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中麟
一邊做生意,也一邊做好事?
在資本主義盛行的時代,社會對於富可敵國、快速且有效累積財富的企業抱有高度期待,期望企業能將從民眾所得之財,還之於民。過去對於資本主義普遍的評價多為剝削勞工、造成貧富不均等負面評論,而企業作為利益至上的資本主義信奉者,也經常被認為是造成環境及社會問題的根源。因此,後續發展出企業社會責任(CSR)的概念,企業開始在創造營利之餘,也肩負起對自然環境及社會的道德責任。比爾‧蓋茲本於企業社會責任,提出「創新資本主義」,期盼資本主義社會中追求規模經濟的企業,也能在做生意之餘納入做好事的想法,發揮改變世界的影響力,此概念一提出,便引來各界學者和專家熱烈辯論。
本書由專欄作家麥克‧金斯利所主編,收集包含比爾‧蓋茲、巴菲特和四十六位政經專家對於「創新資本主義」與「企業社會責任」兩個概念的撰文,藉由多元背景的專家從不同角度的討論與辯駁,逐漸描繪出創新資本主義的輪廓及挑戰,一窺各界領袖的對此議題的獨到見解。
資本主義的未來新方向
比爾‧蓋茲在達沃茲論壇提出「創新資本主義」,強調資本主義正帶著世界往更好的方向前進,創新的科技與發明造福了許多人類,但是,任一制度皆有缺陷,資本主義造成了貧富不均,市場只回應了有負擔能力者的「需求」,但貧窮者的「需要」,則往往因為無利可圖而遭到忽略。因此,必須提供除了獲利之外的其他誘因,例如「表揚」(recognition)。表揚的意思是,企業若能獲得政府或社會的支持與認同,不但提升公司聲譽,對員工也能產生激勵效果。另外,蓋茲也認為人性中所蘊藏的「自利」和「利他」是兩股強大的驅動力,將兩者合一是創新資本主義成功的關鍵。因此蓋茲進一步建議企業可將頂尖創新員工的部分時間,分別出來致力於改善社會問題。
在蓋茲與巴菲特討論創造性資本主義的內容中,列舉許多企業社會責任的形式,包含將五%的獲利捐給慈善機構、提供具公益性質的創新商品和商業模式,以及讓顧客在消費之餘也能以助人為傲、投資開發中國家等。蓋茲認為,這些方法既成了企業公關的途徑,也在塑造企業正面形象之外,同時成就了改變世界的美事。
資本主義v.s. 創新資本主義,誰比誰好?
蓋茲的構想引起了各界的支持與質疑,其中以概念模糊、背離資本主義的效率、理想化以及過於仰賴人性慷慨為四大爭點。
芝加哥大學法學院講師理察‧波斯納認為,創造性資本主義使企業偏離原本獲利的目標、削弱其競爭力、漸而阻礙社會進步,反而使情況更糟糕。就其他利害關係者而言,股東亦不願見到自己的金錢被經營者擅自拿去作慈善行動,而背離其投資目的,投資開發中國家也忽略了開發中國家的社會問題,其關鍵原因多來自於失能政府,慈善行動反而降低這些國家的改革壓力,替問題政府開脫。經濟學教授葛雷葛利‧克拉克也認為,利益所趨的市場機制本來就能照顧到第三世界的貧窮人口,例如行動電話在非洲的普及。
與波納斯、克拉克持相反意見者則認為,創新資本主義等慈善行動的目的,就是要藉由企業的專長,發揮正面且強大影響力,填補公部門的缺失或過於龐大的問題。國際樂施會顧問伊莉莎白‧史都華則認為,放任非洲國家經歷變革所需的轉骨之苦,是不可思議的事,創新資本主義的目標就是要協助其跨越發展階梯,協助過程中的挫折,並不代表可以放棄。此外,儘管放任的資本主義成為主流創造許多奇蹟,但在矯正社會發展不均的問題,則始終未有出色成果,企業為利所趨的特質,使其服務富人大於服務貧窮。
針對企業社會責任,有些經濟學者則認為此概念問題重重,例如要獲得蓋茲所說的「表揚」與企業的正面印象,公司只須做好公關即可,這代表了企業也可能 「花一塊錢作慈善,三元打廣告、宣傳善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羅伯‧瑞奇也質疑,企業社會責任可能變成政治人物幹壞勾當的掩護,寬鬆對待號稱有責任的企業,便可以營造政治人物鼓勵企業行善的表象,本意良善的企業社會責任反而淪為官商勾結的暗器。企業的責任在於對員工及股東負責,本業以外的慈善行為會損害到他們的最大利益,也違法經營者與他們的約定。
持正面看法的學者則認為,創造性資本主義意在推出新的契約模式,反映出企業除了為股東賺錢之外也想做好事,藉由修訂規條來定義公司的責任,除為股東牟利外,也可滿足員工對行善的期待,如此便不受制於企業為股東牟取最大利益的條約。
《從貪婪到慈悲》這本書協助讀者重新思考企業社會責任的真諦及創新資本主義的實踐,政經領袖的來回辯證,並非扼殺了企業行善的可能性,而是幫助讀者更全面了解兩個概念中的問題和挑戰,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尋找出真正的出路。在如此一來一往,熱烈討論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慈善行為的對話中,可惜鮮少著墨於新商業模式的可行性。新商業模式如社會企業一概念,可將解決社會問題的行動不著痕跡融入企業賺錢之道,利用創新想法、時尚產品吸引消費者,間接解決社會問題。
作者簡介:陶中麟,畢業於清華大學外語系,喜愛嘗試各樣戶外活動,對於各樣領域的知識有三分熱度的好奇心,對於如何成就別人卻有十分熱度的理想。2015年成為社企流第三屆冬季專案實習生,負責撰寫社企相關書籍導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