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雜誌─用愛創業:社會企業正熱門
文:林奇伯,圖:金宏澔
(圖:首屆社會企業嘉年華今夏登場,現場宛若一場趨勢博覽會。)
今年夏天,台灣的社會企業正式進入遍地開花的繁華年代。
許多台灣創業者積極反省資本主義全球化所帶來的缺失,顛覆過去創業就要「做到大,賺最多」的巨型迷思,以改造社會為己任,不將獲利視為企業唯一道德,還創造出各種「做好事也能賺大錢」的獨特經營模式;在「產業、消費、社會」三個介面中,尋找共榮多贏的新可能。
根據學界統計,目前台灣廣義型的社會企業超過5,000家,其中近200家獲利穩定並略具規模。這些新創業家懷抱的理想是什麼?台灣如何成為社會企業的沃土?
8月10日星期六,台灣首屆「社會企業嘉年華」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廣場熱烈舉行,還不到開幕時間,現場就已聚集了如織人潮。這裡就像一個小型社會企業博覽會,是台灣現況的縮影,充滿知識性,處處驚奇。
(圖:社會企業商品已經正式進入我們的生活中,從布製衛生棉、自然農法草藥精油、有機蔬果寵物食品,到庇護工場生產的皮雕製品,都深具市場潛力。)

小博覽會,大繁華森林

「社會企業嘉年華」發想自輔仁大學校內的小市集,今年輔大和星展銀行合作,結合企業親子日活動,擴大規模,走出校園,親近一般群眾。第一屆主題設定為「Care and Share(關照與分享)」,現場分為社企市集、體驗活動和舞台表演三大區塊,邀請了52個相關單位參展。
最熱鬧的莫過於市集區,參展攤位主要分為公平貿易、庇護工場、有機農業、公益媒體與照護科技4大類別,這4大類也正是台灣社會企業最重要的發展領域,攤位廠商熱中講解理念更勝於販賣商品。
公平貿易類的攤位商品充滿異國情調,新型態的貿易觀念更為參觀者上了一堂課。此區除了有大眾較為熟知的咖啡豆進口貿易商「生態綠」、「雨林咖啡」之外,還有台灣第一家獲得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FTO)認證的設計師品牌「繭裹子」,第一家國際公平貿易品牌進口商「地球樹」等攤位,讓人駐足。
「天啊,這縫製得好精巧!」一群女生發出驚嘆,原來她們看到了尼泊爾風的布製衛生棉品牌「棉樂悅事」,開始討論是否該改用這種圖案賞心悅目,又兼顧環保概念,並創造尼泊爾村落女性就業市場的新產品。
來到有機農業區,多家農場與合作社展示了新鮮蔬果、茶葉和果醬等美味食材,天然又健康,台灣小農愛土地的團結活力,氣勢十足。庇護工場區則展現公益團體近年來自立自足的努力,他們藉由製作糕餅、巧克力、手工皂等,為身心障礙者打開就業機會,來往人潮也開心地和負責試吃服務的唐氏症寶寶合照。
公益媒體與照護科技區則有以街友為銷售通路的《大誌雜誌》,和鎖定外籍移民與外勞為讀者群、以東南亞5國文字發行的《四方報》。有人豪邁地掏出荷包,將展示台上的刊物全部橫掃入袋,準備回家好好閱讀。
星展銀行負責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的客戶關係經理徐偉書,帶著親友在現場繞了好幾圈,他難掩悸動地說,過去在審核貸款業務時,他常看到許多創業者因商業模式太過理想性,獲利評估無法跨越貸款條件門檻,而深覺可惜。
「這個嘉年華活動顛覆我的舊思維,原來不以獲利為單一目標的企業也能因為關懷的信念,而深具永續經營的可能!」他說。
(圖:透過小農的團結努力,有機蔬果逐漸突破產銷瓶頸,讓消費者落實健康飲食生活。)

