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Photo Credit: 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
坐在眼前的是臺灣具代表性的 Maker 媒體社群平台「MakerPRO」共同創辦人及總主筆歐敏銓,訪談這一天,他把 MakerPRO 的編輯也找來,一席 3 人坐在辦公室中,看著歐敏銓一下起身到白板上書寫 Maker 運動的歷程、一下又從抽屜拿出電路板向我們展示,認真地像是舉辦一場入門儀式,引領我們踏入 Maker 的世界之中。
文:社企流
臺大化工出身的歐敏銓,畢業後執起筆,進入 IT、電子媒體業一待就是 15 年,從網際網路興起、電子業興盛到 Maker 運動熱潮,「一路走來我眼見臺灣科技業的興盛與衰落。」歐敏銓笑說。
與歐敏銓同齡的同學們,紛紛進入台積電、竹科等產業,雖領高薪,相對地也付出了大量的時間與勞力,十分辛苦。對此,歐敏銓感嘆:「臺灣人的技術能力很強,但是賺的都是辛苦錢。」當中國逐漸崛起,臺灣代工的榮景漸漸消退,歐敏銓看到科技產業的另外一種可能性,「那是 2012 年,『樹莓派』(Raspberry Pi)出現,Maker 運動當紅,對於擁有資工、電子等技術人才而言,開發環境已到位,相關的應用需求也出現了。」
同年,《自造者時代》作者、趨勢大師安德森(Chris Anderson)宣示:「Maker 將掀起改變世界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這是屬於所有人的機會。」
歐敏銓一邊說一邊在白板寫下幾個關鍵的時間點,分別是 1990 年代的 Open Source 、Linux; 2005 年的 Arduino 、2009 年群眾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現身以及 2012 年的樹莓派。「我常說,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當我們在看 Maker 運動時,要先看這些前人的努力。」歐敏銓解釋,過去的資本經濟模式,是大公司決定產品的走向,造成大者恆大、小公司與個人沒有競爭機會的局面,而大規模生產的產品僅能滿足一般性需求、無法滿足客製化的需求市場。如今,Maker 運動將能推翻此模式,為人人創造機會。
透過開放硬體與開源軟體,每個人便可將腦海中的想法化作實體,並藉由無遠弗屆的網路與人分享,第一步滿足了自己的需求,第二步即是在與他人分享的過程中,發現擁有同樣需求的人,進而將自己手中的作品從一個變成十個,用以滿足小量但具備相同需求的群體,接著,因群眾募資平台的出現,在確認需求之後,還可以將作品上架至 Kickstarter 等平台,募集創業的第一桶金。
藉由開放硬體、開源軟體、募資平台和網路社群的助力,從產品製造、量產到行銷市場甚至創業,整個過程對一般人而言不再遙不可及,「這樣的環境轉變相當令人振奮!」歐敏銓語氣雀躍,「於是我在 2014 年辭職,決定投入這場富有意義的運動之中。」

