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陳文姿Photo Credit: 陳文姿
環境資訊中心/陳文姿(2018 年 08 月 17 日)
走進 2017 年剛落成的弗萊堡(Freiburg)市政大樓,你可以感受到這座德國西南部小城想成為氣候保護領域先鋒的企圖。2014 年弗萊堡訂下 2030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50%,2050 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如今,全弗萊堡已經有 1/3 的建築達到節能標準。弗萊堡究竟如何辦到的?

永遠在最前方 弗萊堡新舊建築節能並重

弗萊堡對建築的要求總是比別人更高。1992 年弗萊堡市議會通過低耗能建築標準,要求城市所屬土地上新建的住宅耗能都要比全國標準低 35% 以上(註一)。90 年代末期,以此為基準接連打造出兩個知名的永續社區──麗瑟菲爾德(Rieselfeld)與弗班(Vauban),證實加嚴標準確實可行。還吸引各國城市規劃、建築專家絡繹前來參訪,這讓弗萊堡又多了一項產業——永續觀光。
2012 年弗萊堡進一步要求新建住宅耗能須低於全國規定的 45%。市府自己帶頭做,市政大樓就是德國第一棟達到淨正能源標準的市政大樓。
(黃色為弗萊堡的建築節能標準,橘色為國家法規標準。來源:弗萊堡市府)
(黃色為弗萊堡的建築節能標準,橘色為國家法規標準。來源:弗萊堡市府
弗萊堡不僅對新建築標準加嚴,舊建築投入的心力更多。弗萊堡環保局局長馮燦(Klaus von Zahn)指出,這問題非常迫切,如果舊建築年翻修率 1%,那麼要所有建築完成翻修得花上 100 年。而現在全德國的年翻修率僅有 0.8%。
弗萊堡努力的結果,翻修率達到 1.6%,是全國的兩倍。馮燦盤點建築現況,約 10 至 15% 舊建築完成節能翻修,10 至 15% 是節能標準高的新建築,整體而言,1/3 建築達到節能標準。
「算是不錯,但還不夠。」馮燦雖引以為豪卻依舊擔憂,因為距離 2030 年的減碳 50% 的目標僅剩 12 年。
(弗萊堡環保局局長馮燦(Klaus von Zahn)受訪說明弗萊堡的建築與交通政策。來源:陳文姿)
(弗萊堡環保局局長馮燦(Klaus von Zahn)受訪說明弗萊堡的建築與交通政策。來源:陳文姿

願意付出更多 弗萊堡為反核找解答

弗萊堡有幾項特殊背景,一是 1970 年代德國打算在鄰近的威爾(Wyhl)小鎮興建核電廠,引發激烈的反核運動並阻止興建計畫。「擋下核電廠後,弗萊堡人從『我們不要』核電廠,開始思考『我們要』什麼。」馮燦說,這是居民更願意支持節能政策的原因之一。
二是從技術面來看,這裡有知名研究機構應用生態研究所(Oeko Institute)與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ISE),弗萊堡是個大學城,1/7 人口是學生。從 1979 年就開始「太陽房子」試驗計畫。在建築技術與社會溝通上都有堅強的後盾。
三是政治面,綠黨市長薩洛蒙(Dieter Salomon)在弗萊堡執政長達 16 年(2002 至 2018)(註二)或許是原因之一,但這不代表弗萊堡沒有反對的聲音。例如,弗萊堡正在打造的氣候中和社區 Dietenbach 就遭遇反彈。
(從Schauinsland山眺望弗萊堡。來源:陳文姿)
(從Schauinsland山眺望弗萊堡。來源:陳文姿
「市議員說,不不不,這樣進展太快了。我們應該先解決房屋短缺問題,先建便宜的公寓,不要急著做氣候中和社區。」馮燦轉述不同的意見,但他認為,「這不是太快的問題,我們已經太慢了。」
「最低的果實已經採收了」,馮燦表示,減碳成效最顯著的政策弗萊堡都做過了,近兩年的減碳速度不夠快,接下來的挑戰只會更高。
(氣候中和社區Dietenbach預計2022年開始興建,已進入評選程序。資料來源:弗萊堡市府)
(氣候中和社區Dietenbach預計2022年開始興建,已進入評選程序。資料來源:弗萊堡市府
註一:弗萊堡 1992 年低耗能建築標準規定住宅熱能能耗不得超過每年每平方公尺 65 度,當時聯邦規定(Enev 1995)為 100 度。2012 年弗萊堡對住宅新訂的標準 Freiburger Effizienzhaus-Standard 55 ,為聯邦標準(Enev 2014)規定初級能源需求的 55%。
註二:薩洛蒙於今年大選敗給獨立候選人霍恩(Martin Horn)。
本文為環境資訊中心與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合作刊登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弗萊堡限定 建築節能標準 永遠走在最前面

文章標籤

  • 環保好點子,創新綠經濟

    環保好點子,創新綠經濟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