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天下

未來城市@天下

《未來城市 Fututre City》是《天下雜誌》2018 年推出的智慧科技與城市治理交流平台。我們報導國際城市最新的科技應用、最精闢的專家洞察、最深入公民參與,期望為市民、企業和政府單位創造對話、有意義的互動,讓市民能夠在城市找到理想的未來生活。

專欄文章

10篇)
  • 告別 3C 網路成癮,瑞士旅遊業推「數位排毒」行程

    告別 3C 網路成癮,瑞士旅遊業推「數位排毒」行程

    未來城市@天下/文:蔡黛華
    要告別 3C 產品並不容易,尤其在疫情之下,每個人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不自覺增加,甚至到了成癮的程度;如果真的成癮,又該如何戒斷?
    究竟怎麼判斷有沒有「數位成癮」呢?數位成癮,就是對電子產品重度依賴,甚至離不開電子產品。
    尤其,電子產品對青少年及兒童的影響比成人更深遠,瑞士蘇黎世高等技術學院(Zürcher 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 ZHAW),做了關於青少年使用手機的研究。結果發現,2020 年青少年平日使用手機的時間為 3 小時 10 分鐘(比 2 年前的研究多了 40 分鐘),而週末可能會到 5 小時(比 2 年前多了 2 小時)。
    使用電腦上網時間過長,對身體及心理有一定影響,包括肌肉及頸肩酸痛等久坐症狀。使用螢幕時間過長,則會造成睡眠不足;也有許多研究顯示,過度使用社交媒體會使人更憂鬱及孤單。德國大學研究則指出,每天減少使用手機 38 分鐘,能提升生活滿意度並且增加體能活動。
    但人類的大腦前額葉直到 20 歲左右才會完全發展成熟,這代表著,青少年與兒童需要父母幫忙控制上網時間,方法包括設定鬧鐘或設定一個全家不准上網的時間等。

    數位排毒飯店行程

    如果這樣還是無法解癮,或可考慮「數位排毒」。
    數位排毒或數位解毒(Digital Detox),代表暫時拋下電子產品的生活方式,如跟朋友見面聊聊天、玩牌、去大自然走走、在山上露營、在草地上野餐、騎腳踏車、踢球、打球等。用平凡但自然的相處方式,重建生活常態。
    這個趨勢也創造不少商機,瑞士觀光局、旅行社等產業紛紛推出套裝行程:山上小屋度假、手機自覺、網路及電視控制時間,度假飯店也開始主打「數位排毒」的廣告。
    瑞士某山區的度假村飯店就推出「數位排毒挑戰」,以拍立得相機及緊急隨身電話取代手機。參加者若能在整個夏季與秋季都成功交出手機,便能贏得飯店提供的免費兩人週末行程。觀光局人員認為,「再度感受自然之美,享受山上美好時光,是人們休養生息的好方法,」唯有願意讓體會這種新生活方式的人,才能體會「當下」的美好。
    如果你想自己嘗試,選一個沒有網路的度假小屋,就能體會這種生活。但也要確保安全無虞,健康與工作情況允許,才能這樣做;不然可能會因為與世隔絕、卻有許多人想連絡你,反而造成壓力。

    數位排毒並非萬靈丹

    有些數位排毒研究指出,這種方法無效;但也有專家指出,這種套裝行程能協助找到戒斷方法,只是它並非萬靈丹,也無法一次奏效。
    控制手機使用時間,就像減重。想短期時間透過節食控制體重雖然有效,但無法長期持續;根本之道,還是改變生活型態,例如,隨時在生活中進行數位排毒。
    生活中常會看到一些人,身在公園卻一直盯著手機,對樹上跑跳的松鼠、身邊飛舞的蝴蝶毫無反應;又或隨時都在用手機拍照,彷彿拍照才是感受生活的本體。但是,生命中並非每個時刻都需要錄影或拍照記錄,活在當下,享受美好,記在腦海,回憶無窮。
    數位電子產品有利有弊,核心問題其實是「如何使用手機」。手機可以用來上網路課程、當鬧鐘、照相、查地圖等,帶來許多便利;與其討論使用手機時間長短,不如討論其用途及品質,如果睡眠及社交生活沒有受到影響,為何又要排毒呢?
    檢視是否「數位成癮」,有幾項關鍵問題:
    1. 已經多次嘗試想要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卻履履失敗。
    2. 待在網路上的時間愈來愈長,因為會不斷想感受停留在網路上的感覺。
    3. 睡眠與運動的時間都因為手機而減少。
    4. 社交活動愈來愈少,而學校課業與工作表現都有下降的趨勢。
    5. 無時無刻都在想著手機。
    6. 當手機不在身邊或是沒電時,身體也開始出現不適症。
    7. 生活中沒有手機時,就好像失去生活重心一樣。
    8. 當無法使用手機時,開始出現暴力傾向。
    數位排毒步驟:
    1. 開始思考手機帶來怎樣的困擾、應該怎麼改變。
    2. 開始有意識注意,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改變使用手機的習慣(如吃飯時不看手機、家庭時間不看手機、晚上 8 點以後不再收信)。
    3. 設定一個自己想達成的目標,並訂出能具體執行的項目。
    4. 找出其他的替代方案,如讀一本書、出門散步。
    5. 創造一個「無手機空間」,進入這個空間就不再使用手機。
    全文轉載自未來城市@天下,原文標題:青少年滑手機時間大增,瑞士旅遊業推「數位排毒」行程
    閱讀文章
  • 民間捐款創史上新高!瑞士如何與烏克蘭難民共處?

