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綠獎 Eco Echo AwardPhoto Credit:綠獎 Eco Echo Award
聯華電子運用台灣第一筆環保署認可的碳權交易所得,從 2016 年推動「綠獎」,從最初以促進環境生物多樣性與物種復育為目標,到 2022 年,邀請社企流一同策動「綠色創新獎」將影響力擴大到氣候變遷及循環經濟議題。由羽田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以「黑水虻廚餘再利用」提案獲獎,在綠獎獎金支持與專家建議指導下,在既有的商業模式及產品下,有了更大的突破,朝向永續農業的零廢棄目標邁進。
社企流/文:Jenny Yeh
根據環保署統計,2022 年台灣總廚餘量高達 135 萬噸(農業廢棄物、家戶廚餘、商業廚餘等)。這麼多的廚餘量該怎麼消化?目前最常見的處理方式以養豬飼料、發酵後做成堆肥或是進到焚化爐、掩埋場進行去化工作。但不論廚餘的蒸煮中心、堆肥工廠或是採用焚燒、掩埋等都會造成空氣、水等污染,甚至在焚燒有機廢棄物時,產生有毒灰渣、戴奧辛等毒物,在在對於環境造成二次破壞。面對廚餘處理,我們還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嗎?
專注在發展綠色農業的羽田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羽田生物」)銷售有機農產及有機肥料為主,並導入「生物處理法」,採用「黑水虻」處理農業廢棄物,也提供農作、畜牧業安全、低碳肥料、飼料來源,以生物科技結合農業智慧,實踐綠色循環的永續農業。

永續農業關鍵,讓黑水虻解決農業問題

「『羽田』意指羽化重生的土壤,這其實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羽田生物農業業務經理涂智凱談起,羽田生物最重要的核心理念是「想讓這塊土地變得更健康」,關鍵的第一步是要讓土壤變好,而流過健康土壤的水自然也會變得乾淨;當土壤、水乾淨了,空氣品質也提升;此外,從乾淨土壤裡種出來的食物,讓人們吃得更加安全、健康。在這樣的循環之下,地球的環境才能越來越好。
依循著永續的理念,羽田生物在彰化 2 個廠區與 120 餘位契作有機農業的農民們一起朝向永續農業發展努力。由於有機種植的特性,不能保證每一項農產品都長得十分漂亮,因此這些醜蔬果、格外品就會送到位於員林的廠區進行有機產品的截切(註一)、加工後包裝、銷售。「但在加工過程中,我們發現會有許多果皮、蒂頭等農業廢棄物,於是我們將黑水虻導入,把農業廢棄物作為黑水虻幼蟲的食物,解決農業廢棄物問題。」涂智凱進一步說,除了能分解農業廢棄物外,蟲糞能當作肥料使用,再次回歸到契作農民身上,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再利用。除此之外,黑水虻也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可作為飼料提供給畜牧業,「希望透過黑水虻,解決農業上的根本痛點。 」
(羽田生物已與 120 餘位農民契作,提供他們加工、通路,以及以黑水虻廢棄物處理、肥料等相關服務,期望解決農業痛點。來源:羽田生物官網)
(羽田生物已與 120 餘位農民契作,提供他們加工、通路,以及以黑水虻廢棄物處理、肥料等相關服務,期望解決農業痛點。來源:羽田生物官網

