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文:蘇郁晴
每天洗完澡後,是最佳的保養時段,我們可能會以去角質洗面乳清潔臉部、用兩片化妝棉沾上化妝水輕拍全臉,再撕開一片面膜進行第二輪的保濕步驟。等待面膜浸透臉部的同時,再掏出兩根棉花棒清除累積兩天的耳垢。在這一連串的過程中,你是否也曾想過,我們的美妝保養習慣,對地球產生了哪些影響呢?
以下整理 5 種潛藏在美妝保養品中、對環境有較大負擔的元素;以及 3 項你我可一同參考的購買及使用法則,一起思考如何將我們的日常習慣變得更永續!
美妝保養界 5 種有害環境的元素
1. 塑膠柔珠(塑膠微粒)
塑膠柔珠成分為聚乙烯(polyethylene)主打清潔毛孔、去除角質、深層清潔等功效,常見於洗面乳、磨砂膏、沐浴乳、牙膏等清潔用品中。
由於塑膠柔珠的體積非常小,在污水處理廠不容易被過濾,最終流向湖泊或海洋,進入動物的體內,成了隱形的污染物。而每當我們享用海鮮大餐的同時,這些潛藏於海底生物肚裡的塑膠柔珠,便會間接被我們吃下肚。
台灣已於 107 年 7 月 1 日起禁止販售 6 大類含塑膠柔珠化粧品及個人清潔用品,包括洗髮用化妝品類、洗臉卸妝用化妝品類、沐浴用化妝品類、香皂類、磨砂膏、牙膏。除了台灣以外,許多國家也都立法禁止柔珠的生產與銷售,包括美國、加拿大、紐西蘭、英國等。(延伸閱讀:一個月後禁用塑膠柔珠,消費者可認明「polyethylene」避免購買)
為了因應政策與降低環境的破壞,許多美妝大廠也接連調整產品的內容物。例如,日本美妝品牌可麗瑩(Clearasil)即改用沙粒或花生殼等天然成分取代塑膠柔珠。
2. 化學性防曬劑
化學性防曬劑的主要成份有二苯甲酮(benzophenone)、水楊酸鹽(salicylates)、肉桂酸鹽(cinnamates)等。它是利用防曬劑吸收光線的原理來減少紫外線的侵害,是我們夏天前往海邊遊玩時的防曬好夥伴。
然而,當我們塗上含化學性防曬劑的防曬乳、舒服的浸泡在海水時,我們卻可能同時在扼殺珊瑚的生命。
美國主要探討環境健康及污染物對環境影響的科學期刊《環境污染與毒理學檔案》(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在 2015 年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二苯甲酮與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剝奪珊瑚礁賴以為生的養分。除此之外,根據《赫芬頓郵報》報導,二苯甲酮在至少 3500 種護膚產品中被找到,該成分不只殺害珊瑚,並且損害成年珊瑚的 DNA,甚至在珊瑚的幼蟲時期就會引發 DNA 變形機制,導致牠們無法健全發育。
為了保護珊瑚,熱門潛水勝地帛琉已於今年正式實施嚴禁販售及使用含有化學成分的防曬乳;美國夏威夷也將於 2021 年開始禁用有害防曬,若有遊客攜此入境,則會被沒收。同場加映:拉開珊瑚礁與死亡的距離——佛州立法禁有害防曬,愛護肌膚更要友善海洋)
3. 棕櫚油
一般人對棕櫚油的認知可能普遍來自餅乾、泡麵包裝上的成分清單。但其實還有一部分的棕櫚油被使用於化妝品以及清潔用品中。
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棕櫚油隱含著什麼問題?全球生產棕櫚油最大的來源國家是印尼及馬來西亞。為了生產棕櫚油,該地大量砍伐原始森林、改種植棕櫚樹,不僅破壞了當地紅毛猩猩、大象和老虎的棲息地,更影響碳平衡、加劇全球暖化。
根據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研究指出,2009 年至 2011 年,印尼為了種植棕櫚樹,已經砍伐了 30 萬公頃的林地,相當於 11 個台北市面積。
有鑒於過度開發與生產棕櫚油造成的雨林破壞問題,棕櫚油業監管機構「永續棕櫚油圓桌會議」(RSPO),便提出認證新法,要求棕櫚油園業者在森林保護、工人權利和透明度上符合其標準,並鼓勵消費品公司購買具認證的永續棕櫚油。(延伸閱讀:推廣「綠色認證」棕櫚油!監管機構祭新規,大企業採購不足將遭罰)