    民間捐款創史上新高!瑞士如何與烏克蘭難民共處?

    未來城市@天下/文:蔡黛華、方常均

    烏克蘭遭俄羅斯入侵,使歐洲面臨二戰以來最大難民潮。

    聯合國難民署(UNHCR)統計,烏克蘭逃出的難民已達 400 多萬人。鄰國波蘭就收容 200 多萬人,其他非鄰國的歐陸國家,則以德國 30多萬、捷克 30 萬、保加利亞 15 萬為前三名。截至 4 月 12 日,瑞士總共接收了 3 萬名烏克蘭難民,與西班牙接收人數相近。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定義,難民,指的是逃離武裝衝突或迫害的人,他們的生存狀態通常十分危險,以至需要跨越國境在鄰國尋求保護。聯合國 1951 年所訂的《難民地位公約》,是為難民提供保護的首要國際標準。其中第 33 條的「不推回」原則,是難民保護機制的基礎;根據該原則,難民不得被強制遣返,或推回到生命和自由受威脅的環境中。
    但歐洲國家的社會福利資源豐厚,過去收容亞非等國難民的歐洲國家,多年後,無論政府或人們都顯現出疲乏;難民在享有保護的同時,也常被認為是享受、甚至掠奪社會資源的外來者。
    慢慢地,「難民」一詞,除了本身去國離鄉的現實,在國外生活中多半也遭受歧視;治安敗壞或國家財政困境也常被歸咎於此,使難民漸成不受歡迎的新移民。

    瑞士緊急啟動空前特殊拘留,民間捐款創史上新高

    但在這波難民潮中,最顯見的差異是:歐洲先進國家拋開對難民的刻板印象,人們高呼人道救援的力道,超出過往的戰事。
    這一次,歐盟首次啟用「臨時保護(Temporary Protection Directive)」,讓大批瞬間成為難民的烏克蘭婦女與孩童,可在歐盟 27 國獲得 1 至 3 年的臨時居留身分,保障孩童的受教權與成人工作權。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新聞稿中說:「所有逃離普丁炸彈的人,歐洲都歡迎他們。」
    跟進歐盟的救援,瑞士政府也在 3 月11日向戰爭難民提供集體庇護,發放特殊的 S 類居留,這是瑞士從未啟動過的居留證類別——烏克蘭人可在瑞士獲一年臨時居留,若戰事繼續延長,則可比照延長。
    3 萬難民中,已有 2.5 萬人取得 S 類居留證。他們可享有住宿、社會補助、醫療服務的權利,而且可以立即展開就業,子女可以馬上申請入學就讀。
    此外,瑞士也計畫為每人每月提供 1,500 瑞郎(約新台幣 4 萬 6,650 元)生活補助。只是難民若沒有工作,此微薄補助,在高物價的瑞士只能維持基本需求,生活仍相當辛苦。
    民間支持也是史無前例的熱烈,許多人不計經濟支出與不便提供協助;各行各業、不分年齡,都在為烏克蘭募款,捐款數字每天都在增加。
    ​​瑞士電視台兒童新聞節目報導烏克蘭戰爭前因後果,還採訪兒童自製餅乾義賣所得全數捐款的故事;許多孩子受到啟發,自動自發開始在自家附近義賣點心募款。也有瑞士銀行發起「您捐款、我加倍」的活動,捐款的強度完全展現瑞士民間的力量。
    直至 3 月底,瑞士家庭登記協助的,已高達 10 萬個床位;到 3 月中旬,民間捐款也達 5200 萬瑞郎(約新台幣 16.2 億元)的新高點,這是瑞士史上最高捐款數字,遠超越福島核災。

