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令婕
「社會設計」一詞,最早出自美國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巴巴納克(Victor Papanek)在1963年所出版的著作《為真實世界而設計》(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中,他認為,設計師的設計發想來源,應該從過去的「物件」,轉向「生活形態」和「人」。
時隔逾半世紀,當今的專家又是如何定義社會設計呢?
社企流與智造世務所於8月3日聯合舉辦「從設計到社計」講座,邀請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陳東升,以及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專案辦公室執行長吳漢中分享如何運用社會設計。
當社會學遇見設計 挖掘問題根源並解決
「社會學講的社會設計,操作方式會因為你面對的對象、想解決的問題而有所調整跟差別,雖然也可以用設計思考,但不會這麼嚴格遵守步驟。」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陳東升認為,社會學重視社會問題的根源與解決,提供設計專業另一種角度,藉由視野的轉換,設計可晉升為「社計」。
他引用日本著名設計師山崎亮的觀點,表示社會設計是「一個人、十個人、一百個人、一千個人能做的事」,所有人皆可參與,「學社會學的在想這個世界時,從不會認為我們是孤獨的一個人。」
並非只有設計師才能參與設計,專長在社會學的陳東升表示:「從自己的位子,想想可以怎麼做,三年或五年之後可以連結到誰,產生怎樣的影響,要成就什麼目的?」因此他於系上開設「社會經濟組織的創新與設計」此課,以實地考察及實作方式,讓學生觀察並提出解決方案,目前已創造超過5個社會企業。
「社會設計很簡單,就是讓社會每個成員擁有尊嚴的生活。」
他認為,設計須以人為中心,並分享學生實作成果:玖樓。
他也提到,「社會設計要想到機制,利用空間作為平台,去連結其他關心這個社會議題的團隊或人。」如此一來,要向公眾推廣社會設計理念的可行性將隨之提升。
不只追求美感 「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讓設計貼近市民需求
社會設計的概念不僅能發揮在社會企業,甚至整個城市都可是實踐的場域。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專案辦公室執行長吳漢中於演講一開始,便提問:「如果可以替這城市進行改變,你想進行哪樣的改變?」
社會設計為本次臺北世界設計之都關注焦點之一,期望不將設計侷限於硬體美化,藉此讓大家思考用設計改變城市的可能。計畫期間,與設計師聶永真、社會企業人生百味合作,重新設計包裝泡泡糖,交由街賣者販售,期望將設計帶入大眾生活場域。
吳漢中認為,社會設計應深入市民生活的領域,藉此彰顯城市的人文歷史特色。他舉例到,在京都即使是便利商店,也必須符合該城市的整體色調,「這是一個社會處理文化與自然議題的態度,比美感還重要。」
除了凸顯城市風格,社會設計亦可為特定群眾找尋存在價值。他說:「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希望長期努力的事情不要只是美美的,而是有更多的社會影響力。」
他以螢光及大地色系兩套清道夫照片為例,調查現場民眾意見,結果發現,民眾普遍覺得清道夫的衣服要很亮才安全,但是當民眾為使用者時,卻不希望被辨識出來,反而選擇大地色系。由此看出,設計必須能回應使用者需求。
跨領域專業結合 迸發社計新火花
不同專業可賦予設計更多元的定義,陳東升利用課堂,帶領年輕世代觀察社會問題,進而提出解決方案,孵育社會企業;吳漢中則將設計融入市民生活,改變街景同時,亦關注實用需求。
「設計可不可以不再只是一個各別的領域,從社會學、都市規劃到景觀設計都可以結合?我們有沒有辦法開創更多公共服務的機會給年輕世代?」吳漢中認為,社會設計藉由跨領域的結合,可激盪更多火花,也是新生代設計師可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