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張欣舫
大企業真的有把永續性當一回事,還是只是說說而已?
這是一個難解的問題,因為比較不同公司在不同領域為永續經營所採取的行動較難具客觀性。由非營利永續組織Ceres和Sustainalytics研究機構協同作出的分析報告中,評估了美國橫跨四領域的各大企業,並比較它們自2012年第一份報告後的永續經營成果。Ceres的副總裁Moffat表示:「我們看到了公司的進步,但卻沒看到我們真正需要的改變幅度。我們看到改變,但卻不夠快速,且尚不到我們認為美國企業可達到的程度。」
「要改變,就必需在企業架構內做出改變。」Moffat說。
一項正面且令人驚訝的結果發現:將永續成果與高層主管薪酬制度連結的公司數量大幅躍升。大部分的公司其實已做到此點,可惜大多是原本就受到嚴格的環境或安全法規管控的產業。扣除這些產業後,真正出於自願性質的公司其實不多。同樣地,只有32%的董事對於永續議題有所關心,相比2012年,僅微幅上揚,而認真看待永續性的公司也以和環境永續程度高度相關的能源及材料公司為主。
另一方面,讓員工直接參與永續發展的企業占40%,比起2012年的30%有大幅進步。Intel是這領域的翹楚,訓練員工進行商業決策時,將永續發展納入考量,並視情況將成果表現回饋於員工薪酬中,作為誘因。
溫室氣體與水資源永續目標相當薄弱
三分之二的公司表示他們正努力降低碳排放量,但只有三分之一有為此設定明確的目標。同樣地,相較2012年,只有極少數的公司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上有所進展,且只有6%的公司對於增加可再生能源有著量化的目標。
兩年過去了,在極端氣候、洪水等情形下,Moffat原本預期有更多的進步或改變,可惜事與願違。
面對氣候與能源問題,科技產業走向改革前端,而石油和天然氣相關產業則相對落後,只有少數公司有著具體的減量目標。水資源的風險則是被多數企業所忽略。即便是大量依賴水資源的公司(如飲料產業),也僅一半意識到水資源的風險。報告中提到,可口可樂是少數有認真看待此議題的企業,在過去十年中已有效減少20%的水資源消耗。
需要更多的革新
只有14%的公司有著正式的企劃去投資或推廣永續產品及服務的規畫,Nike是其中的領航者,它生產消耗較少原料的跑鞋,在2013年,更創造了「原料永續性指標」,藉以協助流行產業的設計者,也能納入永續發展的思考。
供應鏈
比起2012年的43%,現在已有將近60%的公司著眼在它們的供應鏈上,並且設定了供給永續發展的人權基準。報告指出:雖然從分析上看來,公司和投資人對於這方面的挑戰的認知已有明顯增加,但仍有許多公司才剛開始認識如何應對面臨永續發展的議題仍在起跑點上挑戰。Moffat 表示她希望投資人和企業看到這份報告時,能夠做為一個比較基準及發想的誘發點。更多的細節,都在報告中,點進去一窺究竟吧!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