    生活細節難協調,部分難民想回集中住宅

    然而,難民也衝擊著瑞士社會既有問題,例如住房過少、中小學師資缺乏、托育政策落後、疫情造成的失業等。
    但移民專家指出,難民的到來,可加速瑞士社會改革的腳步;尤其,烏克蘭科技產業比瑞士先進,除了可增強瑞士的科技產業,加上女性工程師普遍,她們進入瑞士職場也能間接促進當地托育制度。
    為解決大量孩童立即就學的需求,瑞士的教育界出現兩種聲音。有教育專家建議,應讓有教育背景的烏克蘭婦女立刻進入瑞士教育系統工作,設立烏克蘭語的課程,讓戰爭中失學的孩子能用母語學習知識。
    然而,這與瑞士過去收容難民的做法不同。一般來說,難民得先學習當地語言,融入當地學校與社會。目前,各州將有權自行解決難民的需求。生活的安置是另一大重點,據難民協助組織的資訊,雖傳出許多和諧共處的佳話,但也有不少案例需重新媒合。例如,並非所有接待家庭都能提供難民獨立起居空間,或使用共同語言;有的瑞士家庭注重清潔與細節,但又難以外語表達對廁所乾淨程度的要求,不僅主人難受,客人也有寄人籬下的痛苦。
    生活細節的不協調,不勝枚舉,儘管只是小摩擦,但仍使共同生活變得困難。琉森的難民辦公室便收到難民請求搬離接待家庭,想重回州政府的難民集中住宅。難民協助組織也呼籲瑞士家庭,接受庇護的人們需要包容的環境,接待家庭要有耐心,難民心中的焦慮才能平息。
    此外,瑞士司法部長凱勒-蘇特(Karin Keller-Sutter)也強調,入境後的文件認定與身分登記,須在第一時間確實做到,以防止人口販運份子藉戰事利用婦女和孩子;此外,也不建議一般家庭未經政府機關媒合,便直接讓難民入住。
    值得一提的是,難民的心理需求與創傷治療,也是安置工作的重點。
    有精神醫療需求的難民將由特殊接待機構接手,並不入住一般家庭。一位多年前入籍瑞士的烏克蘭人史瓦茲(Oksana Schweizer),他是位執業心理醫師,也曾擔任過教師。看到國家戰事與人們心理創傷,便無償治療在瑞士的難民,與或以網路為遠方的烏克蘭人提供心理諮詢。
    截至目前,流離失所的人們仍看不到戰事止息的一天。3 年歐盟國家的庇護期過後,是否能回鄉重建家園,目前是個問號。難民是否變成移民?人們的關懷與支持能否持續?這些困擾歐洲已久陳年的難民融入問題,又將再次成為各國內政的考驗。
    全文轉載自未來城市@天下,原文標題:捐款創歷史新高!瑞士社會如何與 2.5 萬烏克蘭難民磨合?
    閱讀文章
  • 一場大地震,紐西蘭首都找到掌握氣候變遷的秘密武器

