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人機共生你我它Photo Credit: 人機共生你我它
人機共生你我它/文:蘇晴、劉淨
試著想像你是一個盲人,你該如何控制觸控螢幕來滑手機?你該如何在櫥架上找到想吃的罐頭,並確認它沒有超過保存期限?因為各種肢體或知覺能力的限制,身心障礙者在生活中面對著許多其他人無法想像的困難,輔具科技(Assistive Technology, AT)則是專門針對這些問題,所設計出的解決工具、服務、策略、和介入計畫。
在幫助視障者滑手機和覓食這兩個課題上,許多聰明的輔具科技設計相應而生。例如,雖然大多數人滑手機時幾乎都是仰賴視覺線索,但視障使用者可以開啟手機內建的報讀軟體(如 iPhone 的 VoiceOver 和 Android 的 TalkBack),讓手機播報出使用者手指觸碰位置的相關訊息。如下圖所示,若一個 iPhone 視障使用者將手指滑到 Mail app上,VoiceOver 用會語音的方式告訴他,這是Mail app、有一個新通知、可以點兩下來打開。
(iPhone VoiceOver 功能示意圖。來源:人機共生你我它)
(iPhone VoiceOver 功能示意圖。來源:人機共生你我它
另外,在覓食這個課題上,廚架上可能放了一整排形狀一模一樣、口味大不相同的罐頭,這次視障朋友要如何自己找出想吃的口味,並從標籤內容確認這個罐頭沒有過期呢?為了幫助視障者可以獨立、即時、準確了解面前的視覺資訊,Bigham et al.(2010)設計了 Vizwiz app,讓視障者可以隨時透過手機相機,拍下眼前想要知道的視覺資訊,並透過群眾外包的方式讓世界各地的線上工人即時用文字傳回這些資訊的解釋,如下圖所示。
(Vizwiz 功能示意圖。來源:人機共生你我它)
(Vizwiz 功能示意圖。來源:人機共生你我它
從以上兩個經典的輔具科技例子中我們可以發現,產品的最終樣貌取決於設計者在最開始時如何定義問題、並選用何種方式去解決,而被選中的解法則由可行性及設計者們的理念所決定。可以說,設計者們的理念反映出他們認為一項輔具最重要的價值,並影響著其後的整個設計。那,一般來說輔具科技的設計者們所秉持的理念又是什麼呢?

輔具科技與它們的設計理念

可想而知,如果今天我們要設計一款給肢障者使用的公園遊樂設施,選擇以幫助他們運動、活絡筋骨為出發點,或以娛樂性為出發點,會得出截然不同的成果,因為設計理念影響著整個產品的樣貌與功能。這篇文章中,我們討論輔具科技常見的兩種設計理念,提供設計者們一個反思的空間,想想自己所秉持的設計理念是什麼?它可能如何影響你所創造出來的輔具或產品、以及使用者們的生活?

設計理念一:獨立

目前大多數的輔具科技以幫助使用者獨立(independence)為其出發點與目標,讓身心障礙者即便在肢體或知覺能力上有所限制下仍然能夠不依靠他人的幫助自主生活,以脫離需要依賴他人幫助的自卑感。然而,Branham(2017)提出了 3 個以獨立為理念的設計框架值得再思考的地方:
1. 獨立指涉的主要是自己完成(doing by oneself),而不是自決(self-determination)。自決在這裡的意思是指自己決定如何面對一件問題 ── 事實上,我們喜歡和他人互動,尤其是身邊親密的人,當遇到問題時,使用者或許更願意和身邊的人共同找出解決辦法,而不是「獨自」克服。
2. 人的需求本就牽涉他人,包含瞭解他人、與他人互動等。在人類形形色色的需求中,許多並不只牽涉到使用者自己,例如,當盲人行走在路上,他們會希望了解迎面走來的路人的性別、是否拿著武器,並以這些資訊調整自己的行為反應。這類型的需求涉及對他人的了解、與他人的互動、或者對他人行為反應的期待。因此,在設計解決這類需求的輔具時,各種社會情境、他人可能的行為反應都需要被評估及考量,不能像多數以協助使用者獨立為出發點的輔具那般僅考慮使用者個人的易用性(usability)。
3. 推動獨立的同時可能也加劇了邊緣化。在社會脈絡之中,若身心障礙者事事用自己的方法獨立完成,可能會更加劇他們的邊緣化,讓社會中的多數人對他們為了解決自身事務而付出的努力感到事不關己,同時也因為稀疏的交流加劇身心障礙族群及非身心障礙族群間的隔閡。唯有在互動與合作中,才能讓人與人之間產生更深的理解,進而讓環境更加友善。
回應以上的考量點並彌補獨立框架下的未盡之處,Branham(2017)提出共生(interdependence)的概念。

設計理念二:共生

共生這個設計理念將輔具、使用情境下的他人、該他人與使用者的關係共同納入考量,思考如何如何讓使用者和情境中的他人共同利用輔具解決問題。Branham 相信在這個模式下,並不是「我」依靠「你」的「幫助」,而是「我們」一起共創一個屬於「所有人」友善的生活空間。共生這個設計理念強調的是:沒有人可以是真正獨立的,無論一個人再怎麼「健全」,人與人之間在某些層面上仍然彼此相依。
Branham & Kane(2015)的研究中描述了一對同居的明眼人與盲人情侶如何透過共同探索居家環境,一起為某些家電貼上點字貼紙(浮凸的點字標示,常見於電梯內樓層按鈕旁),作為日後盲人一方的家庭成員使用上的提示。這個案例即是一個典型的共生設計例子。在這個例子中,探索的過程是親密的,因為明眼人一方的手牽著盲人一方的手,讓盲人方從明眼人方的聲音和引導中認識整體環境; 同時,這個探索的過程有多種層面的意義,因為家電貼上點字貼紙的部分是兩人共同討論的決定,盲人方可以在今後藉由點字貼紙的輔助獨立操作,而明眼人方也可以確保自己所需的資訊不被點字貼紙遮蔽、或是記住點字貼紙所遮蔽的資訊內容,創造屬於他們兩個人共同的理想生活環境。

總結

獨立的設計框架適用於使用者獨自操作輔具的情境,但是在多人互動的社會脈絡下,則可以將共生的理念考量進來。共生的理念並沒有否定輔助使用者獨立的重要性,事實上,使用者有一定程度的獨立才能夠討論共生的可能,而共生的設計讓使用者身邊的人和科技共同化身為一個支持系統,將我變成我們,一起把無障礙的挑戰,轉變為人們合作克服困難的共同經驗。
參考資料
全文轉載自人機共生你我它,原文標題:人機互動設計能為身心障礙者帶來什麼?輔具科技與它們的設計理念
社企流粉絲浮起來!社企流社群大調查
社企流期望能了解粉絲們的需求和想法,協助我們進一步優化服務,並更精準地提供你有興趣的資訊內容!只要花 5 分鐘完成問卷,就有機會抽中 Honeybank 蜂蜜禮盒、茶籽堂小鹿旅行袋等社企好禮!填問卷去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