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社會企業:一個健康的城市,不該只服務百分之八十的人
文:崔聖如
衡量一個城市或社區的發展,不僅只看經濟指標,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居民擁有一個便利、安心的生活環境。透過以下的案例,讓我們看社會企業如何透過以「人」為本的設計,從公共交通、餐廳到居家關懷,建構出更包容、舒適、安全的無障礙環境。
1. 運用科技創造友善城市的服務行動─众社會企業 :你最愛光顧的餐廳有沒有無障礙設施?「友善地圖」APP提供深度且專業的餐廳友善環境資訊,讓阿公阿嬤、孕婦、和身障者用餐不再煩惱。
2. 身障創業家打造友善輪友咖啡館:E JONA—跟阿爾巴尼亞的身障朋友一起享受美好的咖啡時光吧!
3. FUDE通用設計大賽 讓世界看到台灣:由台灣主辦的FUDE設計大賽,讓設計重新以「人」為焦點—打造人人都可輕鬆使用的「通用」設計,使設計更有人情味。
4. 愛的宅急便,守護獨居長者:遞送的不只是包裹? 日本宅急便結合社區,提供獨居長者關懷服務。
5. 本月社企:多扶接送-無障礙環境的全面連結 :「只有障礙的環境,沒有障礙的人」。多扶將傳統租車業結合「服務業」與「無障礙」的雙重心意,提供行動不便者溫暖又便利的選擇。
6. HCT巴士:做有人文關懷精神的社區公交:英國的HCT公益創新巴士,把阿公阿嬤直接送到醫院、郵局和超市門前,為行動不便者「客製化」行駛路線。台灣也能嘗試這樣的服務嗎?

文章標籤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社企流編輯群在這共同執筆,透過「本月社企」、「編輯隨筆」等系列文章,分享我們的所見所學。
2023 五月專題-側欄廣告
2023 企業倫理專題-側欄
網站贊助會員-側欄廣告 News
全家永續大賞 banner-側欄
加入社區永續圈!讓改善家鄉的好點子做得更長久-側欄廣告
2023 綠獎徵件-側欄廣告
2023 星展 GRANT AWARD-側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