    一場大地震,紐西蘭首都找到掌握氣候變遷的秘密武器

    未來城市@天下/編譯・王茜穎
    在紐西蘭首都威靈頓,實體的海灣城市與虛擬世界的「數位孿生」(Digital Twin)共生共存,並在彭博基金會(Bloomberg Philanthropies)2021 年全球市長挑戰賽中,從全球 99 國、631 座城市的角逐中勝出。
    來自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實時數據——遍布城市的物聯網感測器、地理空間、基礎設施、櫛比鱗次的建築、繁忙的交通、單車的移動、閒置的停車位、污染、溫度、天氣——化身成栩栩如生的 3D 模型,在虛擬世界裡,複製出 444 平方公里的威靈頓地景,猶如照鏡的雙生子。
    水晶球能讓你看見未來,而在替身的孿生城市裡,威靈頓市府能藉由模擬,在拍板定案前,預見新政或建設對真實世界的衝擊和影響。
    現在,威靈頓市府計畫用數位孿生來解決本世紀最大的難題:氣候變遷。
    利用數位孿生城市,視覺化氣候變遷的衝擊,建立互動模型,更直觀的溝通,促使更多市民、社區、利害相關人參與氣候規劃及行動,與氣候科學家一同探索可能的解方,以達成 2050 年零碳首都的目標。
    「作為一個位於氣候變遷高危險區的沿海城市,基礎建設、企業和住家幾乎無處可遷,我們必須在未來 2 至 3 年內提出有科學證據的氣候因應決策,回應市議會宣佈的氣候與生態危機。」威靈頓數位創新團隊負責人漢密爾頓(Julia Hamilton)在新聞稿中說。
    「我們需要新的工具和參與方法,讓每個人都了解氣候變遷的影響,並共同打造一個具有氣候韌性的城市。」漢密爾頓說,同時表示威靈頓未來將開放數位孿生的程式碼,嘉惠其他沿海城市。
    這些改變,是一場地震「震」出來的。
    威靈頓數位孿生計畫負責人奧丹(Sean Audain)上數位孿生粉絲俱樂部(Digital Twin Fan Club)Podcast 暢談威靈頓的數位轉型歷程。
    數位孿生連著 3 年被國際顧問公司顧能(Gartner)選入全球十大科技趨勢,但奧丹在節目中坦承儘管市府也在推,「我們從未真正清楚認知何為數位孿生城市,我們覺得它就是那些被定義的東西之一」。
    「許多的旅程都是由地震、瘟疫和各種人類苦難而推動的。沒有烏雲,何來一線光明。」他笑。
    2016 年 11 月 14 日半夜,紐西蘭發生了一場 7.8 級的大地震,震央在首都南方 95 公里的凱庫拉,方圓 180 公里內產生 21 個斷層,震波一路向北撼動首都。威靈頓市府面臨強風暴雨,港口受損,交通中斷。
    「中斷期間,我們說現在就是對的時間,」他們將 3D 模型放上雲端平台,安裝到行動裝置,市府檢查員開始掃街,3 天內實時評估全市 1,600 多棟的商業與住宅建築;而且實際勘查前,即知建物概況,該從何著手。源源不絕的數據上傳至雲端,結合城市場景,計算出建物周圍的安全區域,繪出合理的封鎖範圍。
    「一位前來探視災區的部長跑到我們總部興師問罪:你們為何還沒有封鎖城市?你們會害死人!」奧丹回憶。
    他們帶著部長在數位孿生城市裡虛擬飛行,一條街、一條街地給他看不同建物各自的受損狀況,說明封鎖城市特定區域的理由,以及抗辯為何封鎖整個都心是不必要的。細緻的決策,避免了生命、經濟、後勤、人民流離失所的中斷和巨大損失。逼真的孿生城市場景,讓決策者、工程師、地質學家、經濟學家等能在直觀、熟悉的世界裡,快速定位,理解問題,專注討論,並快速做出決策。
    分秒必爭的災後搶救時刻,各單位得以在數位孿生的平台上齊頭並進,「告訴我建物狀況的同一套資訊,一面傳給經濟部門,了解地震對商業的衝擊,另一面傳給福利團隊,評估有多少人需要我們的協助,有何需求,涉及哪些利害相關人。」
    「那是我們初次意識到數位孿生能做什麼。」奧丹說。不只是奧丹,其他人也目睹了數位孿生的潛力,「他們從極度懷疑變成極為自信,這可能是我見過最有力的政治干預。」
    去年百年一遇的疫情中,數位孿生城市再次發揮作用。
    「整合政府的數據,我們即可了解假設某個地區出現確診,該區的屬性是什麼,以及我們須採取何種策略來控制。」奧丹解釋。他們根據前線救災的 NGO 的回報資訊,在城市哪個區域,協助了多少人,市民的回應是什麼,即時評估何處需要更多投入。
    封城期間,城市南方沿海一帶多次出現大規模確診案例,市府不得不進行疏散,如何保持社交泡泡,安全疏散人潮,成為市府一大難題。
    奧丹說:「我們利用數位孿生模擬,因為我們過去從未有這樣的經驗。透過數位孿生城市彩排,意味著我們至少對於可能會碰到什麼狀況有基本的概念,也得以模擬交通調度。我們在對的地方安排了足量的接駁工具,思考如何解決排隊等問題。」
    經歷地震、瘟疫的考驗,數位孿生給了威靈頓不畏犯錯和反覆實驗的機會,如同奇異博士從 1400 萬種可能的未來中探出一線生機,也許人類也能從中窺見對抗極端氣候的答案。
    全文轉載自未來城市@天下,原文標題:一場大地震,威靈頓找出掌握氣候變遷秘密武器:數位孿生城市
    閱讀文章
  • 過期食物先別丟!瑞士政府帶頭授秘訣,教民眾判斷剩食安全

