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沂霖
致力於打造身障就業友善環境的社會企業「若水國際」,2012 年踏入雲端產業,成立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術服務團隊,透過精細的分工與模組化的流程設計,讓身障者躍身為台灣建築產業的幕後英雄。今年初,若水曾於 10 週年活動現場,預告他們將運用人工智慧(AI),為全台 14 萬難以出門的「居家身障者」創造高附加價值的工作機會。
如今,若水當時的預告已然成真——歷經數月的籌備,若水已成功擴建了「AI 數據處理策略諮詢團隊」,培力超過 100 位身障者成為團隊夥伴。(同場加映:台灣社企先鋒的 10 年蛻變:「若水」從創投轉戰第一線,用 AI 和雲端開創身障就業的新紀元)
提升 AI 應用效能,數據處理是關鍵
若水執行長陳潔如表示,現代生活中已經有許多 AI 的生活運用,如智慧農業、智慧零售、精準醫療、工業 4.0、安防監控、智慧交通等等。許多人認為 AI 服務的效能來自於演算法,其實數據處理更是關鍵之一。
以無人車為例,AI 技術使機器能夠認得交通號誌、判別路況,因此才能更安全地於道路中行駛。機器如何能習得這些功能,背後則依賴大量數據輸入,才能形塑出精準的 AI 模型。
陳潔如指出:「高品質的數據之於 AI 應用的重要性,好比一份好的教材對老師的重要性,編審教材的專家可以協助老師有效地把知識傳遞給學生。如同高品質的數據處理,可以加速模型的學習,在 AI 應用上更為精準有效。」
由於過往資料較少,企業內部能夠自行標註數據及訓練 AI 模型,而今隨著產業快速變遷,多數企業已無法獨自應付巨量的資料處理。「我們在做田調研究時,發現工程師平均一天需花 5 小時處理數據。」陳潔如說道。
若水首創 AI 數據處理服務,開創14 萬名身障者就業契機
看見巨量數據處理的需求、更心繫全台 14 萬名難以出門獲取工作的居家身障者,若水便透過職務流程再設計,打造「數據標註師」職位,負責處理電腦視覺數據,讓居家身障者可在家接案、踏入就業市場。
陳潔如表示,若水 AI 數據處理團隊已協助多家指標性客戶處理破百萬張影像資料,讓其 AI 模型有效學習。如一間日本的果園欲以 AI 技術搭配機器手臂進行番茄採收,數據標註師的角色,便是在數張果園照片中,用不同顏色標記出番茄、枝幹、樹葉等資訊,以供機器學習。「做影像處理,不是標註番茄就好,因為機器要剪的是番茄的蒂,那就要讓機器知道何謂番茄、蒂、葉子等,才不會剪錯部位。」若水 AI 數據處理團隊組長吳南輝說明。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陳昇瑋則以辨識香蕉作為比喻:「要讓人工智慧知道什麼是香蕉,必須透過數百張各式各樣的照片,如剝皮的、未剝皮的、切塊等等,它才能真正辨識出何謂香蕉。」
數據標註師的工作,便是為 AI 機器學習打造最基礎、最重要的教材,提升 AI 應用的效能。
「AI 不是人類的取代者,而是溫暖人性的存在」
「我們相信 AI 不是要取代人類,而是人性溫暖的存在,同時間解決市場上商業應用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解決身障者困在家裡沒有工作的情況。」陳潔如堅定地說著。
若水團隊分享,目前擔任數據標註師的身障夥伴們,有許多人是第一次真正「踏入」職場,團隊的視訊會議成了他們最期待的工作項目,過去他們難以跟外界接觸,如今則透過工作重新建立與社會的連結。
未來,若水將繼續踏著穩健的步伐,為身障就業開創更多可能。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想以具體行動支持我們,歡迎按下標題下方或文末的「媒體小農捐款灌溉」按鈕,鼓勵社企流創造出更棒的內容!灌溉指南請點此
社企流粉絲浮起來!社企流社群大調查
社企流期望能了解粉絲們的需求和想法,協助我們進一步優化服務,並更精準地提供你有興趣的資訊內容!只要花 5 分鐘完成問卷,就有機會抽中 Honeybank 蜂蜜禮盒、茶籽堂小鹿旅行袋等社企好禮!填問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