小旅行,大公平貿易想像

第二個現場,在8月19日過午時分,10位中壢高中的學生由老師帶隊,來到台北市銅山街的生態綠咖啡店,正要展開一趟「公平貿易輕旅行」。
主講人公平貿易協會創辦人余婉如一開場就指出,21世紀的貧窮問題正導因於人類自己扭曲的消費習慣,但今天只要透過公平買賣的方式,就有機會讓第三世界國家的生產者免於壓榨,得到合理的報酬,進而脫離貧窮。因此,公平貿易就是一種社會改造工程!
現場輕鬆播放一連串的影片和歌曲,當學生們聽到「農業工業化」、「全球正義」、「在地實踐」等新鮮名詞,眼睛無不迸出興奮的光芒。
「在英國,大學的校園餐廳已全部改用公平貿易咖啡豆,今天,我們就要透過輕旅行的方式,漫步街頭,想像我們在台灣也可以擁有這種理想生活!」余婉如結語。
學生們循著早年台北運送稻米的「糧道」齊東街散步。聽著導覽員講解,彷彿進入時空隧道,看見台北糧食文化的歷史嬗遞。
經過蜿蜒的街道,一行人抵達有「社會企業重鎮」之稱的金山九號大樓,參觀了包括TED × Taipei、台灣文創平台、台灣公平貿易協會等社企單位的辦公室,體驗一群人共同效力的氛圍。
導覽員黃尚卿高興地說:「辦活動最怕活動結束就船過水無痕,今天好幾個同學已經發願,以後在大賣場購物時會多留意貼有公平貿易標籤的商品,以具體消費行動為世界盡份心力!」。
「公平貿易輕旅行」是由公平貿易協會主辦,全程免費,有吃有玩,傳單小海報上印有中、英、日文三種語言說明,歡迎外籍觀光客也來參加。
(圖:咖啡豆是公平貿易產業的先行者,消費者透過飲食就能為生產正義盡份心意。)

小學堂,大創業渴望

第三個現場,在資訊工業策進會的大樓裡,台灣第一個社會企業網路資訊平台「社企流」舉辦一系列「DOIT社企流小學堂」講座,分成「創不同」與「實踐力」兩個主軸,針對資訊科技、弱勢就業、教育文化、環境保護、農業發展等5個領域,由社企流編輯群和台灣創業家近距離為民眾講解創業經驗及最新國際脈動。
小小的會議室裡擠了五十多位青年聽眾,做筆記的沙沙聲不斷,反映出大家對於社會企業資訊的渴切。主辦單位特別在講座最後開放30分鐘問答交流時間,現場聽眾發問異常踴躍,且問題多集中在如何創業、如何掌握社會議題脈動、如何找出潛在市場需求等實務面向,提問一個接一個,幾乎欲罷不能,使得活動比預定時間晚1個小時才結束。
社企流從2012年2月正式上線至今不到兩年,已號召超過20名翻譯者、50位志工加入,臉書粉絲頁按讚人數超過1.2萬人。創辦人兼總編輯林以涵是年僅27歲的女孩,在留學美國期間接觸了社會企業實務工作,回國後有感於台灣與國際間的資訊落差過大,便號召幾個朋友架起網站,編譯國際社會企業新聞,沒想到短短時間內就捲動龐大能量,今年2月初舉辦收費型的年會,居然吸引了超過700人參加。
「創投公司不斷詢問是否可以投資,但是我得冷靜,思考下一步怎麼走。」林以涵掩不住興奮之情表示,台灣人對社會企業的熱愛已遠遠超乎她的預期。
上述三個現場,只是社會企業受矚目盛況具體而微的縮影,而這把全新概念的創業之火還會持續延燒。
9月中旬,輔仁大學開學,由企管系和社會系跨領域聯手教學的台灣第一個「社會企業管理研究所」開始上課,首屆14位在職專班碩士生有半數都是社會企業家,該所40%以上的課程將會走出教室參與社企實務。亦即,未來兩年他們將走遍全台、走向海外,在實習中進行「異花授粉」經驗交流工程。
 
(圖:中壢高中學生參加公平貿易輕旅行活動,直呼開心盡興。)

社會創業,兼顧公益和獲利

台灣民眾開始對「社會企業」這個新名詞朗朗上口,消費者大力支持,創業者也將社會企業當做嶄新選項。但到底什麼是社會企業?為何此刻會如此風靡台灣?
創辦輔大社會企業管理研究所的胡哲生教授解釋,「社會企業」顛覆傳統把純營利組織和公益服務組織簡單二分開來的思維,認為「企業是能兼顧社會公益和經營技能的,生產關愛社會、關懷弱勢的產品也能獲利,永續經營。」
綜合學界的研究,企業組織可以從「純營利」和「純公益」兩個端點在光譜上區分成6個型態(如附圖一),現在許多台灣純獲利導向的企業和純公益導向的非營利組織,都努力往光譜中央的「社會企業」邁進。
因此,這兩年台灣產業界也呈現了「營利事業公益化」、「公益團體企業化」的兩大趨勢。就像一般創業必須發現市場上「未被滿足的需求」,研發嶄新商品讓自己與眾不同;新的社會創業者也會從關心人群、解決社會問題的公益角度找尋市場需求,成立新公司。
公益團體則必須設法降低對政府補助與民眾捐款的依賴,進行「二次創業」,讓自己也能為弱勢族群創造就業機會,產生獲利;台灣庇護工場提供汽車美容、烘焙、餐廳、清潔等多元服務,且愈來愈有市場競爭力,就是明顯的例子。
這兩種新型態的創業者也被賦予一個時髦的頭銜—社會創業家。他們的創業範圍廣布各領域,年齡分布也甚廣,許多甚至是學者、文史工作者、社會運動者,因為善於營造話題,很快就能號召消費者認同他們的「使命性」。
(圖:社企流小學堂由網站編輯分享國際資訊,吸引大批有志創業者進修。)