    過期食物先別丟!瑞士政府帶頭授秘訣,教民眾判斷剩食安全


    未來城市@天下/文:蔡黛華、方常均
    據統計,瑞士每年每人浪費掉 90 公斤食物,相當於 620 瑞郎(約 1 萬 9 千元台幣)。剩食是個勞民傷財的議題,這兩年,瑞士民間與官方全面動起來,減少資源浪費。
    瑞士處於溫帶,山地多,耕地狹小。根據瑞士聯邦政府近 20 年的統計,無論豐收或歉收,瑞士的糧食自主率約 60%,也就是 40% 糧食有賴進口。隨著全球化、人們習慣旅行、享受異國美國的飲食潮流,也增加食品進出口總量。長途跋涉到瑞士卻沒有被消費完的食物,全年總量高達 280 萬噸。若用一輛一輛的運輸大卡車裝起來,車隊總長可從瑞士最大城蘇黎世到西班牙馬德里。
    剩食對地球資源而言,是絕對的浪費。富裕國家剩食議題牽涉的層面包括:海外契作土地為他國產糧、大量耕作與化肥農藥使用破壞生物多樣性、生產運送途中的碳排放、加劇貧富不均中的糧食危機等等。可以說,每一個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和對食物的態度,都關係到千里外的人們。糧食分配,在這個時代是人道議題。
    尤其,富裕國家剩食與貧窮國家糧食不足,是全球化的極大諷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第三世界國家糧食不足,富裕國家剩食議題更須迫切改進。

    聯邦政府擬定 14 大拯救剩食方針

    針對瑞士 1/3 糧食被倒入垃圾桶的現象,負責剩食議題的瑞士聯邦政府環保署,已擬定 14 大拯救剩食行動方針
    目前已實施的第一大方針,最重要的目的是喚醒民眾對食物、飲食習慣、消費行為、環保與公民責任的第一線集體意識。若人人能從自身行動開始,有意識減少剩食,使珍惜糧食成為社會運動,全國結構性改變才可能產生。
    聯邦第一要務為注入研究經費。由瑞士科學家從食品安全角度,教民眾如何判斷剩食是否安全。
    根據蘇黎世應用科技大學(Zurich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ZHAW)提出的剩食研究,保存期限到期前一日,將海鮮等新鮮肉品放置於冷凍庫,仍可食用 90 天;新鮮奶類,如優格、羊奶和牛奶,保存期限過後 6 天內仍安全可食;乳酪等乾性的乳製品存放在冰箱中,則可繼續食用 30 天;麵、米等乾貨在乾燥處存放 1 年,仍是安全可食用的食品。
    「有效期限」指的是,商品在該日期之前可保有一定的高品質。第一大方針中也強調,除了水產與海鮮,過期商品不一定會立即腐壞,人們應善用自己的眼、鼻、口等感官;食物過期後,消費者能否接受視覺與味覺的差異,由消費者自行決定。
    也就是說,保存期限只是一個指引式,檢查食品,是現代國民面對剩食議題必要的能力。
    在食品專家多年呼籲後,瑞士各州也開始有了拯救剩食的相關法令,鼓勵消費者與店家一起拯救剩食。若食品安全無虞,鼓勵店家明確標示商品「已過期」,販售過期商品並不違法。

    大盤與零售通路商建立剩食控管機制

    2025 年之後,若全民運動仍未到達預計成效,聯邦政府將近一步推動嚴格法規。為醞釀拯救剩食的全民風潮,聯邦政府也要求瑞士各大零售通路,提供其處理剩食的資訊。然由於尚於法無據,目前僅瑞士本土通路 Migros、Coop 與 Denner 3 家拿得出數據;其他國外企業在瑞士的超市通路,目前可拒絕回覆其處理剩食的管道。
    Migros 與 Coop 兩大零售商龍頭企業最普遍的做法,是捐贈予慈善機構,其餘剩食則運送至天然沼氣場,將食物轉換成天然沼氣,成為有機能源的一部分。然而從剩食總量來看,能拯救的仍是少數。
    聯邦正研擬更多法規。其中,瑞士出口強項之一的大型食品企業,如跨國食品公司雀巢與瑞士蓮巧克力企業等,都將是聯邦政府進一步有計畫控管的剩食來源之一。瑞士各大食品企業必須提出年度剩食處理報告,說明剩食處理的方略與成效。

