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應該探討社會創業的失敗經驗
編譯:邱韻芹
多位專家在針對社會創業計畫的討論中指出,創業失敗的經驗十分寶貴。在美國,失敗過的創業家甚至更容易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失敗為成功之母」的道理人盡皆知,但是社會創業界中仍然鮮少有人公開談論失敗經驗;此文從成因和影響層面探討這個現象,並鼓勵創業者分享這些不為人知的低潮時刻。
Dave Dawes創立了四家社會企業,包括Nurse First和Entreprenurses CIC,也曾經為數百位社會創業家提供諮詢服務。他的首次創業以破產作收,但他認為那次失敗奠定了後來成功的基礎—破產後,有位天使投資人欣然將七萬兩千英鎊投資於他的第二家社會企業;因為這位投資人相信Dawes過去的失敗經驗讓他更加了解現金流(cash flow);儘管當時沒有任何一家銀行願意繼續跟他往來。
「我對社會創業的失敗非常感興趣,因為從失敗中汲取教訓遠比從成功中學習簡單得多。我覺得如果沒有失敗,那便不是在創新。」他認為失敗是創新的必經之路,可惜對它的討論卻不見容於大雅之堂。
Dawes參加了一場由社區運輸組織ECT的執行長Anna Whitty主持的公開活動,會中她分享了在經歷業務高速成長和多元化發展時所面臨的困境,並列舉出幾項社會企業和慈善事業失敗的原因:過度多元化經營(over-diversification)、使命飄移、缺乏事前徵信、以債務為基礎的成長、對成長的執迷、自我中心的組織。雖然開始有人論及社會創業的困難;但Dawes指出,這類探討失敗的社會創業論壇仍然相當稀少,「你可能可以在會場附近的酒吧裡聽到這些故事,但不會是在舞台上。」
社會企業顧問Rizwan Tayabali則認為英國太注重社會企業的成功經驗,反而未能呈現出高低起伏的產業實況,他猜測這是因為多數的社會企業支持者和出資者只對成功的社會企業有興趣,且希望藉由眩目的明星企業引入更多資金。「畢竟多數出資者還是喜歡錦上添花」,他說。在Social Edge網站的討論串中也有人抱持相同看法:「捐款者通常是出於一片善心:這項行動的重點在於捐款者,而非社會成果。我捐助所以我快樂。請不要告訴我這項行動沒用,這樣我的快樂便消失了,而且我保證我絕對不會再給你錢。」也有匿名回應者指出,那些明星企業往往必須粉飾太平,因此倍感壓力。
對此,Dames強調應該要鼓勵社會創業家去討論他們所遭遇的困境,而非任其坐困愁城。具體而言,他建議他們尋求破產執行人的協助。網站上的討論者則認為應該要在問題剛發生時便讓出資者了解情況。
或許這個產業仍然脆弱,因而難以公開討論這些議題,但Whitty和Dawes的公開喊話應該有助於其他創業者坦然地面對失敗經驗。Guardian最近也特別推出了Secret Social Entrepreneur單元,讓社會創業者能夠匿名分享自己的失敗故事。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

  •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評論風向球

    社企流編輯群帶你在此專欄中,輕鬆吸收世界各國對於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