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映涵
你曾經想過,一家社會企業的表現該怎麼被衡量嗎?
在社會企業領域的創業者、從業者和認同理念的支持者,除了在意如何用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how),也應關注有多少問題真正被解決(how much)。如同在商場上,大家習慣從財務報表中尋找蛛絲馬跡,評估分析一家企業的營運和獲利狀況,對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的的社會企業來說,一套能衡量組織「解決問題程度」的影響力評估指標也有存在的必要性。(同場加映:社會影響力評估 比你想像中重要的多)
目前在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已被開發出來的評估工具,光是在工具彙整網站Proving and Improving上即列出21種,而這還只是冰山一角。目前較廣為人知的工具包括採用商業上「投資報酬率」概念的SROI(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企業撰寫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時採用的GRI(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和B型企業認證採用的評等工具BIA(B Impact Assessment)等。
有趣的是,雖然已經許多工具可供選擇,但真正執行影響力評估的社會企業仍然不多。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呢?回顧在2016年「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與「社會企業世界論壇」中和社會影響力評估相關的講座,可大致歸納出幾個講者們共同提出的問題:
- 執行門檻高,小組織難負荷 熟悉一套適合組織的完整評估架構並不容易,除此之外,為了在過程中納入不同利害關係人的聲音,得花許多時間進行各方訪談驗證、資料蒐集和篩選;尤其在首次執行評估時,由於還在摸索階段,在沒有過往經驗支持的情況下,所需投入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往往是最大的。因此,許多規模仍小的社會企業,不一定有足夠的人力和財力踏出執行社會影響力評估的第一步。
- 工具複雜,選擇不易 一般企業皆以獲取財務報酬為目標,從會計報表資訊衍伸出的各項指標,基本上是多數企業都認可的溝通語言。反觀社會企業,社會議題的多元和個別性使不同組織的目標通常相去甚遠,也因此,為了評估不同組織在特定目標上的達成度,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評估工具,有些聚焦在員工培力、有些重視社區經濟發展,有些在評估成效時也想同時幫助組織達到管理的目標等等。雖說做影響力評估時,在工具的選用上可說是「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但要在茫茫工具海中找出「最合適」的那個,對許多初探影響力評估領域的組織來說,會是不小的挑戰。
- 成本高昂,效益未知 影響力評估雖說對內可協助組織改善營運績效(improving),對外可作為和投資者與社會大眾溝通影響力的依據(proving),但實務上對組織的幫助有多大、與付出的成本相比是否合理仍是待解的問題。
雖然挑戰重重,但正如香港社會效益分析師學會的阮耀啟博士所說,「如果我們不能衡量(影響力),(影響力)就難以被傳達(If we don’t measure, we can’t tell)。」
為了找到和外界溝通的語言,證明社會企業運作模式的效果,持續優化社會影響力的評估機制是值得投入的事情。作為對上述挑戰的回應,在場講者們提出以下建議,不只針對社會企業從業者,也適合關注社會影響力評估的影響力投資者、消費者、政府和學術單位參考:
- 先求有,再求多 針對小組織人力有限,無力執行完整評估的問題,包括香港豐盛社企學會主席關志康先生、Social Value UK 執行長 Jeremy Nicholls在內的多位講者,皆有志一同地提出「先求有,再求多」的觀念。鼓勵小組織先挑選1、2個和組織目標一致、最重要的指標,從一開始就持續紀錄,等到組織行有餘力之時,再慢慢加入其他次要的指標,逐漸建構適合自己組織的評估架構。
- 知識共享,降低成本 在講座的Q&A時間中,香港KPMG 總監吳柏年先生以旗下團隊過去的實務經驗說明,目前執行評估所需的資源,仍是小型社會企業難以負擔的。但一旦有更多人投入,經驗就可以被累積和分享,未來的執行成本就能越來越低。如香港豐盛社企學會即在此次論壇中將研究成果印製成冊(Introduction to Social Impact Measurement Hong Kong Context),大方跟與會者分享學會自行開發的評估架構。
- 跨域合作,創造多贏 亞洲政府可效法英美,帶頭建置影響力評估的指標資料庫,如此一來,中小型組織可以自行在資料庫中找尋合適的評估指標和符合當地社會文化的貨幣化金額(註一),執行評估的技術就能大幅降低。執行評估是能為社會全體帶來效益的公共財,除了政府應帶頭推動之外,一般大眾和投資者若能更加重視影響力評估,便能增加社會企業執行的動機,讓經驗得以累積,成本能夠降低,評估能為社會企業帶來的效益會更大。
事實上,從社會企業生態圈的視野來看,整個體系中,需要影響力評估的不只是社會企業。
舉例來說,影響力投資人和政府作為資源挹注者,需要具可比性和公信力的指標,以求做到更有效益的資源分配。而消費者則可透過影響力評估的結果,實際檢視支持的社會企業的表現,除了擔任支持者,亦肩負起督促者的角色。
為了讓影響力評估成為台灣社企生態圈參與者間的共通語言,促進資源和資訊的流通,除了文中提及的3點行動方案值得借鏡,也期待現有評估工具能持續演化,回應使用者的需求,真正成為能助社會企業發展一臂之力的最佳夥伴。
註一:貨幣化意指將本來沒有市場價格的事物賦予一個價格。舉例來說,若想要知道「增加長者社交互動」的價值,除了可以用質化方法進行如「長者更願意出門,因此身體更健康」的行為描述,也可以進一步將因為「更健康」而省下的醫療費用訂為「增加長者社會互動」的「價格」,達到貨幣化的效果。(在此僅做簡單說明,實際執行如SROI等評估方式時,會因為考量的要素增加,而需進行更複雜的計算。因為貨幣化的過程中涉及許多主觀判斷,同一件事若由不同人來做貨幣化,算出來的金額就會不一樣,也因此,在將事物貨幣化時,需要讓他人了解計算的邏輯和過程,最終產出的數字才有意義。)
核稿編輯:林冠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