    民眾自主行動拯救剩食

    民眾的觀念也在改變。瑞士有民眾自主成立拯救剩食社團,將可食用的食物和食品轉送需要的人,或再製加以保存,從生活習慣的小改變,來大大減少剩食量。甚至有專門出售過期食品與化妝品的新創網購公司 Secend,在高通膨時代相當受歡迎。
    瑞士名廚 Buri Mirko 也開啟了一個網路頻道,教大家怎麼把過期和即期食品再次做成美味,也提供剩食外燴服務。他建議,「一般肉品在過期當日烹煮,可持續在冰箱中放 3 天。硬麵包是瑞士家庭常見剩食,加上鮮奶油後和絞肉或賣相不漂亮的蔬菜一起烤,硬麵包就成了很好用的焗烤菜色基底。」
    蘇黎世小農超市 Bachsermaert 也以半價販賣即期品,過期食品則免費。鼓勵消費者在購買新鮮農產品之時,也參考特價或免費商品。
    民主世界裡,沒有一呼百應的政策。瑞士政府以實際科學研究,引導人們理解剩食對環境、社會的影響,喚起國民作為世界公民的責任。政府從法律與政策源頭制定國家方向,然而民主社會更需要每一個人民自主行動,有意識地生活中貫徹節儉消費、珍惜食物,才是最大解方。
    全文轉載自未來城市@天下,原文標題:過期其實還能吃!1/3 食物被丟掉,瑞士教民眾一秘訣判斷剩食安全
    星展永續好時光系列活動「食物零浪費一週挑戰」,邀請大家參考食物零浪費指南,用簡單步驟挑戰零剩食生活,一同減少食物浪費、節省飲食開支,還能把多重好禮帶回家!>> 參加挑戰
    閱讀文章
  • 每 8 位銀髮族,就有 1 位需要補助——看瑞士用哪 3 招幫存退休金!

    每 8 位銀髮族,就有 1 位需要補助——看瑞士用哪 3 招幫存退休金!

    未來城市@天下/文:方常均
    來瑞士,不只會被美麗風景吸引,路上鮮少乞討者與遊民,也是瑞士的人間風景。
    事實上,瑞士是高所得、高消費的國家,若想享受富裕無虞的退休生活,年輕時就得開始規劃。不少月光族天天面對高物價、高房價、高醫療保險等經常性開銷;若持續無穩定存款、沒有購置住宅、無更多經濟來源,退休後就容易成為老年貧戶。
    因此,瑞士社會時常討論,老年貧窮者該如何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畢竟,退休後已無收入,若遇上需要換一副眼鏡、購入新洗衣機、生病受傷等突發狀況,容易無以為繼。

    養老金的 3 大支柱

    面對老年貧戶問題,瑞士從養老金下手——瑞士依循世界銀行提出的「三層次老年經濟安全政策」建議,穩固退休金來源的 3 大支柱。
    第一根支柱是國家的強制性的保險(AHV),海外瑞士人也可投保此類國家年金。 第二根支柱強調就業的重要與多元,在人們有能力工作時,與雇主共同提撥養老金。加上瑞士強調技職專長,許多人 18 歲左右,便接受完整技職訓練、投入就業市場;就算人生遭遇失業,失業局也有多種輔導課程,協助他們重回職場。 第三根支柱則是儲蓄減稅政策。瑞士以免稅鼓勵人民儲蓄、準備養老計畫,每人每年有最高免稅儲蓄額 6700 至 6800 法郎(約新台幣 20.3 萬至 20.6 萬元)。若民眾想購置房產,也可在退休前,從第三支柱養老金中提撥頭期款。
    觀察瑞士養老金的規劃,第一、二支柱屬退休前不可提撥型,第三支柱則是因人而異——這項個別化的需求,也是保險公司和銀行的競爭市場。實際來看,長期有工作的人,就有強大的第二支柱,再加上第一支柱,退休後,每月仍可有退休前六至八成的收入,較易維持生活水準。
    筆者曾多次看見老者對乞討的年輕人說:「你好手好腳的,應該去工作。」在瑞士,一般人也知道若遇乞討,並不需要特別同情而施捨,因為每個人都有最低生活保障。(延伸閱讀|飯煮軟爛、幫推輪椅⋯⋯將父母老後交給外傭,為何反而會害了他們?

