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FASTCOMPANYPhoto Credit: FASTCOMPANY
台灣有許多「愛心待用店」,由民眾預付餐費給商家,提供餐點給弱勢民眾享用;類似概念也在美國日益流行,有家名為「EAT」的咖啡廳,希望讓所有人都能有享用美食的機會。
編譯:邱子容
位於費城(Philadelphia)的 EAT 咖啡廳,當你享用完餐點並準備結帳時,你可以有4個選擇。第一,支付餐點定價約15元美金(約台幣450元);第二,除了支付定價外,再給予額外的捐款;第三,支付你可以負擔得起的金額;第四,一毛都不付。 
「EAT」代表「每個人都能在餐桌前享用美食」(Everyone At the Table),意指無論鄰近的民眾是否支付得起帳單,EAT 咖啡廳都會給予他們一個享有完整服務、坐下來好好用餐的機會。
「它讓當地居民除了酒店或速食餐廳的飲食選擇之外,能有機會擁有高品質且營養的食物。我們正在尋找一個能夠真正增進社區對話、連結社區情誼以及讓民眾感受到有尊嚴的用餐環境。」餐廳經理Donnell Jones-Craven說道。 這家在今年10月開幕的咖啡廳,將會以非營利組織的方式向外界募款,它的目標是在3年或是少於3年的時間內,成為一家經濟自主的咖啡廳。「我們的目標是有約8成的基本客群,會支付定價或比定價更高的錢。」Jones-Craven說道。
(EAT咖啡廳的菜單。來源:Youtube_6abc Action News)
(EAT咖啡廳的菜單。來源:Youtube_6abc Action News
這家咖啡廳也將接受一些攤販的食物捐贈,像是不美觀的產品、快過期的法國麵包等被即將被浪費的食物。當地的社區菜園也會捐出多餘的農產品,「多樣化的剩食賦予我們在餐點上展現創造力的機會,讓菜單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他說道。(同場加映:對抗食物浪費!世界名廚到里約奧運辦「剩食餐廳」,為無家者煮晚餐

EAT 咖啡廳  創新的營運模式

當地一半以上居民的生活水準皆在貧窮線之下,因此早已有許多「慈善廚房」(soup kitchen),提供免費食物給三餐無法溫飽的人。然而,慈善廚房現有的食品儲藏室,只能勉強維持在存貨上的供給;反觀EAT cafe的新營運模式,販賣餐點給可負擔餐費的人,並將營收用來維持餐廳內部的經營。
在情感上,如此模式能夠幫助沒錢用餐的顧客,「我認為人際互動可以有幫助。」Jones-Craven說,他想像在一個愉快氣氛當中,服務生將會知道每位用餐者的名字,並用無差等的方式對待他們,直到結帳時,服務生才會知道哪些顧客有付錢或沒付錢。
Jones-Craven認為,相較於直接免費贈與食物,讓贊助者有機會付出些什麼-即使只有美金5塊錢(約150元台幣),更能提供受惠者良好的尊嚴感。
(EAT 咖啡廳的廚師正在料理食材。來源:Youtube_6abc Action News)
(EAT 咖啡廳的廚師正在料理食材。來源:Youtube_6abc Action News
「並非批評『慈善廚房』,我已經在那裡工作了一陣子,它們確實為弱勢居民做了很多。」他說道,「但我希望能彰顯EAT cafe的價值,或許我們的模式可以改變一些『慈善廚房』的營收模式,讓受惠者負擔能力所及的建議價格。」(延伸閱讀:食在揪甘心!這家餐廳不僅化「即期蔬果」為桌上美味,也照顧社區弱勢的三餐溫飽
在費城,這是第一家依顧客能力所及來支付餐點的咖啡廳,但其實許多地方早已有類似的做法。像是美國Panera連鎖麵包店,分別在聖路易城( St. Louis)、波士頓(Boston)、迪爾伯恩(Dearborn)、密西根州(Michigan)推行非營利型態的咖啡廳,而這個型態也確實奏效。
Panera連鎖麵包店估計,有60%的顧客支付餐點定價、高達20%的人支付比定價更多的金額,並有20%的人未付款或付低於定價的金額。
EAT 咖啡廳是由Drexel大學的零飢餓社區中心、接待與運動管理中心和 Vetri 社區夥伴共同合作研究與創立,學校內部的研究專家將會取得餐廳的營運數據、並研究咖啡廳對社會帶來的影響。
「我們即將能看到咖啡廳對社區的食物品質帶來直接的影響和改變,尤其在較落後的社區,成效會更為顯著。」Jones-Craven說道。
核稿編輯:黃培陞、林冠吟

文章標籤

  • 社企案例地球村

    社企案例地球村

    由社企流編輯群介紹世界各國社會創新案例,讓你不出門也知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