醞釀多年,終於燎原

其實,社會企業概念在歐美行之有年,在印度、孟加拉等開發中國家也因弱勢族群需求強烈,發展得既成熟又創新;台灣因為是中產階級為主的國家,社會氛圍又好公益與福利,過去反而缺乏這種企業模式。
2006年,孟加拉經濟學者尤努斯因創辦「鄉村銀行」,提供窮人微型貸款創業自立,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引發台灣社會關注。2007年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和作家王文華創辦若水國際公司,以「社會企業競賽」方式尋找投資標的,打響議題熱度,但卻也因為概念還侷限在傳統創投「砸錢就能成功」的舊思維中,火苗乍現不久後就熄滅。
「消費市場不肥沃,事情怎麼可能做得起來?」胡哲生分析,理念倡導和觀念反省一定要走在前面,先培養民眾的消費習慣,社企商品才能被接受。
2008年,結合聯合勸募、104人力銀行、SOHO協會等團體的「公益2.0」脫貧計畫推出,主張「救貧即救急」,透過大眾捐款,協助弱勢族群微型創業脫貧。這個計畫講究款項透明化、群眾互動性、提供創業專業諮詢,立即受到公益團體矚目,紛紛取經效法。
2010年,輔仁大學緊接著成立「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建構理論、倡導概念,並把成功個案發掘出來,分析其商業模式,再廣告周知。例如關注弱勢就業與糧食自主議題的「喜願共和國」、推廣有機產銷和環境概念的「日月老茶廠」、為弱勢發聲的文創媒體《四方報》等成功個案,都讓有志成立社會企業的人更有信心。此時,社會企業概念才正式進入「燎原期」,並在2012年底推向高峰,被學界形容為「遍地開花」。
曾參與「公益2.0」計畫、長期進行經濟模型研究的輔大社會學系主任吳宗昇分析,台灣正在努力中的社會企業已有五千多家,其中包括近60家登記有案的新創業公司,一百多家正加速產業化以達到自給自足目標的公益型非營利組織,以及超過5,000個積極轉型的產銷合作社。
「消費者不再只是基於便宜、功能性強、美感強等原因來購買商品,而是認同社會企業的理念;這種新消費文化認為,優先購買有理想性的社企商品更勝於時常爆發食品安全疑慮的大型企業品牌,因此為台灣培育了社企冒出的沃土。」吳宗昇說,這兩年,在大學育成中心、教育部「大專畢業生創業U-START計畫」中,都可以看到愈來愈多創業者已經擺脫以獲利為單一目標的思維,從社會議題中找尋「尚未被滿足的消費需求」,建構創新的商業模式和商品。
(圖:消費者開始優先考慮社會企業的商品,為台灣培育創業沃土。)
(圖: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的清潔團隊提供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服務品質不亞於一般清潔公司,是公益團體積極轉型為社會企業的代表。)

顛覆傳統「創業3年論」

在企管理論中,有所謂的「創業3年論」說法,創業者必須咬牙撐過產品從乏人問津到尋得固定客戶的前3年,並從困難中學會應變能力和茁壯心理強度,企業才能持續存活。
但社會企業卻顛覆了這個傳統「創業3年論」法則。因為社企創業者滿腔熱忱,3年艱苦很容易熬過;產品也因為具有高度理想性,容易讓消費者跨過首次購買時猶豫不決的門檻。此時,他們的挑戰反而是「供不應求」,如果創業3年之後,生產速度還是跟不上需求量,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品牌就無法達到最大綜效。
最顯著的例子是,標榜生態有機農業的「光原社會企業」和「日月老茶廠」的展售現場,常可看見消費者因受到感動而想把一整櫃商品掃貨回家的情形,此時,店家反而要拜託大家別一次買太多,免得因為講究嚴格認證、簽約農場有限的農產品斷貨。
關於社會企業與消費者、創業者的三角關係,輔大社會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胡哲生比喻,社會創業家需要的並非傳統的創投資金,而是來自於消費者覺醒的「消費創投基金」。當消費者購買社企產品時,就是在用消費力來投票,決定哪一個企業可以存活下去。
而青年若能以社會企業的形式來創業,也等於是在高失業率年代為全新的就業選擇投下一票,決定我們的社會要往哪個方向前進!
「新的創業和消費想像變革正在台灣悄然發生,眾多微小而熱情的改變力量,開始匯聚成大江大河!」胡哲生說。
本文獲《台灣光華雜誌》授權轉載,更多此專題報導請參考台灣光華雜誌2013年10月號

文章標籤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由社企流編輯搜羅整理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相關的即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