    瑞士三級政府預防銀髮貧困

    為了「助貧」,瑞士以聯邦、州政府與地方政府等三級政府來預防與解決貧窮問題。
    聯邦政府延續養老金 3 大支柱政策,民眾每月都有扣繳的義務;但當人們處於危難時,國家就要負起責任。瑞士政府保障退休者每月皆有基本收入,若因工殤而失能,或必須提早退離職場者,可領全國政策的工殤支持金(IV),防止生活困頓。
    州政府則提供經濟扶助,幫助基本收入不足的退休者,能支應最低生活開銷。以人口最多的蘇黎世為例,銀髮貧戶可得到的支持,包含房租補助、優先入住州屬社會住宅、生活基本開銷補助等。
    此外,由於瑞士並無如台灣的國家健保制度,民眾通常自由選擇私人保險公司的強制保險;針對健保,銀髮貧戶也能擁有州政府的減免與補助。
    為了防止濫用,州政府與地方政府會掌握貧戶人數與個別狀況,並有專門公部門提供住宅、醫療、生活基本需求等多方面的支持。例如,蘇黎世政府社會保險局會定期關懷領有補助的貧戶,如果貧戶突然有了收入,如中了大樂透或繼承遺產等,補助內容可立即調整,確保不濫用資源。(延伸閱讀:「零到六歲國家養」不只能解少子危機,還能縮小貧富差距?|「無條件基本收入」你必知的五件事

    女性銀髮貧困也是改善重點

    在老年貧困議題中,還有性別議題。
    瑞士銀髮人口中,每 8 人就有一人需要政府的經濟支持——占比最高的是婦女、外國移民與長期單親者,後兩者不分性別。
    瑞士的女性銀髮貧困問題,來自職場上的性別差異。據統計,無業者中,兩成為已婚女性;已婚全職工作者中,女性只達 4 成;因此,不少女性長期收入偏低,或完全沒有收入。回到養老金規劃,她們的第二支柱提撥不足、退休金明顯少於男性,也造成了女性銀髮貧窮。
    為預防女性貧困問題,瑞士正朝著加長育嬰假、補助嬰幼兒托育、要求企業重視員工性別比例平等、改善男女同工不同酬等政策,協助女性婚後就業。
    2019 年,瑞士更多次針對父親育嬰假議題,舉辦全國公投與討論,企圖改善職場平權、提升女性經濟自主能力。

    政府與人民合作,實現理想社會

    減少銀髮貧戶的計畫,體現了瑞士社會的公平與正義。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大同社會的理想,正是政府扶助就業政策、失業失能政策、儲蓄政策,並和人民配合的良性循環。
    全文轉載自未來城市@天下,原文標題:每8位銀髮族,就有1位需要補助!瑞士用哪三招幫存退休金?

    追蹤社企流社群 ,最新消息不漏接! ► Facebook ► Instagram
    閱讀文章
  • 擔心食物不夠?瑞士飲食新潮流,讓都市陽台變菜園

    擔心食物不夠?瑞士飲食新潮流,讓都市陽台變菜園


    未來城市@天下/文:蔡黛華、方常均
    介紹瑞士的飲食新潮流前,先來看一個「古巴蜜蜂」的故事。
    古巴有 4 千多戶小農場,每年生產 150 萬噸有機蔬果,這些蔬果完全沒有使用殺蟲劑、除草劑或化學肥料,主要賣給住在農民附近的社區。這樣百分之百的有機植物,是各個工業富裕大國夢寐以求的理想產品,為何卻只在這個加勒比海小島國上才能成真?
    1962 年起,美國對古巴採取嚴格的貿易制裁,導致古巴只有蘇聯這一位貿易朋友;只有蘇聯賣給古巴石油、殺蟲劑、除草劑及化學肥料等物品。
    到了 1990 年,古巴連蘇聯這個最重要的國際盟友都失去了,領導人 Fidel Castro 開始大力推廣有機種植方式,以避免饑荒。過去數十載,古巴科學家及農夫致力研發出最天然的種植方式,不使用任何化學物質。
    而今,全世界的昆蟲都面臨過多農業化學品而死亡,古巴卻因禍得福,保有了最自然的環境,也讓蜜蜂在這個國家存活下來,繼續擔任環境保護大使。現在的古巴,生產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無農藥且有機的蜂蜜,成為有機農場的典範。
    有機農業也在瑞士的有機農場盛行開來。從飲食回歸天然,已是瑞士當前最大的食品潮流。

