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新聞/記者王亦信、張展嫣(2017年3月11日)
光鮮亮麗的城市背後住著一群人,他們居無定所,沒有固定職業,被稱為「街友」。
加拿大有一個機構,擺放能遮風擋雨的長椅給街友。在台灣,也有一個社會企業,提供街友友善的工作環境,讓他們不必餐風露宿。漂泊工站將廢棄家具和食用油製作成具有巧思的生活用品和手工皂,再把販賣所得回饋給街友。
適材適所 街友找到存在價值
漂泊工站成立於2015年,由當代漂泊協會組織創辦。當代漂泊協會是一個致力於伸張底層勞動者的人權的組織,主要進行文化行動、政策倡導、街友服務、社會調查4大工作。
漂泊工站提供就業培力服務,嘗試與街友和中高齡失業者,共同打造友善的工作環境。秉持著「適才適所」原則,漂泊工站執行長李宛真認為,每個人都有其生命存在價值,經過雕琢打磨,就會發出亮眼的光。
阿敏,漂泊工站工作者之一,今年68歲。因為不希望讓家人擔心,成為子女負擔,獨自來台北。她跟子女說自己有穩定的工作,實際上已經當了好幾年街友。2年前她來到工站,從零開始學舊物改造。剛開始她一直把「稀累累」(註:身心疲憊的台語)掛在嘴邊,經過一段時間認真仔細的學習,現在她做起手工皂得心應手,還在大稻埕教民眾體驗手作再生皂。
另一位工站夥伴阿國,今年60歲。2008年他加入當代漂泊創辦的遊民攝影家工作坊,成為攝影班的成員,也因此和漂泊工站結下緣分。阿國對木工非常有興趣,做事也很細心,如今他改造的黑板品質非常穩定,他還自己設計研發新產品,例如用木材做成大象形狀的架子,可以放手機和名片。
漂泊工站每年都會幫助4到5位夥伴,他們有的是居無定所者、有的是中高齡失業者。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郭盈靖說,漂泊工站像一個「中轉站」,為街友提供就業支持,幫助他們適應上班模式,調整身心狀態,以便再次投入勞動力市場。
秉持環保理念 舊物改造讓棄物重生
走進漂泊工站裡面,你很難找到一件全新的東西。除了辦公室的兩台電腦,這裡幾乎所有物品都是回收的:處理過的窗框木架,架子上的再生皂品,甚至桌子都是工站環保夥伴們回收木材做的。
郭盈靖說,剛開始這些舊物是靠社工朋友收集,常常要搶在清潔工之前。有一次她下班回家,看到路邊有人丟棄許多舊木板,就趕快下車去撿。後來社區的民眾知道了,也會主動提供廢棄家具。漸漸地,工站有了穩定的舊物來源。
漂泊工站目前的產品包含手工皂和生活用品,手工皂是回收食用油製成的,生活用品則是改造廢棄家具,例如舊窗、舊抽屜、畫框,甚至還有木棧板,紅酒箱,經過改造之後可以做成層架、黑板等小物,同時還會加入創意,例如把黑板設計成貓咪、蝴蝶形。
李宛真說,漂泊工站一直以來都在落實環保的理念。別人覺得是垃圾,工站夥伴撿回來,把它變成有用的東西。如今漂泊工站已經做出口碑,去年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舉辦時,還訂製漂泊工站的黑板作為擺攤招牌。
擴大自身影響力 幫助街友重返職場
從事多年街友幫扶工作,郭盈靖發現,街友長期以來都被污名化,導致他們在就業上非常不易,僅能找到又髒又累的工作,例如工地粗工、清潔工。但與此同時,街友的健康問題不容忽視,因為居住環境惡劣、睡眠少飲食差,街友很容易生病,又怕麻煩不去看醫生,都會撐到病情惡化。
「漂泊工站一直在努力,改變社會對街友的看法。」郭盈靖說,目前漂泊工站正在努力擴大影響力。去年,工站舉辦超過20場市集擺攤、DIY體驗,除了推廣手工皂、黑板,也與社會大眾進行交流,把漂泊工站的理念傳達給更多的人。
郭盈靖希望工站未來可以成為一個模式,推廣和複製下去。目前他們正努力提升產品的質量和多元化,希望能夠擴大漂泊工站的規模,協助更多具工作意願的街友重返職場,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