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 6 潔淨水與衛生/水力全開!了解 6 項重要目標,響應世界水資源日
方便的自來水、解渴的飲品、孕育農作物的灌溉用水——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水息息相關,然而,若明天水消失了,會造成什麼影響?2020 年是台灣 50 年來降雨最少的一年,不少縣市水情告急;而在第三世界國家,更常面臨無潔淨水可用的困境。社企流響應 3 月 22 日世界水資源日,邀大家進一步認識水的價值,一同回應「SDG 6 潔淨水與衛生」,確保人人都能便利地使用安全、可負擔的水資源。
專欄文章
(6篇)這款 app 唐鳳也推薦!「奉茶行動」全面升級,讓外出找水喝更容易
方便的自來水、解渴的飲品、孕育農作物的灌溉用水——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水息息相關,然而,若明天水消失了,會造成什麼影響?2020 年是台灣 50 年來降雨最少的一年,不少縣市水情告急;而在第三世界國家,更常面臨無潔淨水可用的困境。社企流響應 3 月 22 日世界水資源日,邀大家進一步認識水的價值,一同回應「SDG 6 潔淨水與衛生」,確保人人都能便利地使用安全、可負擔的水資源。
「奉茶行動」為大眾整合免費飲水機及供水店家資訊,鼓勵大家自備容器、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讓外出時盛裝飲用水成為最便利的日常。而今,全台已有相當於便利商店總數 2/3 的奉茶站,未來他們計劃持續增加供水據點,擴大影響力。
許一個不缺水的未來——5 分鐘了解 SDG 6,讓人人享有乾淨、可負擔的水資源
方便的自來水、解渴的飲品、孕育農作物的灌溉用水——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水息息相關,然而,若明天水消失了,會造成什麼影響?2020 年是台灣 50 年來降雨最少的一年,不少縣市水情告急;而在第三世界國家,更常面臨無潔淨水可用的困境。社企流響應 3 月 22 日世界水資源日,邀大家進一步認識水的價值,一同回應「SDG 6 潔淨水與衛生」,確保人人都能便利地使用安全、可負擔的水資源。
把土地還給自然,打造「與水共存」的城市——紐奧良修道院改建為全美最大的城市濕地
方便的自來水、解渴的飲品、孕育農作物的灌溉用水——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水息息相關,然而,若明天水消失了,會造成什麼影響?2020 年是台灣 50 年來降雨最少的一年,不少縣市水情告急;而在第三世界國家,更常面臨無潔淨水可用的困境。社企流響應 3 月 22 日世界水資源日,邀大家進一步認識水的價值,一同回應「SDG 6 潔淨水與衛生」,確保人人都能便利地使用安全、可負擔的水資源。
在美國紐奧良,歷經卡崔娜颶風重創後,這座城市重新以「與自然共存」的思維,將一處原先建置修道院之地,設計為全美最大的城市濕地,恢復土地原本就具有的蓄洪能力,化解人與自然之間越來越嚴重的衝突。
改善數萬居民缺水困境!墨西哥社企「 Isla Urbana」設計雨水搜集系統,能供一個家庭近一年用水量
方便的自來水、解渴的飲品、孕育農作物的灌溉用水——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水息息相關,然而,若明天水消失了,會造成什麼影響?2020 年是台灣 50 年來降雨最少的一年,不少縣市水情告急;而在第三世界國家,更常面臨無潔淨水可用的困境。社企流響應 3 月 22 日世界水資源日,邀大家進一步認識水的價值,一同回應「SDG 6 潔淨水與衛生」,確保人人都能便利地使用安全、可負擔的水資源。
在墨西哥城,數十萬人過著缺乏水資源的生活,一間社會企業「Isla Urbana」著手打造一款雨水搜集系統,能搜集雨水、並過濾水質,造福當地數萬人,更讓政府將水資源管理列為重點施政項目。
用科技促進社會創新!他建置印度第一個數位廁所,致力推動創新方案改善社會問題
方便的自來水、解渴的飲品、孕育農作物的灌溉用水——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水息息相關,然而,若明天水消失了,會造成什麼影響?2020 年是台灣 50 年來降雨最少的一年,不少縣市水情告急;而在第三世界國家,更常面臨無潔淨水可用的困境。社企流響應 3 月 22 日世界水資源日,邀大家進一步認識水的價值,一同回應「SDG 6 潔淨水與衛生」,確保人人都能便利地使用安全、可負擔的水資源。
在印度,約有近半數學校沒有完善的廁所設施,許多學生不得不中止學業。國會議員 P Rajeev 和企業家 Subramaniam 聯手,從校園開始推行數位廁所設置計畫,且陸續推行至其他印度城市,大幅改善印度的衛生水平。
永續時尚當道!設計師研發「微生物染料」取代化學物質,改善環境污染問題
方便的自來水、解渴的飲品、孕育農作物的灌溉用水——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水息息相關,然而,若明天水消失了,會造成什麼影響?2020 年是台灣 50 年來降雨最少的一年,不少縣市水情告急;而在第三世界國家,更常面臨無潔淨水可用的困境。社企流響應 3 月 22 日世界水資源日,邀大家進一步認識水的價值,一同回應「SDG 6 潔淨水與衛生」,確保人人都能便利地使用安全、可負擔的水資源。
伸展台上時尚的服飾,背後是一條條五顏六色受化學染料污染的河川所換來的。在部分時裝品牌與工廠嘗試改善的同時,一些科學家嘗試往更上游端解決問題:何不運用生物工程技術,讓布料及染料更友善環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