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永續農作亟需財金界更多的支援
世界上不斷增加的人口,持續推升對農產品的需求,但農業本身卻受到氣候變遷、水資源稀少、土壤流失等威脅。過去幾年歐美的大型消費品牌或零售通路,例如卡夫食品(Kraft)、瑪氏食品(Mars)、聯合利華(Unilever)、嘉里伯咖啡(Caribou Coffee)、健全食品(Whole Foods)、沃爾瑪(Wal-Mart)、瑪莎百貨(Marks & Spencer)等都紛紛關心起農產品的永續性,試圖減少產品供應鏈的風險,這代表了農夫必須採用更具永續性的耕作方法,不過在農業現場卻有蠻多實現永續性耕作的障礙,包括慣行農法和留種、土地貧脊、水源受汙染、水源不足、勞動力不足、缺乏訓練、落後的法規、以及沒有配套的財務資源以提升生產力等等。
雖然已經有蠻多發展組織、民間團體、非政府組織關心這個領域,但財金界對這個領域投注的關注卻明顯不足。雨林聯盟(Rainforest Alliance)在花旗基金會(Citi Foundation)和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的支持之下,進行對於永續農業增加財務投資、以及供應鏈財務管理增加永續性考量的研究。以下是雨林聯盟總裁Tensie Whelan對研究報告所作的摘要:
對農業供應鏈增加財務投資,必須伴隨著經營條件的改善-
  • 小農必須集合成群,例如成立公司,這樣才能更有效率的送達技術服務及財務服務
  • 有效的財務服務必須靠供應鏈上的各公司、公民團體、及各種財金機構的通力合作
  • 永續性農作和農業及生計之間的相關性,必須有更多資料佐證,以證明投資於永續性的意義
  • 技術協助和訓練是起步必需的資源,而資源的來源必須是資助,而非借貸;資金來源若能取得信用額度也會有幫助
未來該提倡的幾個作法-
  • 設計及追蹤風險指標:定義財務指標,以追蹤永續農作風險的減少程度,這可以奠基於目前相關機構的研究成果
  • 生產者的財務側寫(financial profiling):透過技術支援或認證單位蒐集生產者的基本經濟和財務資料,這些資料不能取代投資所需的實質審查,但是可以幫助永續性發展社群將生產夥伴依照發展階段適當的區隔,並了解各群組大致所需要的信用額度
  • 財金知識教育:檢視現有提供給農人的財務教材,萃取其中必要的知識,針對供應鏈中的關鍵社群提供客製化教育
  • 先導計畫:以特定供應鏈為中心建立合作體系,對其永續性農作提供財務支援,同時進行廣泛的影響評估,並宣傳其成效
雖然這個議題相關的討論不少,但是離改變財金領域的主流做法還相去甚遠,以農業永續性的重要性和問題嚴重性來看,對永續性的投資亟需大幅的提升。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