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台灣的弱勢就業情形是否能從「憂」轉「優」?文章中提到目前弱勢就業存在的兩種現象:左看 - 目前的庇護型企業大多著重於個人的就業輔導,但當面對市場壓力或受助者能力不足時,就容易使企業面臨「應追求利潤還是個人培力」的矛盾。右看 -長期依賴政府資源、缺乏財務獨立的社福機構在嘗試轉型為社會企業時,比較容易在沒有深入了解市場需求的情形下產生存續的困難。兩位作者分別對於上述兩種現象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但無論是左看還是右看,都希望能為弱勢就業找到一條新出路。
以下全文轉載至新浪新聞
左右看:弱勢就業從憂轉優
台灣立報 2012-12-30
左看:群體培力 當馬總統高喊要讓明年的代表字由「憂」轉成「優」,這口號已讓多數的台灣人麻痺,尤其今年低收入戶多2成的新貧家庭來說,許多人對經濟改變的無感,更來自於政府長期卸責的用社會救助金所造成的福利依賴。
在12月底,輔大舉辦一場「非營利組織事業化與社會企業」研討會,社福機構討論以成立庇護工廠、社會企業的過程,來扭轉上述扭曲受助者的救助模式。這些庇護型企業成立的目的,大多是希望培養受助者就業技能與態度,並轉介重回就業市場。但卻常發生面對市場訂單、與面對受助者能力不足的矛盾時,內部因「究竟為利潤或個人培力」產生爭執。
我們知道單為利潤固然脫離以人為本的輔導理念,但強調個人培力的背後,也忽略了弱勢者原出被排除於就業市場,恰是因為資本主義將人個體化、單子化,將弱勢者的就業不利單單歸因於個人、家庭責任。而縱使再次培力並推回就業市場,仍是讓他們個人承擔一切的沉重責任,故當壓力來臨時、原本已脆弱的就業適應則再次崩解。
相對於上述個人導向的就業輔導模式,也有如台灣世界展望會等機構,分享在花蓮嘗試以部落中一小群弱勢者相互串連的集體就業模式,找尋部落傳統人際親密、尊嚴價值與企業利潤的平衡點。
潘欣榮/公共化協會成員
右看:用社會企業解憂 今年的台灣代表字是「憂」,而馬總統說2013年要從憂轉優,但力拚3個月的經濟卻無法讓人看到成效、企業尾牙縮水,更遑論政府盼望藉由增稅來擴大社福利基,以幫助社會底層人民。
面對艱困形勢,社福團體也已面對客觀現實,開始思考與其依賴政府資源,不如積極殺出一條提供弱勢者就業的血路,並於12月28日,輔大舉辦一場非營利組織事業化與社會企業的研討會。其中,長期經營台北建國南路下經營洗車廠的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目前年營業額3,200萬元的陽光洗車廠,聘僱近百人,已有兩個員工從洗車廠中做滿25年退休。
他們不同於一般社福機構投入社會企業時,搖擺於公益與利潤間的矛盾;他們從一開始就認清要事業化、能在市場中生存,真正給身心障礙者就業。所以必須讓員工成長,並擁有知識、技能、態度等「可移動的能力」。而社會企業成功的關鍵驅動力則是好的商品與服務,至於「公益」則是營利後的附加價值。在此清楚的領先與落後指標定義下,看清市場利基才是存續的關鍵。
從其經驗中,可看到唯有獨立自主的社會企業,才能給弱勢者真正的尊嚴,而將管理科學導入社會企業的概念,已悄然成為底層就業的新出路。
吳恆祐/社會評論人
誰說賺錢才能做好事,做好事不能賺錢!
改變的力量,掌控在你我的手上!
想像的種子將隨著行動萌芽茁壯!
2月3日,社企流邀您一同跨出第一步,啟動對世界的想像!
按此進活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