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Photo Credit: 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
就讀交大機械系的他,大一時便跨域自學編寫程式語言,畢業後進入晶片設計產業,一路升上產品線主管。年過四旬時,他又轉而投身自造領域,從物聯網應用玩到機器人,更以極低成本打造出轟動各界的空氣汙染感測器「空氣盒子」——他是許武龍,在創客圈裡,人們喊他「哈爸」。

文:社企流

科技「開放潮」難擋,IC 主管跨足創客圈

新竹科學園區長年來吸納台灣頂尖科技人才,哈爸也是其中之一。長年在高科技產業打滾,哈爸回憶,約在 2011 年,晶片產業的整體環境傾向保守,眾多小廠關起門來「土法煉鋼」,耗費大量精力打造自家晶片,儘管使出渾身解數,產品整合與精細度依然遠遠落後國際大廠。
但近年來,世界頂尖的科技企業熱衷將技術公開給外界,經由軟體程式碼「開源」(software open source),或是將硬體「開放」(hardware open),把更多艱澀的技術統統公諸於世,人人皆能取得大廠的心血結晶。這波風潮推進產業的顛覆,迫使產業重新洗牌。2015 年時,即使原本就熱愛開源的哈爸也嗅到了新趨勢與威脅。
如今在 3C 街晃一圈,只需花上不到一千元,便能入手英特爾(Intel)、聯發科等大廠的高階套件,內含清晰易懂的組裝說明書、設計精良又容易操作的開發板(註一),可再進一步自己加工、設計出電子產品。這些現象都要拜「開源開放」所賜,更為「動手自學」的創客風潮推波助瀾。
回想當初接觸開源開放,即使身處高科技產業多年、看遍興衰消長的哈爸也百思不解:「英特爾這樣高高在上的 IC 公司,為什麼也要和其他小廠一樣,跳下來做開源?」為了尋找答案,他拋開人人稱羨的「科技新貴」職位,一腳踏進「動手自學」的創客世界,研究起「邊做邊學」的奧妙。

徜徉智慧科技領域裡,他靠動手自學創造影響力

誰也想不到,這一踏進去,哈爸再也沒有跨出來過。遇見開放硬體的哈爸,如同蛟龍得水,憑藉過去累積的深厚知識以及高超的自學能力,他蒐集起各式嵌入式系統(註二),研究怎麼透過物聯網技術,驅動不同的裝置。
有感於開源開放帶給他的震撼,哈爸從不私藏鑽研心得,他甚至開設眾多臉書社團,分享他的自學經驗,讓更多創客都能一起交流、一同開發新玩具。
在哈爸打造的無數作品中,最為大眾所津津樂道的,是他偕空氣品質專家、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陳伶志製作、能夠即時感測 PM 2.5 濃度的 LASS「空氣盒子」雛型。接著再結合創客力量,藉由感測雛型的佈建,滾動出數千人的創客社群。運用物聯網技術,搭配多方夥伴合作,最後在全台佈建「空氣盒子」,轟動各界。
哈爸一面分享自己的「轉彎」人生,一面把玩手中一串剛剛帶回來的假番茄。原來,這是哈爸正在執行的「採果專案」——透過最新的人工智慧(AI)技術:機器視覺,讓機器人「認得出」番茄,替農民分擔採摘水果的工作。採果專案背後有個廣大的創客社群「FBTUG」,他們致力推動開源農業機器,用科技協助友善農業。
面對日新月異的智慧科技,哈爸憑著自學本事,一路從「自造電子產品」摸索到人工智慧技術。學會了應用的技巧,哈爸不只要獨善其身,更要兼善天下。他藉著共享資訊、技術開源,並結合對農業、空汙和長照的關懷,把這些技術帶入廣大的社群,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FBTUG 採果專案夥伴開發之機器,圖片由 FBTUG 提供。來源: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
(FBTUG 採果專案夥伴開發之機器,圖片由 FBTUG 提供。來源: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

「學起來放」已過時!未來講求邊做邊學

身為資深科技人,哈爸對智慧科技應用可謂是暸若指掌,但其實,他並非資工系出身,進入創客圈前,也從沒碰過物聯網技術。剛接觸創客時,哈爸從頭學起,他到處買開發板,一遇到盲點就深入研究、資料看不懂就問人,儘管他至今已是創客界的大人物,自學習慣卻從未改變。
哈爸強大的自學能量,從大學便開始累積。考取交通大學機械系後,他就自學寫程式,動機很單純,全出自一顆好奇、熱愛挑戰的心。那時他既沒修課亦無人指導,全靠自己摸索,花了整整一個月,用程式碼寫出一列頗為「陽春」的選單。雖說陽春,但在那個電腦剛剛普及的年代,要寫出這般成品已不容易。
然而,哈爸在不久後便受到衝擊:「我後來發現,根本不必再像之前那樣,辛辛苦苦地寫選單,因為已直接內建在函式庫(註四)裡了。」他頓時感到一陣茫然,「好不容易學會的技能,竟然某天突然就用不到了!」
而那次衝擊只是個開始,如今看遍產業趨勢,哈爸感嘆地說,科技日新月異,昨天學會的新技術,明天可能就用不到了、或被機器取代了。這個問題長年存在科技領域,近年人工智慧技術突飛猛進,具備人類工作能力的機器一一問世,進而衝擊各行各業,成為世人皆須面對的課題。
哈爸解釋,為了解決問題,每個人不僅須持續地學習新知,更要提升學習的效率。也就是說,因應科技迅速汰變的難題,現代人皆應具備快速學習的能力。
哈爸指出,傳統的教育體制提倡「學起來放」,也就是先吸收完整知識,再到實務場域中加以應用;但到了知識量暴漲的當今世代,哈爸則鼓勵眾人「邊做邊學,現學現賣」——直接迎戰問題,一邊自學解方,一邊實作驗證,在化解手上的難題的同時,學習所需要的知識。
他以寫程式舉例:如今資訊發達、網路普及,有時不必把開發手冊從頭到尾全部研究完,只要學到目前剛好需要的知識,善用搜尋能力、加強程式移植的能力,快速參考別人開源的程式碼並進行修改,便能端出像樣的作品;同時,藉由開放社群的即時反饋,持續演進出足夠的水準。
就連哈爸的小兒子,也在年僅 11 歲時就「奉命」學寫程式。哈爸只簡單地教了基礎概念,便要求他的兒子,在還沒徹底理解程式語言時,靠自己動腦、上網 Google 找答案。兒子一天內便交出指派的作業,讓哈爸感受到新一代的適應能力。從哈爸的教育方式,也能感受出他對「邊做邊學」、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視。

