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ilever Photo Credit: Unilever

編譯:林梵音
民生消費品是你我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們可能都使用過「聯合利華」(Unilever)集團的產品。身為民生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旗下品牌涵蓋食衣住行,這也代表著需要用到數量可觀的包裝,而且這些包裝通常是塑膠!
目前,聯合利華每年使用 70 萬噸的塑膠包裝,他們正計劃為此現況做出改變——在 2025 年之前,於產品源頭製造時減少一半的原始塑膠用量,以及轉換人們使用塑膠容器的「一次性思維」,例如即將上市的「牙膏膠囊」,刷牙時會完全變成泡沫,不再需要使用難以回收的塑膠軟管包裝;以及在越南設置保養品補充站,讓塑膠容器可以重複裝填、免除被使用一次就丟棄的命運。
領導聯合利華永續包裝政策和倡議活動的 Matt Demorai 認為,減少塑膠包裝的使用是該集團必須做的,他們預計減少 10 萬噸的塑膠絕對用量,是第一個立下如此宏偉目標的大型消費品公司。
(Unilever 2025 plastic packaging commitments 宣傳影片。來源:聯合利華
對此,美國綠色和平組織全球專案負責人 Graham Forbes 提到,「我們認為聯合利華的承諾,其意義在於,他們承認減少塑膠生產和銷售的總量有其必要,因而透過新的商業模式和創新方法來接近此目標,有機會扭轉目前消費品的一次性文化。」
面對來自消費者的壓力,許多大型公司開始轉向可回收、可重複使用或可堆肥的包裝方式。許多公司也計劃提高使用再生原料或植物基材原料的比例——這是重要的一步,因為一般來說塑膠由化石燃料製成,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
然而,減少塑膠包裝的「總量」也同樣重要。Forbes 解釋,「如果只是開始回收塑膠,或是使用再生塑膠作為包裝原料,但人們仍持續著一次性、用完即丟的習慣,那麼還是會有數以萬計的塑膠瓶或袋子被丟到自然環境中。因此,這兩個方面都必須被重視。」例如,即使像保特瓶那麼易於回收的東西,還是有許多消費者沒有做到回收的習慣。
(一次性塑膠污染自然環境。來源:Greenpeace)
(一次性塑膠污染自然環境。來源:Greenpeace
另外,Forbes 也認為,對企業而言,要離開他們以往所依賴的一次性模式將是個挑戰。「過去的 30 年中,消費品企業的商業模式都是基於用完即丟的一次性思維。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這對企業是有利的,因為如此便能將成本外部化,轉移到所有人身上、當地社區、或是自然環境中。這些跨國企業現在正開始認真看待這個議題,我們將看看他們如何從一次性思維中蛻變。」
聯合利華是少數加入 Loop 平台的大企業之一,該平台計劃將止汗劑、冰淇淋等民生消費品,盛裝在可重複使用的容器中販售,目前他們在不同地區推出不同的方法。例如在菲律賓進行的「 The Hair Refillery 」計畫, 於馬尼拉的購物中心內設置洗髮乳補充站,讓消費者帶著空瓶來盛裝,以重量計價,當地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便能自行決定要買多少用量。在歐洲,則嘗試另一種填充方式,用感測器自動感測裝滿瓶子的用量。而在英國,則有企業販售清潔噴霧的濃縮補充包,消費者買回裝在原有的噴霧瓶裡,並加水稀釋,如此便能重複使用噴霧瓶,不需要用過即丟。(延伸閱讀:不鏽鋼杯裝冰淇淋 、可回收盒裝咀嚼牙膏片——大型快銷品牌共組零廢棄電商平台,引領綠色消費新模式
(東南亞的消費品補充站。來源:聯合利華)
(東南亞的消費品補充站。來源:聯合利華
「以消費者的觀點來看,目前這個時機是個轉折點,因為人們更願意採用重複使用的思維,並轉為行動。」Demorai 說,「先前已經有測試過,而我們認為現在是時候加快其中一些解決方案。」
同時,聯合利華正致力協助塑膠廢料的收集,並且希望於 2025 年之前,能夠收集和處理的塑膠廢料量,超越他們所製造的塑膠。在東南亞地區,塑膠流入海洋的情況最為嚴重,這可能涉及當地回收基礎設施的改善,也意味著聯合利華將買進更多的再生塑膠,且增加回收的需求。
儘管如此,綠色和平組織及其他環保倡議者仍認為,完全終止一次性包裝才是最終目標,這便跟政策有關。如果政府採用新法規來鼓勵重複使用的包裝,以及立法禁止一次性包裝,將可以加快改變的腳步。Forbes 說,「我認為,當企業對此方面真正投入資源和注意力,他們絕對有能力改變——而且絕對有此必要。」
核稿編輯:李沂霖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參考資料

文章標籤

  •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流編輯群帶你在此專欄中,輕鬆吸收世界各國對於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