、教會、政府機關等都是楊右任眼中可以共創的夥伴,讓資源再投入後能有效利用。
重整組織內部、強化內控,往下一階段邁進
「我們希望在協會裡的大家能不斷學習。」對楊右任來說,從台灣到非洲,面對不同人群、文化與環境,不斷學習和創新十分重要,任何只要有助於專案推進、學習的機會都願意嘗試。因此,當聽到夥伴推薦申請加入 2023 年由致伸科技創辦人梁立省支持、社企流與活水影響力投資攜手推動、致力培育非營利組織的第二屆「NPO 創新成長加速器」(以下稱 NPO 加速器計畫)時,十分樂意參與其中。
「從人事、財務管理到組織營運等,我自己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學習。」在 NPO 加速器計畫的培訓過程中,讓他學到許多組織營運作的工具,與在導師互動的過程中,更有邏輯、系統地思考舊鞋救命未來發展。「與加速器導師細談後,才發現,我們團隊的強項就是一直往前衝、開創新路,但反觀組織內部的內控是相對較弱。」楊右任認為,這樣的經驗很棒,也才真正聚焦團隊的問題、強化並協助團隊了解自身的優缺點,將團隊往下一個階段推進。
邁入第 10 年,擴大並深化每個非洲在地專案
自 2014 年成立至今,「舊鞋救命Step30」邁入第 10 個年,協會在許多工作執行上逐步穩健。「現在執行的每個專案,都有持續延伸和突破地方,也讓影響力觸及更多合作機構、志工和當地居民。」楊右任提到,當在台灣與非洲兩端都有越來越多參與者及資源投入,未來的發展就能更加穩定。對他來說,真正想做的是能創建一個完善的機制,讓組織能去除創辦人的個人色彩後,也能穩健的推展每個計畫。「如果多年之後,我還在講個人故事,那就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創辦人應該被機制取代後,讓組織能永續、自主地經營下去,這是接下來我們必須要邁進的方向。」
除了協會組織的永續經營,在非洲執行的各項計畫,也希望都以「永續自主」為目標,回扣到「幫助當地人改善生活」這個最核心的目的。現今「舊鞋救命 Step30」在 10 個國家提供服務,楊右任希望未來能夠擴展到更多國家,近期也跟上 ESG 浪潮,嘗試申請碳權、預防沙漠化等新興的工作項目等。舊鞋救命不斷地嘗試以創新、永續的方式,持續深化他們在非洲的各項計畫、影響更多人。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