綠獎資源挹注,打開黑水虻的多元應用

此次,羽田生物以「黑水虻廚餘再利用」提案獲得第七屆聯華電子綠獎計畫的獎金資助與育成輔導機會,「希望透過這個提案,讓大家看見從廚餘出發的循環模式,讓廚餘不再視為一項廢棄物,而是可重複使用的資源;同時也能讓大家看見黑水虻更多應用在永續農業上的可能。」涂智凱表示,因著綠獎計畫,更多人能關注環境友善的議題,也在聯華電子資源挹注下,讓團隊看見黑水虻產業的未來發展潛力,以及有能力研發更多元的黑水虻相關產品。
(黑水虻應用多元,除了能分解廚餘、農業廢棄物以外,也能作為飼料、肥料使用。來源:社企流)
(黑水虻應用多元,除了能分解廚餘、農業廢棄物以外,也能作為飼料、肥料使用。來源:社企流)
「與聯電合作後,將既有的肥料、飼料產品更推向精緻化。」歷經 11 個月的育成輔導,羽田生物有著 2 個重要的成果展現,分別為黑水虻發酵益生質及黑水虻肥料。
以黑水虻發酵益生質來說,是針對畜牧、養殖產業所開發的產品,能增加家禽腸胃道的菌相、提升飼料消化率,也能增強家禽的免疫力,相對來說就能提高存活率、降低損耗率;此外,由於吸收營養佳,讓收成時間減短,為業者省下人工與飼料成本。在水產養殖上,也有良好的表現,除了能改善水產動物的腸胃道,也能改善養殖場的水質、增加養殖密度等,對於水產養殖業來說,助益良多。
(黑水虻發酵益生質是羽田生物在綠獎計畫中獲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來源:綠獎 Eco Echo Award)
(黑水虻發酵益生質是羽田生物在綠獎計畫中獲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來源:綠獎 Eco Echo Award
另一項重要成果展現是「黑水虻廚餘處理及污泥處理的碳排放計算」。在廚餘處理計算碳排放上,相較於焚化爐處理,若使用黑水虻處理,能減少了 70% 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而污泥試驗計劃則與台大土木工程系及台中水利局合作,透過黑水虻取代掩埋、燃燒處理下水道污泥,讓污泥變成肥料,創造廢棄物重新再利用的可能。此外,在綠獎計畫中,也意外開啟羽田生物與聯華電子的企業合作,協助處理聯華電子在南科廠區的廚餘處理,「將黑水虻的處理模組帶進南科創新中心,大幅降低廚餘運輸成本。」涂智凱坦言,廢棄物處理最大成本在於運輸,因此就地處理廢棄物能大幅減少成本及碳排放。
(在綠獎計畫的支持下,羽田生物開拓出黑水虻不同的應用與市場通路,擴大永續農業的影響力。來源:綠獎 Eco Echo Award)
(在綠獎計畫的支持下,羽田生物開拓出黑水虻不同的應用與市場通路,擴大永續農業的影響力。來源:綠獎 Eco Echo Award

從廚餘出發,找到永續循環的實踐方式

綠獎除了協助羽田生物開發新產品外,在育成輔導過程中,也為團隊找到新的應用與產業方向。「第一次輔導時,透過具有生技專業背景的業師,協助我們釐清黑水虻這項產業的未來趨勢。」涂智凱提到,由於肥料、飼料的品項和種類十分多元,「以商業面來看,是否擴大既有通路?或是放棄原有的產品項,開創新的市場、產品及通路?」經過一連串的思考、討論與評估,也採納業師分析、建議,更了解生技農業的產業鏈中羽田生物的定位,將更專注發展、深耕黑水虻的相關生物科技產品。
「未來 3 年內,透過黑水虻應用,將羽田生物的處理量從每日的 20-25 公噸的處理量提升至每日可處理 200 公噸廚餘或廢棄物。」涂智凱說到,在羽田生物裡,以廚餘/農業廢棄物出發的永續循環實踐,藉由黑水虻的生物處理,產生出肥料、飼料後回到有機農民的田裡,並生產出有機農作物,再將這些農作物銷售到通路上;經過消費者食用後所產生的廚餘、廢棄物又會再次回到羽田生物,進行下一次循環。在農業、畜牧養殖業中形成 2 個封閉循環系統,藉由黑水虻讓永續農業繼續發生。
「一直保有對於環境友好的心,不論結果如何,持續、堅定地做下去,就會有好的成果出現。」耕耘永續議題時,涂智凱有著自己的一套心法,不在意他人的攻擊和冷言冷語,堅持初衷,會看見自己努力有回報,而此次獲選綠獎對他也是最大的鼓勵與支持。
註解
註一:截切,指的是生鮮蔬果自田間採收後,經過挑選、清洗等處理流程並進行切片、切段或切塊包裝販售,視為一種蔬果輕度加工(Minimally processed fruits and vegetables)。
(此篇文章由聯華電子支持、社企流獨立製作,不影響報導之真實性與準確性。)
延伸閱讀
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迎接新年,社企流舉辦讀者小聚,以心理健康為主題,邀請大家一起來與我們聊療癒!>> 即刻報名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