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The GuardianPhoto Credit: The Guardian
編譯:張齡云
編按:在台灣,全聯、美廉社等低價超市的興起引起了食品價格戰,但英國衛報表示,最新研究指出番茄供應鏈中的低薪問題;零售商在打價格戰的同時,不應以「供應鏈人權」作為祭品。
「若你的一日工資只有60迪拉姆(摩洛哥貨幣單位,折合新台幣約200元),能做些什麼?」拉赫森(Lahcen),摩洛哥一名番茄採收工的回答是:「什麼都不行」,但這正是他在危險的番茄園工作的一日所得。靠著借貸才能讓他採買家庭日用所需,醫療藥品等對他們來說更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
拉赫森的故事僅反映了我們每日飲食中「隱形成本」之冰山一角。當農業帶著社區脫離貧窮,許多農業工作者卻只賺取了微薄的收入;辛酸且諷刺的是,他們甚至買不起自己種植的農作。
最近幾個月,低價連鎖超市積極向歐洲各大超市宣戰,股價暴跌至新低點,點燃了主要消費品項的價格戰火。當消費者買到便宜的民生用品,想當然爾,並未考量低價背後犧牲的人權成本。
國際公平食物組織(Fairfood International)在近期報告中呼籲大眾重視番茄農之權益。這群農夫供應番茄給歐洲大型連鎖超市如英國的Tesco、Sainsbury’s和荷蘭的Ahold,卻未獲得應當之報酬。當商業人權資源中心(Business & Human Rights Resource Centre)介入調查時,三間超商異口同聲說他們付了法定最低薪資,也致力於改善其供應鏈中之工作條件。
聯合國商業人權指導原則(UN Guiding Principles on 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明訂企業有尊重人權的責任,為了落實此義務,企業必須將人權落實於自身管理系統中,並進行人權評估,提供受害者申訴管道,及回報人權報告。
像Tesco和Sainsbury’s即遵守此原則,提升其應盡之人權責任。更有許多團體集結起來組成人權倡議組織,如道德交易倡議(Ethical Trading Initiative)和英國近期成立之強壯連線(Stronger Together)以對抗勞動剝削。
當消費者越瞭解花出的每一分錢都具有影響力,並能多選擇公平交易時,企業將理解人權是營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Oxfam最近公布在社會環境議題中,進步最多之全球前十大飲食業企業排名。經過兩年的觀察,聯合利華及雀巢居排行榜之冠,而家樂氏和通用磨坊(旗下著名品牌為綠巨人、哈根達斯等)則致力於氣候變遷議題,受到表彰。
然而,農業及食品製造業中有關勞工虐待的事件仍層出不窮,關於人權保護的挑戰依然存在;媒體協助曝光了某些案例,像是衛報近期揭露之泰國漁業虐勞案,但多數故事仍不為大眾所見。雖然歐洲超市業生存戰仍在持續,但產業競爭不應成為剝削供應鏈中最低階勞工的惡因。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

  •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流編輯群帶你在此專欄中,輕鬆吸收世界各國對於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