不少食品與美妝保養企業皆已聲明響應,如全球知名品牌健達巧克力(Kinder )、以及歐舒丹(L'Occitane)便承諾旗下須以棕櫚油製作的產品,100% 採用具可追溯性及永續性的優質棕櫚油,符合 RSPO 提出的認證規範。
4. 非人道動物實驗
在美妝保養品的研發過程,為了測試產品成分對人體的影響以提升安全性,不少廠商會以小白兔、老鼠等動物作為實驗對象,以觀察美妝保養品於動物身上的反應。此舉常造成動物的犧牲及傷害,引起道德上的討論。
在此背景下,驅動「純素」(vegan)與「零殘忍」(cruelty-free)主張誕生,前者係指產品中不含任何動物性成分、添加物;而後者則是指產品不使用動物做為實驗對象。
目前已有許多品牌以純素、零殘忍主張製作美妝產品,如英國美妝品牌「The Body Shop」、美國美妝品牌「Hourglass」等等。各國也頒布政策維護動物的安全,如歐盟、英國、巴西、印度、紐西蘭等。而台灣也在 2016 年成為東南亞第一個禁止化妝品動物實驗的國家,不過尚未禁止進口採用動物實驗的產品。(同場加映:你分得出純淨、有機、天然的差異嗎?一次看懂永續保養不同內涵)
5. 一次性用品
美妝保養品瓶罐、棉花棒、化妝棉和面膜等等皆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次性用品,它們帶給我們生活上許多便利,卻可能是傷害環境的兇手之一。
這些一次性用品多數為都由成本較低的塑膠製成,少數能重新回收,多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或送至垃圾場中,殘存於生態圈影響環境。據綠色和平報導,塑膠垃圾在水中不能完全分解,只能分解成體積比沙粒、塵埃更細的「微塑膠」,被浮游生物和貝類吸收後,在食物鏈中不斷累積及放大,最終由人類自食其果。
謹守 3 階段美妝保養法則,讓日常習慣更永續
雖然上述 5 種潛藏於日常美妝保養程序中的有害元素看似難以預防,但只要在小細節中多加留意,就能將產品對環境的傷害降至最低。以下提供 3 階段的友善環境的美妝保養選購及使用原則,兼顧自身美貌和環境健康一點都不難:
1. 購買前請「三思」
評估商品需要性:
購買任何商品前,都應該再三詢問自己是「需要」還是「想要」這樣商品。只因為一時衝動而購買的產品卻根本用不到,最後就只能淪為家中的擺設之一、徒增浪費。
選擇極簡的包裝:
選擇美妝產品時,可別被華麗的包裝給吸引,通常越複雜的包裝,需要花費越多的製作素材,因此,選購「極簡」的設計是不二法門之一。
仔細檢查產品成分:
除了留意包裝之外,另外一個重要步驟則是檢查該產品的製造成分,確保其不含有害環境、或是「非必要」的添加物。當成分越單純、越天然,對身體及環境的負擔自然可以降低。(延伸閱讀:純淨主張應避免的成分有哪些?攤開「非必要成分清單」,回歸簡單的美好)
2. 使用時更「謹慎」
留意使用量:
使用美妝保養品時,可特別留意每一次的用量,適量使用、避免浪費。
降低一次性用品:
使用美妝保養品時,總會搭配化妝棉和棉花棒使用,且用完即丟。這些一次性用品不但浪費資源,也造成環境污染。我們可以購買化妝刷具代替,亦可直接把手當作我們的化妝工具,以重複使用的方式,減少浪費、降低環境負擔。
3. 使用後可「保留」
將使用完畢的瓶瓶罐罐保存起來、重複使用。或是做到正確回收、延長其生命週期,都是可以減少浪費的做法。
當人類所生活的環境每況愈下,近期發生的澳洲大火、海洋污染等重大環境議題更驅使人們越來越重視環保。每次消費都是為你想要的世界投下一票——在挑選及使用美妝保養產品時,我們可以更加留意產品成分、並調整自身的使用習慣,共同打造與環境共存的永續生活型態。
核稿編輯:李沂霖
「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需要你的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馬上支持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歡迎光臨《明日戶政所》,透過讀懂議題資訊、搜尋政府資源、了解創新行動、參與投票 4 步驟,一同關注少子女化議題,促進友善兼容的生育環境!
>>>點此進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