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解決社會問題,先瞭解我們所處的時代有哪些問題」社企流四週年論壇  帶你看見現況、擁抱未來!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但是我們不是孤單一人」社企流創辦人林以涵
文:范熒恬、廖偉如、林冠吟/圖:社企流 台灣正在快速跌入三大危機中,銀髮危機、食農危機、城鄉危機,這些正是我們必須面對的未來,面對困境,我們要選擇什麼姿態?抱怨、害怕?或者積極面對? 雖然困境很多,但是社企流創辦人林以涵認為,「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但是我們不是孤單一人」因為國際上有許多社會企業家,正在用創新的方式來解決社會問題。 「想要解決社會問題之前,就要先瞭解我們所處在的時代有那些問題」以立國際服務創辦人陳聖凱說。 因此,社企流於4/17在台大體育館舉行四週年論壇,以「擁抱未來」為題,邀請橫跨歐、亞、非、美四大洲的國際社會創新實作者,分享從理論到實踐、從鍵盤發聲到親自體驗的第一手訊息,讓參加者能快速掌握影響未來的重要創新趨勢,一起用行動創造我們的未來。
民以食為天,如今塌了半邊天。目前台灣的糧食自給率過低,休耕地迅速增加,更讓人憂心的是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自2013年起,平均每年發生達17起食品安全問題。
面對食農危機,綠藤生機的共同創辦人鄭涵睿,認為「台灣現在有太多負面的言論了,我們需要的是實際的改變。」
原本從事財經工作的他,完全沒有想過會投入農業,「我在20幾歲的時候,年收入已經比父母親高了,但是卻沒有他們快樂。」 當關注農業的父親因為擔心飲食安全,反而勸他:「去小吃店要多吃肉,不要吃菜」時,他感到十分震撼,並開始認真思考飲食與農業問題,於是,讓他逐漸萌生了創業的念頭。 秉持著給消費者真實食品的信念,綠藤推出的第一個商品是芽菜,不像其他大賣場裡的蔬菜一般是切好、摘下的產品,而是「活」在直立式的透明包裝之中。近期更推出的「生活系列」洗髮精、化妝水…..等產品,他們使用對環境友善、可回收的包裝材質,號召身處於氣候巨變時代的人們,以消費的力量改變原有不健康且缺乏永續概念的生活型態。現在的綠藤生機,為台灣第三家B型企業,更是農企業的第一家B型企業。 同場加映:「這個社會必須給誠實的人多一點支持」綠藤生機用有機芽菜 讓食物回歸真實 
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位就有1位為老年人口,身心失能的長者人口快速增加。根據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提供的數據指出,全台有將近70萬失能人口,但當中約有20萬人(28%)由外籍看護工照顧。對此,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以下簡稱弘道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提到,「如果今天台灣的22萬名外籍勞工同時返國,台灣將面臨宛若原子彈的衝擊。」顯示大量長者無人照護的潛在危機迫在眉睫。 林依瑩表示,社福機構不應只在乎年長者生理上的照護需求,長者的心靈需求,也亟待我們去重視。九年前,她在弘道基金會推動「不老夢想」方案,帶領17位平均81歲的不老騎士環島,同時拍成紀錄片,改變老人的社會價值,重拾年長者的自信。 而近年來,弘道基金會為了因應長照需求的環境,改變以往時薪制的計酬方式,改以論人計酬制,採用月薪來吸引年輕人力投入「照顧秘書」。而在薪酬制改變之後,也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轉而投入照顧秘書的行業。現任照顧秘書表示,「希望可以在此學習,未來才能在不需他人的幫助下,有能力自行照顧長者。」 弘道基金會至今不僅給予年長者幫助及年輕人的就業機會,也扶持了香港歷耆者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台灣銀享全球社會企業的創立,協助高齡產業源源不絕的發展。 延伸閱讀:林依瑩-陪伴不老靈魂,勇敢燃燒青春
巨大的城鄉差距導致都市房價居高不下、教育程度不均、偏鄉醫療資源短缺、傳統文化快速流失等失序現象。在如此的社會變遷下,坐落於三峽老街的「甘樂文創」,透過文創空間、活動舉辦,串聯當地30多位藝術家,復甦在地文化與經濟。   甘樂文創創辦人林峻丞表示,「臺灣有很多人對於城鄉是悲觀的,回到三峽,讓我發現這看似完整的城區,卻隱含著許多社會問題:新舊城區對立衝突,新住民無法融入、高吸毒人口與犯罪率等。」   因為搶救阿公肥皂工廠的機緣,他回到三峽推廣肥皂品牌,
