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Michał Wichrzyński on UnsplashPhoto Credit: Michał Wichrzyński on Unsplash
文:李沂霖                                                                                                
台灣素有「自行車王國」的美譽,是全球供應鏈的關鍵生產與設計聚落。昨日(8 月 15 日),紅點設計獎邀請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劉麗珠、World Bicycle Relief 亞洲區負責人鄭永權、Tern Bicycles 創辦人韓安石,以及具跨國經驗的獨立設計師黃培樺、羅偉誠等來自輪界不同角色齊聚在台中——全球自行車設計研發重鎮,共同探討自行車的未來價值與發展。
「移動」是創新的重要議題之一,紅點設計獎每年受理超過 1 萬 8 千件來自全球的參賽作品,無論是紅點產品設計獎、紅點傳達設計獎或紅點設計概念獎獲獎作品,歷歷揭露了不同時代與環境中,人們持續對移動的渴望,經由傑出的設計、產品與內容,在全球各地衍生了領導性的跨國品牌。臺灣紅點總監鄭雯瑄開場便指出:「紅點概念大獎中最大獎『紅點之星』,已連續 4 年頒給移動工具。」
(紅點設計沙龍講者合影。來源:紅點設計)
(紅點設計沙龍講者合影。來源:紅點設計)

創新,從社會需求出發:World Bicycle Relief 用自行車改寫貧窮地區命運

World Bicycle Relief 亞洲區負責人鄭永權簡介,2005 年南亞海嘯,自行車零件大廠速聯 (SRAM)共同創辦人 F. K. Day 及他的妻子 Leah Missbach Day 創辦非營利組織 World Bicycle Relief(以下簡稱 WBR),製造兩萬輛自行車送到斯里蘭卡,協助南亞大海嘯的救災行動。
「後來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兩萬多台腳踏車成本不高,但在災難援助中效益卻是最大。」鄭永權指出,「對台灣人來說可能難以想像腳踏車能有這麼大的效益,但是對生活較不便的地區而言,人們用腳踏車取代步行,能讓移動距離增加 4 倍、時間更減少了 3 小時,效益很大。」
為什麼用腳踏車而非其他交通工具?鄭永權答道,腳踏車不需汽油及電力,且維修門檻低,對未開發國家來說,才是最符合需求的解方。
2006 年當救援行動告一段落,WBR 便思考如何能讓組織擴大規模、協助更多人並邁向永續發展。於是他們在原先的組織下,成立社會企業「Buffalo Bicycle Limited」(以下簡稱 Buffalo),由自行車產業發達的台灣以及亞洲地區負責供應鏈與研發,而在主要市場非洲各國則設有分部,由當地人負責第一線的銷售及維修服務,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同場加映:翻轉金字塔底層的營運創新─World Bicycle Relief
「社會企業(Buffalo)的盈餘會挹注到非營利組織(WBR)當中,由 WRB 投入在地服務。」目前 WBR 的服務重點聚焦於促進教育、技工培訓、醫療衛生、小額貸款以及環境保護。鄭永權表示,截至 2018 年 6 月,WBR 已培訓近兩千名技工,並將超過 40 萬台自行車送至非洲、南美洲與東南亞等國家。
最後,鄭永權強調,任何創新想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回應在地環境與使用者需求,才能為服務對象帶來真正的效益。
(World Bicycle Relief 亞洲區負責人鄭永權。來源:紅點設計)
(World Bicycle Relief 亞洲區負責人鄭永權。來源:紅點設計)

永續是成功創新的關鍵價值:共享單車的挑戰與永續

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執行長、YouBike 發言人劉麗珠鞭辟入裡地指出,從永續發展為核心思考,才能發揮創新的意義與價值。她指出,2016 年在中國興起的一波無樁共享單車浪潮,這陣風潮來得快也去得快,不到兩年的時間,隨處可見沒有完整維修輪調系統的無樁共享單車,被棄置在路旁,淪為無處安放的垃圾,成為城市痛點。
劉麗珠認為,創新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永續,而永續來自於自律,如同有樁共享單車 YouBike 的成功,「樁」就是共享單車的自律神經,讓平台能夠自行管理、運作。如同經營者與團隊,在創新的同時,堅守自律,不自亂陣腳,才能創造價值。
(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執行長、YouBike 發言人劉麗珠。來源:紅點設計)
(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執行長、YouBike 發言人劉麗珠。來源:紅點設計)

紅點設計沙龍激發台灣產業對未來移動的想像

以城市騎乘為定位的 Terns Bicycles 創辦人韓安石分享自身打造創新品牌的經驗,要自己成為消費者,才能洞察市場需求,找出產品定位,作出差異化。未來的變化非常快,需時時關注全球趨勢,帶領團隊開創新局。具跨國經驗的獨立設計師黃培樺則分享自己跨界設計的經驗,強調任何設計都需以人為本、以需求出發。
台灣自行車產業在未來移動領域,能精準洞察到新需求,持續開發以人為本的產品嗎?或是在發達的通訊環境中,共享經濟與智慧移動成為永續創新的典範?在紅點設計沙龍中激發台灣產業更多對於未來移動的想像,盼能集結眾人智慧,改寫移動的未來。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