害怕工作被 AI 取代?哈爸用「歸零哲學」回應

提及機器取代人力的趨勢,就免不了談到現代人對 AI 的恐慌。對此,哈爸一語中的:「很多人害怕自己被 AI 取代,但這根本不是問題。世界本來就會一直進步,淘汰舊的、長出新的工作。問題的核心是:你有沒有能力做那些新工作?」
哈爸解釋,當「機器取代人力」成為普遍現象,那些機器做不到的事,就成了企業間的競爭籌碼,進而創造出適合由人類從事的新職缺,機器只是人類的「助手」而已。他舉例:當自動化生產線提高生產量,就需要更人性化的客服,去促進產品銷售;當機器開始大量寫新聞,就需要有人去把機器寫的文字潤飾得更完美。
而哈爸認為,與其去臆測未來會出現哪些新工作,不如精進自己的適應能力。「你只要永遠有能力做新工作、學得比別人更快、更早準備轉換,就不會被淘汰了。」
那麼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擁有強大的適應力呢?「你得每天歸零自己!」哈爸表示:「或許你做過很多了不起的事情、有豐富學識經驗,但你必須忽略那一切、假設自己什麼都不會,並從頭學起。」
或許就是這樣的「歸零哲學」,讓哈爸從不設限,且時時抱著謙卑心態,遇見各式各樣的問題,都從基礎開始「練等打怪」。帶著這個態度,他從 IC 跨入物聯網領域,又一舉踩進人工智慧的殿堂。令人不禁想起蘋果公司前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的名言:「求知若渴,虛懷若谷。」在哈爸身上可謂表露無遺。

讓明日世代,踩在今天的肩膀上

懷抱著虛懷若谷的胸襟,哈爸從不誇耀自己的豐功偉業。儘管「空氣盒子」的創客故事聞名遐邇,甚至掀起對空汙議題的關注熱潮,哈爸顯得低調,說自己只是得利於「開源開放」,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樣。(註四)
哈爸堅信,正是開放風潮推倒了技術壟斷的高牆,不再獨利少數廠商,才讓動手自學的創客們「如沐春風」。
這種做法不僅有效將私利轉為公益,也替整體環境及人才創造更大的價值。「不只在科技領域是如此,在各行各業,『開放』都能帶來效率。因為只要有人把知識、資訊開放了,其他人就能比照前例自學,不必再走冤枉路,無須一切從頭打造,更能創造出價值。」如今,他放下晶片大廠的穩定又高薪工作,領著顧問薪水,繼續推動開放,在竹科、南科和各式社群中,與無數動手自學的人們持續精進自我。
對哈爸而言,科技浪潮並不令人恐慌,只要人人都能培養自學動能,並願意彼此合作、讓知識的影響力無遠弗屆,自能找到安身立命的福田。而人們今天創造的心血結晶,都將成為明日世代的墊腳石。
註一:開發板(demoboard)是為讓晶片工程師或新進人員能快速上手,用來進行嵌入式系統開發的電路板,其結構包括中央處理器、輸入輸出設備等一系列的硬體組件。過去要取得設計較細的開發板,需透過代理商,近期則可直接向網路零售端購買。
註二:嵌入式系統(embedded system)是由一或多個微控制器所組成的系統。微型控制器內含有程式韌體,程式已預先編寫好,經修改後能夠依設計者執行數項任務。
註三:函式庫(Library)指編寫程式時,工作區域中內建的素材和模板。
註四:「空氣盒子」串聯政府、學界及產業界,一同執行空汙感測計畫,不僅獲國內外媒體報導,更吸引南韓政府前來取經和交流。
「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需要你的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馬上支持社企流

文章標籤

  • 台灣智慧科技創業大軍:用創新科技,顛覆都市人對生活的想像

    台灣智慧科技創業大軍:用創新科技,顛覆都市人對生活的想像

    城市往往是創新點子的試驗場,在全球智慧科技的浪潮下,台灣也有一群站在智慧科技浪潮最前線的創業家,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技術,不僅使都市人的生活更加方便、更有效率,更提出改善社會的創新解方,達成社會的共融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