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單打獨鬥,合作式創業家更容易成功
編譯:楊丹琪
編按:本文刊登於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文章引述Rebecca Harding的研究,跨越13個國家、調查2,500位創業者的動機,研究成果發表於最近的英國卡地夫(Cardiff)合作社代表大會中。Rebecca Harding本身為經濟學者,同時也是Delta Economics的執行長。
文中提及的the Apprentice(譯為「誰是接班人」)和Dragons' Den為英國電視影集,前者由英國商業大亨Lord Sugar擔任主持人,透過「終極面試」挑選商界年輕後進之秀成為接班人;後者則讓創業者有機會向投資人呈現創業理念,優勝者可得到創業基金,而投資人擁有股權作為回報。
「誰是接班人」和Dragons' Den等電視節目形塑社會大眾對於創業者(entrepreneurs)的刻板印象,認為他們常常彼此競爭,例如參賽者宣稱其創業理念能夠達到110%的獲益率、勝過對手等。然而,Harding博士的研究指出,這些刻板印象可能會扼殺當前英國急需的經濟成長和生產力。事實上,真正的創業者顛覆上述的負面刻板印象,他們採取合作策略,成功地創造更多工作機會以及利潤。
合作的創業途徑能得到Lord Sugar的青睞嗎?(圖片來源
Harding博士說道:「英國陷入一種毀滅性的迷思,『誰是接班人』和Dragons' Den頌揚單打獨鬥的創業者,使得國內瀰漫著『你被炒魷魚了』以及『我出局了』的競爭思維當中。這些單打獨鬥的創業者被英雄化,儘管成功的機率極低,他們仍然以一己之力扭轉市場,進而增加個人營收。然而,真正的創業者願意合作,並且非以個人的財務所得為首要目標,他們能夠在複雜多元的目標和動機下處事,但這些都無法改變其商業導向的特性。」
這份研究探討創業者開創事業的動機,發現近八成的創業者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大約65%的創業者希望擁有自主性,而超過六成的創業者則想要角逐市場機會。
儘管絕大多數參賽者是為了獎金而參加「誰是接班人」和Dragons' Den,但是在研究調查中,只有55%的創業者認為金錢誘因是參賽的主要動機,47%的創業者表示,他們參賽是為了要帶來改變─兩者的比例十分相近。
研究發現,相較於單打獨鬥者,採取合作策略的創業者們更能夠創造就業機會。「平均而言,在營運的前三年,合作的創業者們能創造30個新職位,而單打獨鬥者只有12個。」Harding博士說道。「此外,在關鍵指標方面,合作的創業者們也表現得較為卓越,包含建立品牌、擁有較大的市場占有率、獲利更高、更大宗的現金流,同時也能夠支付股東更多的利息。」
這份研究有項重要的發現:由於單打獨鬥的創業模式過於普遍,以致於嚇跑了許多婦女和少數族群等潛在的創業家。Harding博士表示:「女性和男性的一大差異在於,女性傾向於成立合作性的企業,她們有另一套思考模式,認為『我必須先賺到一筆錢,其他的稍後再說。』」
所以,究竟誰是合作性的創業者呢?
「基本上,他們就是一群好商人,希望進行交易本身也是個善舉。」Harding博士如此回覆。當然,仁慈的商人可是有一段悠久而輝煌的歷史,可溯及大維多利亞時期的實業家和慈善家。
在Harding博士眼中,誰才是今日的合作式創業家呢?
「我認為『伊甸園計劃(Eden Project)』的Tim Smit,以及主掌Fifteen餐廳的Jamie Oliver主廚可稱為合作式創業家。」Harding博士回答。然而,他也指出,即使是最具影響力的合作式創業家,其獲得的公眾注意仍然比不過Lord Sugar和Sir Richard Branson(編按:Virgin維珍集團執行長)等單打獨鬥的創業家。
Harding解釋道:「有許多了不起的人在做了不起的事,他們不是為了贏得公眾的肯定,他們只是認為『需要有人來做這些事』。」即使像Co-op Group和 John Lewis等這些成功的合作型企業,也無法獲得應有的認可。「因為人們不瞭解這些企業的營運模式多麼強大,這些企業成功地在經濟面、環境面和社會面達到永續性,完全說明了三重基線(Triple Bottom Line)是怎麼一回事。」
英國合作社(Co-operatives UK)是提倡合作社概念的貿易組織,其秘書長Ed Mayo認為政府部門和其事業代表處的目光過於狹隘,只專注於英雄式的獨自創業者。他說道:「目前英國的經濟毫無前景,因此主管機關應該要鼓勵民間大量創業,而非提倡『企業為特定個人運作』的概念。」
Harding博士表示:「我認為沒有一種營運形式或規模適用於所有的創新企業,這是英國制定商業政策時應有的認知。」換句話說,他認為,鼓勵多樣化的創業是政府當前最重要的任務,這也完全呼應Mayo秘書長的看法。「政府應擴大『創業』的範疇,納入這批想要帶來改變、做善事同時賺錢的人,相信這樣的政策將有益無害。」  
資料來源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