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社企流Photo Credit: 社企流
文:社企流
當農村面臨高齡化、少子化夾擊,人口外流危機勢不可擋。為了鼓勵青年返鄉、帶動地方產業成長,行政院將 2019 年定為「地方創生」元年,以發展具有在地特色的產業為策略,致力使農村成為永續宜居之地。
因此,關注永續發展的鴻海教育基金會、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以及長期耕耘社會創新創業議題的社企流,於今年 7 月合作推出《明日農村:農村創生指南針》系列倡議活動,透過數位專題、趨勢論壇、工作坊,盼有意參與農村創生的公民、企業、政府等多元角色,可貢獻一己之力、跨域合作,一同打造明日鄉郊。
其中,數位專題已於 7 月初上線,帶來 3 個台灣農村創生實踐者的故事,並分享 2 大產官資源如何齊力相挺。系列活動之一的趨勢論壇《給農村創生者的備忘錄》,今(27日)於三創生活園區登場,由鴻海教育基金會董事兼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與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開場,分享對農村創生的洞察與展望。

打造明日農村刻不容緩 農村創生讓在地生生不息

劉宥彤分享於地方第一線的觀察,認為地方創生最重要的關鍵,應是創造地方的生生不息。地方生生不息的 3 大要素,包括人、產業與生活系統:必須吸引學有專精的有志青年投入、創造附加價值高的產業,與建立可支持留鄉人口的生活系統,才能促進農村人口的再成長。舉例來說,永齡農場成立的初衷,一開始是為災民提供就業機會,但是如今永齡農場可提供的功能更加多元,不僅吸引了數十位農業專業的青年實際投身農場工作,更作為農業技術突破的實驗場域;同時,對周遭居民而言,農場協助原本單打獨鬥的小農進到 Costco 等大型通路,還能帶動周遭觀光產業的發展,使地方的生態系更加穩健。劉宥彤相信,若創生的點子能夠從點到線到面全方位地發展,便能串成良好的生態系,翻轉當地經濟。
(鴻海教育基金會董事兼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來源:社企流)
(鴻海教育基金會董事兼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來源:社企流)
針對有志從事農村創生之個人或組織,林以涵則從培育社會創新創業的經驗出發,分享對於農村創生策略的重點觀察。例如社企流從過往案例中,歸納出三大核心關鍵力——「永續」、「串聯」與「創新」:「永續」代表地方創生不僅只是振興產業,更要考慮在地環境的維護、傳統文化的共存;「串聯」是指串接各方利害關係人與產業鏈,以有效帶動地方經濟;「創新」則包括但不限於新興商業模式或科技的導入,藉此增添產業升級的可能性。林以涵更呼籲創業者不用單打獨鬥,應借力產官學界的豐富資源,互惠加值、發揮綜效。
(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來源:社企流)
(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來源:社企流)

經驗分享與跨域協作 農村創生不孤單

講座一「核心策略」邀請從事農村創生的先行者——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新城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王翎鳳、官田烏金合作社專案經理李政憲,說明農村創生三大關鍵策略「永續、串聯、創新」如何落地執行,並和周邊的居民、學校、業者等建立關係,與地方共榮共存,讓在地經濟更加蓬勃。
講座二「支持系統」邀請全力後援農村創生的企業、政府、第三部門——鴻海教育基金會董事兼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行政院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專門委員柯勇全、農村發展基金會主任黃仁志,分享資金、人才、科技等多元資源如何對接地方需求,助農村創生人才一臂之力。
(民眾齊聚,共同邁出通往明日農村的第一步。來源:社企流)
(民眾齊聚,共同邁出通往明日農村的第一步。來源:社企流)
要打造明日農村、帶動「人、產、地」發展,非一蹴可幾。因此,論壇最後邀請所有講者進行對談,探討創業者與支持系統如何整合彼此資源、借力使力來擴大影響力。盼透過跨域座談,激發各方對於資源運用的新想像,並促進相輔相成的夥伴關係,邀請更多有志之士共同邁出通往明日農村的第一步。

面對高齡化和少子化夾擊,加上人口嚴重流失,明日農村究竟會成為杳無人跡的荒涼之地,還是欣欣向榮的安居之地呢?鴻海教育基金會、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與社企流攜手推出「明日農村:農村創生指南針」倡議,透過專題、論壇與農村創生串聯地圖,與你一同尋找農村明日的答案! >>>即刻掌握農村創生指南針 >>>給農村創生者的備忘錄,7/27 趨勢論壇免費報名中! >>>農村創生團隊串聯!填表把在地好團隊標上地圖

文章標籤

  • 明日農村:農村創生指南針

    明日農村:農村創生指南針

    面對高齡化和少子化夾擊,加上人口嚴重流失,明日農村究竟會成為杳無人跡的荒涼之地,還是欣欣向榮的安居之地呢?鴻海教育基金會、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與社企流攜手推出「明日農村:農村創生指南針」倡議,透過專題、論壇與農村創生串聯地圖,與你一同尋找農村明日的答案!
    >>>即刻掌握農村創生指南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