    瑞士的飲食潮流

    全球化的推波助瀾下,過去 20 年,品嘗外國美食已經成了現代生活的方式之一;人類不只喜歡旅遊,足跡踏遍全球,就連餐桌上的一小口食物也可能遠從千里而來。
    但隨著環保意識高漲,人們開始重視食物上桌前的碳足跡。一向以高消費力搜羅全球美食的瑞士,消費者也開始選擇本地食物、支持本地農業、減少食物跨境運送過程中的碳排放。

    趨勢一:散步順便逛的在地小農鄉間小攤

    瑞士鄉間的農地旁,常有當季盛產蔬果花卉的小攤;各式新鮮收成的作物、果醬與沾醬、肉品、乳製品等等,都能與農夫直接購買。這類的小攤通常是無人商店,棚子或小屋裡擺放著一份一份的當季水果或蔬菜,路過的人投幣付費後可以帶走。
    夏、秋兩季是農產品盛產期,選擇多元;人們在鄉間健行時,就買上一些食物,繼續前行。
    現在科技發達,瑞士也開發出無現金交易 app「TWINT」,消費者用手機掃條碼即可輕鬆完成付款,對買家與賣家兩方都是很方便的交易。科技不僅幫了農夫很大的忙,也結合了在地農產與走向自然的生活型態。
    減碳,從入口的食物做起。

    趨勢二:瑞士地瓜與西班牙地瓜同台

    過去,超市裡非洲或中南美洲契作的農產品,是 20 年來架上的常客;一條普通大小的地瓜,就要新台幣 60 元。
    現在,瑞士農夫也開始種植多樣非原生種的農作物。
    以地瓜為例,因其需要溫暖氣候及沙質土壤,原以美國、西班牙等地進口為主;近年秋季時,超市也可見到瑞士生產的地瓜。地瓜甚至躍上瑞士傳統食譜,以取代馬鈴薯成為搭配國民美食「烤起司」(Raclette)的配料,成為一種「有何不可」的新潮美食。

    ​趨勢三:都市植栽,陽台就是舒壓餐桌

    而 2020 年起,受疫情影響,本國糧食能否自給自足再度成為全球話題。
    瑞士國土面積小(約和台灣一樣大),耕地有限,利用都市間的小空間來簡單種植作物,在疫情中也成為一股市民風潮——種花,不再是陽台的專屬。
    將陽台整理出一塊小園地,從香料開始,舉凡蔥、蒜、迷迭香、羅勒等等常見廚房香料,到小番茄、小蘿蔔、覆盆子、草莓等等小型作物都能在陽台種植。在疫情中增加了食物來源,接觸土壤、等待開花結果的過程中,也減輕了居家辦公與在家自學所帶來的無形壓力。
    自家有庭院的瑞士人,更是常用自家廚餘的堆肥,生產出有機肥料,在下一季播種前,直接利用上一年廚餘生成的有機肥料,達到物質不浪費的循環。
    這波都市栽種潮受疫情推波助瀾,從 2020 年到 2021 年持續增長。
    瑞士有機農業研究所表示,未來 5% 至 10% 的食物都將來自城市;都市植栽也帶動了新的經濟與科技,為都市植栽所發明與設計的商品也推陳出新。蘇黎世公園處的花圃已對市民開放,可購買回家栽種的小盆栽;官方的推動,更有助都市植栽發展。

    ​趨勢四:深入教育,孩子也親手種

    在自家種蔬菜的瑞士人,也讓孩童幫忙採收作物,了解植物原本的模樣。為讓小孩學習書本以外的實作經驗,瑞士的小學,若校地允許,常會規畫一區做為菜園,讓小學生輪流種植一株屬於自己的蔬菜;蔬菜收成後,便成為學校午餐的佳餚。
    ​作物和傳統菜餚間有著不能分割的關係,唯有讓孩子親自動手,才能在日升月落的四季推移中,看見大自然生命的成長,同時思考:受限於自然條件,哪些才是瑞士原生的作物?我們為了吃一道外國美食,產生了多少碳排放?
    在科技突飛猛進的現代社會,人們需要再度回歸深入生活的自然教育,在眼見為憑的經驗裡,改變消費習慣與思考模式,從飲食習慣改變未來。
    全文轉載自未來城市@天下,原文標題:擔心食物不夠?瑞士疫中新生活:都市陽台變舒壓餐桌

    從小吃店主打永續食材、大企業發布永續策略,到聯合國制定永續發展目標。全世界都在談永續,但它究竟跟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10 分鐘測測看你的永續素養等級,還能免費兌換多項好禮! >>> 前往測驗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