「MakerPRO」媒體社群平台,為具備專業技術的「PRO Maker」而生

2014 年底, 媒體社群平台「MakerPRO」誕生,目標客群為擁有專業及技術背景的「PRO Maker」。「Maker 的範圍很大,而我比較熟悉的是具有機械、資訊科技、軟體等專業背景的人,我將他們定義為『 PRO Maker』。」這些 PRO Maker 大多從事科技相關產業工作,閒餘的時間則喜歡自己動手做東西。
起初 MakerPRO 將核心定調為「從創客到創業」(Maker to Startup),4 個月之後,歐敏銓將公司核心改為「從創客到市場」(Maker to Market)。「Maker 的本質應該是很開心的,但要談創業,常常要把身家都賭進來,應該先從 Maker to Market 再從 Market to Startup 比較務實。」
歐敏銓口中的「 Market」是從「教學」出發,「舉例來說,當一個 PRO Maker 做出『空氣盒子』到 MakerPRO 開課,提供專業製作教學,在課堂中,他有 20 個學生,做出 20 個空氣盒子,成了一種量產,而他接觸的學生便是他的市場。」對 PRO Maker 來說,他平日上班、假日開課,當課程一場一場辦下去,Maker 便可確認自己的作品有一定的市場,接著再逐步構思創業——這是 MakerPRO 目前推廣的做法。
「 MakerPRO 在 Maker 運動中的角色定位,簡單講就是 6 個字:媒體、社群、平台。」歐敏銓說明,「Maker 運動為什麼能在全世界發酵,最重要的就是因為戴爾·多格蒂(Dale Dougherty) 創辦了 Maker Media。」媒體作為承載知識十分重要的媒介,也是歐敏銓擅長之處,「雖然臺灣有《MAKE》雜誌的中文版,但這並非來自臺灣本土,MakerPRO 便補足這方面的缺口,由臺灣的 Maker 分享屬於在地原汁原味的資訊。」
同時,MakerPRO 也積極經營線上與線下的社群,體現 Maker 重「分享」的精神。「我們線上臉書的社團已累積破萬名成員,算是 Maker 圈企業經營的社群中最大的。」線下,MakerPRO 也經營不少實體社團,每週有固定的聚會。
而 MakerPRO 2018 年的重點,則偏重於將旗下的「 ProjectPlus 平台」做得更加完善,「平台跟媒體有點像,但平台著重的是『線上互動』。」
對 MakerPRO 而言,ProjectPlus 是一項無法帶來收益的服務,歐敏銓卻格外認真地解釋:「對 Maker 來說,若是所做的東西無法留下找得到的痕跡是非常可惜的。通常 Maker 的做法不外乎是將 POC(Proof of Concept,概念性驗證)、prototype(樣品),拍成影片,放上 YouTube、臉書或部落格等社群與他人分享,但往往就淹沒在廣大的網路世界之中,很難被注意到。」有鑑於此,MakerPRO 建置 ProjectPlus 平台,讓 Maker 有一個聚集之處,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的作品。
「ProjectPlus 平台更大的願景,是成為一個 Maker 人才庫。」歐敏銓稱這樣的形式為「人才外包」(Crowd-Sourcing),人才外包並非「分享」而是「發案」,「假設今天有個創業者要做智慧手環,他的強項是軟體應用,卻不熟悉硬體的部分,而 Maker 圈子中則有非常多熟悉硬體的人才,當創業家到 ProjectPlus 上丟出這個專案,便可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方,我們稱之為『丟題解題』,由群眾的專業能力去彌補不足之處。」

臺灣 Maker 運動先行者分享 3 大洞察

自 2012 年投入臺灣 Maker 運動,歐敏銓分享這幾年來的 3 項洞察,首先是群眾募資越來越困難,過往只要產品有特色,不需太多行銷預算,只要上架到募資平台就很容易被傳遞,如今則必須加強社群的經營,才有可能募資成功。
第二項觀察為,民營化的 Makerspace 在臺灣很難做起來。歐敏銓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政府力量投注,要取得免費的資源十分容易;二是身在臺灣,要找「加工資源」並不太難,歐敏銓曾寫過專文(2017)指出:「如想打件、雷刻、鈑金,做模型、模具,找組裝廠或 EMS 等,有的在網路上下單、傳檔案就可搞定;有的問問人、跑一趟工廠,也能解決。所以,想做 POC,有台 3D 列印機和買些開源套件,在家做做即可;想進一步,就串串加工資源,沒有走進Makerspace 的強烈需求。」
最後,歐敏銓提及臺灣 Maker 的創意性較為不足,「參加臺灣的 Maker Faire 會發現,每一年好像都差不多。」歐敏銓表示,臺灣因教育及文化使然,缺乏顛覆性的創意,他期待在臺灣各個專業領域皆能有所連結,如 Maker 圈串連設計圈、社企圈等,便能激盪出更多創意的火花。
不過,歐敏銓依然對臺灣的 Maker 能量充滿信心,「臺灣的 PRO Maker 真的很厲害!」訪談期間,這句話歐敏銓重複數次,「臺灣擁有很強的製造力,在國際市場上,臺灣的 PRO Maker 很適合擔任全世界 Maker 的設計服務夥伴。」歐敏銓充滿自信地說。他深信,未來在全球的 Maker 發展中,臺灣也能佔有一席重要的位子 。
全文轉載自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原文標題:歐敏銓創辦「MakerPRO」媒體社群平台,推動 Maker 社群新經濟

文章標籤

  • 創客時代 · 自造臺灣的未來

    創客時代 · 自造臺灣的未來

    2012年,趨勢大師安德森(Chris Anderson)曾在《自造者時代》一書中表示:「自造者將掀起第三次工業革命,改變世界。」如今全球自造運動已經跨入 4.0 時代,臺灣的創客熱潮也正風起雲湧,創客們將引領臺灣走向什麼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