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文:陳映璇
隨著全球各大車廠陸續推出電動車,滿足充電需求可說是最「理所當然」的延伸商機,充電站更可結合再生能源、儲能形成微電網;如同特斯拉,不只生產電動車,更大手筆收購太陽能發電公司 SolarCity、販售太陽能板與儲能設備。
在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的想像中,消費者在家裡安裝太陽能板,把電能儲存起來,為電動車充電,形成一幅未來電力藍圖。
在台灣,包括台達電、飛宏科技等業者均投入生產充電樁設備,又以電源供應器起家的台達電投入最早、著墨最深。
2008 年電動車產業尚在起步階段,台達電早已看到機會點、投入研發,並於 2010 年推出首款充電樁設備。2011 年,在台達電協助下,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建置「全台第一座」結合多種國際主流規格充電樁的電動車充電站,僅供 ARTC 內部測試使用。至今無論賣場、飯店、公共停車場,人們都能看見民營充電站的蹤影。
台達電子電動車充電方案事業處處長徐瑞源表示,目前充電樁生意分兩種,一種是 ODM(原廠委託設計代工)開發,與車廠合作,客戶購車時,會隨車配送充電設備;另一種是發展自有品牌,合作對象為充電服務運營商、加油站。
目前,裕隆集團旗下裕電能源、中興電工、華城電機都已投入充電服務運營,「這些新興業者過去在加油站時代沒有機會,現在電動車使市場有望重新洗牌。」
業者兩大挑戰:市場仍小、規格不一
依使用情境畫分,電動車充電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使用交流電(AC)的慢速充電,即家用充電,需要 4 至 8 小時充飽電。
另一種是使用直流電(DC)的快速充電,可在一小時內充飽,主要應用在外出快速補電。
目前充電服務營運商的商模,整合了充電站的硬體、軟體及金流服務:消費者透過 app 查詢最近的充電站位置,完成充電後會自動計算費用,透過綁定信用卡、電子支付扣款,體驗一氣呵成。
不過,「充電站營運商到現在還沒有一家獲利,都還在燒錢。」徐瑞源觀察,原因之一是電動車市場還未達到經濟規模,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全球電動車占整體汽車銷售僅 3%。
充電規格不一,是另一待克服的問題。從歐規 CCS2、美規 CCS1、日規 CHAdeMO、中國 GB,就連特斯拉也有自家的標準規範,當各車廠電動車販售到海外,就會面臨各國充電規格不同的窘境。
雖然許多快充站為了吸引不同廠牌的電動車車主,通常會提供多種充電規格,但也勢必拉高建置成本。
更何況電動車技術、充電規格還在不斷演進,充電樁設備也必須持續更新。雖然短期挑戰不少,但長期來看都能逐步解決。
賣油、電,也賣咖啡,傳統加油站轉型
不難想見,當電動車日益普及,傳統加油站的業務將逐漸萎縮。也因此,現階段已可看到不少加油站嘗試多角化經營,多了便利商店、咖啡、洗車等業務。
未來增設充電樁後,也能吸引電動車主光臨,增加多元收入。「電動車會加速傳統加油站轉型。」徐瑞源舉例,2020 年台達電和日本能源業者出光興産合作,將位於日本橫濱市中心的一座加油站,改建為複合式電動車充電示範站。
該充電站整合了儲能與電動車充放電的微電網系統,若發生災害,可號召民眾或政府救災車輛參與電力調度,成為橫濱市府災難緊急應變的據點。 未來,充電樁的另一個發展趨勢,將是結合再生能源和儲能。
台達電已開發具有雙向充放電 V2X(Vehicle-to-X)的充電設備,亦即電動車(Vehicle)本身可以向住家、電網或建築提供電力。「換句話說,未來不需要買一台發電機,家裡只要有電動車,就能做為備援電力。」
在歐美,也有充電樁在結合儲能系統後,具備調節電力的功能,可在用電離峰時儲存電能,在用電尖峰時釋放電能用於充電。對充電服務運營商來說,這有助於賺到尖離峰的電價差,提升營運效率,還能減輕對電網的負擔、優化充電服務。
從加「油」到加「電」,由於目前電動車充電還是比加油時間長,為了方便充電,不少充電服務運營商會和賣場、百貨、休息站合作,車子充電時,車主和乘客可以逛街購物、消磨時間,賣場也增加了來客數,對兩邊來說都是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