「我突然意識到,我從來沒為自己腳下的土地做過任何一件事情。」他開始號召青年淨溪投入改變的行列,他說,「比起高呼『愛台灣』的口號,唯有實際付諸行動才能改變這塊土地。」
 為了降低犯罪率及吸毒人口的攀升,他發現,家庭及教育程度是影響孩童身心發展的關鍵因素,甘樂打造小草書屋來陪伴高關懷孩子,陪伴孩子創造夢想,擁有力量改變未來,盼能「用行動『支助』,取代金錢『資助』」。 推薦閱讀:「文化脫離了在地的脈絡,就失去了生命」甘樂文創用在地文化滋養創意 三位在食農、銀髮、城鄉三個領域深耕多年的講者,在分享了他們所觀察到的社會問題以及建議的解方之後,緊接著迎來本次論壇的特別嘉賓—台北市長柯文哲,從公部門的角度,分享如何運用「Business Model」來解決社會問題。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我們過去在輔導創新產業時,想到的大多是科技產業,比較沒想到跟社會相關的、解決生活問題的產業。」 當被問到台北市如何看待與回應食農議題時,柯P表示台北市過去有推動「小田園教育體驗學習實施計畫」,到學校教小朋友種菜、採收、煮食,而社會局的老人共食計畫,也或許能加入食農議題,不只煮給老人吃,更帶著他們一起煮。 他也提到,台北市府預計提出「石頭湯計畫」來輔助社會企業創業,在社會企業創業之初、缺乏資金和市場時,由政府開闢一個環境當作試驗場域,扶持他們成長。 「台灣的社福與企業概念需要創新的商業模式。環境在變,思想也要變,沒有什麼事是不會變動的」,更重要的是,「政府輔導企業要有的心態,不是用成功率來計算」,而是要能忍受失敗(容錯),如果每件事都以成功率來計算業績,這樣就會損失很多創意。他表示,這也是未來之所以要推動「石頭湯計畫」的原因,讓新創企業能有開始嘗試的機會。 接著論壇更進一步深入食農、銀髮、城鄉三個領域,邀請國內外講者帶著一件「代表未來」的信物,分享自己如何帶著創新精神迎向三大領域的未來。
遠從英國來的ColaLife創辦人Simon Berry,利用可口可樂遍及各地的物流系統,把治療痢疾的藥物送到物資缺乏的尚比亞偏鄉,這個想法贏得社企大獎,以及包含BBC在內的英國各大媒體關注和企業支持。
「我們模仿可口可樂的行銷模式,來解決醫療衛生,然而能不能放在可樂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符合當地的需求。」Berry強調。
1980年代,Berry從事國際發展救援時,發現尚比亞等未開發國家的兒童死亡率極高,平均有1/5的小孩無法過到五歲生日,而原因是痢疾導致的脫水症狀;同時他也發現,不管到多偏遠的地方,都還是看得到可口可樂的蹤跡,讓他萌生將兩者結合的點子。但受限於當時科技不便利,與社會企業概念尚不普及,這個點子未能實現。直到2010年,ColaLife才正式實踐這個點子,並做出比聯合國更有效率的成績,讓45%的兒童情況獲得改善。
「不要以為你懂得人們想要的東西,而是去問問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Berry強調在投入行動時,應該保有的心態。
ColaLife在尚比亞所做的一切,皆是從在地視野出發,運用在地的資源,解決在地的問題。 延伸閱讀:ColaLife—他搭可口可樂便車來改變世界 設計比聯合國更有效率的送藥方式       
高齡化社會讓照護需求日益迫切,而城鄉差距也讓原本能夠享有妥善醫療資源者,無法得到即時的關照。試想一位住在偏鄉的年長者,在慢性病纏身的同時,必須跋山涉水前往大城市才能拿到處方用藥,不僅得面臨舟車勞頓,安全上也受到潛在威脅。   2010年,一群藥師們眼見問題所在,決定應用專業,連結網路科技,成立iHealth政昇處方宅配藥局,推出獨樹一格的藥品「宅配」服務,降低醫療不平等,致力解決偏鄉藥局資源不足與老人領藥問題。   只要有需求,一通電話、傳真、或Line,就能送藥到特定地址。「藥師透過親自與病人互動,能給民眾用藥上的建議」,減少民眾對於藥品服用的疑慮,就像行動藥師一樣,不離不棄的陪伴年長者。   「台灣物流能賺錢,醫療物流也能辦到。」透過都市與偏鄉支持,未來,iHealth會持續為台灣長照的需求而服務,並拓展至各式行動醫師,讓每位年長者,都能享受更好的晚年。 同場加映:王照允─人老了,不一定能走出家門 「藥師、醫生要走出來!」 社企流四週年論壇,由「台灣社會創新關鍵報告」與城鄉議題的分享拉開上半場序幕,下半場還有銀髮和食農領域的精采分享,敬請期待社企流四週年論壇的下篇報導! 核稿編輯:金靖恩

文章標籤

  • 社企流四週年論壇:「擁抱未來」

    社企流四週年論壇:「擁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