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一間二顧公益平台Photo Credit: 一間二顧公益平台
 生命力新聞/記者陳俞均、李旻潔
「想像自己是一隻老鷹,往下俯視拍東西。」在樂山舊宿舍旁的空地,是攝影老師朱冠勳正在和一般生以及院生上課的場所,這次老師將藉由相機鏡頭,告訴學生拍照的奧秘,光線和角度能影響一張照片的屬性,每一位學生專心聆聽,也用眼觀看,深怕漏了哪一個重點。

春天魔法學院 推動差異共學

「一間二顧公益行銷平台」近年來致力於推動「差異共學」,共學是一種體制外的教育方式,讓兩個不同特質的族群相處互動進而產生交集,並從中互相學習,一般廣為人知的共學就是父母與孩子的親子共學。一間二顧推動的差異共學,則針對社會上處於弱勢的身心障礙學童,與一般學童透過多元的課程,一同學習並產生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兩種群體的學童都能相互包容、學習,也讓學童在未來在個人發展、群體合作能有更良好的表現。
(樂樂棒球課是許多小男生喜歡的課程之一,棒球老師從旁協助院生阿寬。來源:一間二顧公益平台)
(樂樂棒球課是許多小男生喜歡的課程之一,棒球老師從旁協助院生阿寬。來源:一間二顧公益平台
一間二顧與樂山教養院合作,於 2018 年 4 月 28 日星期六開始,推出為期 8 週的「春天魔法學院」課程,每次課程時間為一個半小時,6 名樂山教養院的院生和 6 位一般學童一起上精油、動態攝影課和棒球課,一般學童年紀則為 10 到 12 歲的國小生。
「藉由視覺和味覺的相關課程留住他們的記憶。」一間二顧公益行銷平台的創辦人謝奐儀認為,視覺和嗅覺都能直接傳達情緒、留住回憶。選擇精油課是因為味道可以留住孩子的回憶,創造快樂味道;攝影課則是能透過鏡頭拍下曾經在眼前出現的美好事物,更讓這些如種子般的回憶,能埋進孩子的心田中。謝奐儀表示,差異共學也是溫暖共學,因為課程中教導孩子以溫柔的心了解、尊重彼此的差異,這種學習是溫暖有愛的。

透過差異共學 埋下「多元」的種子

「讓一般的孩子從他們很小的時候,就能認識到有人跟我不一樣。」樂山教養院張嘉芳認為,藉由差異共學,能讓一般的孩子了解這是一個多元的社會,什麼樣子的人都有,能用理解的態度去面對不一樣的人,這是一個很好的體驗。
(攝影課時,老師指導一般生和院生小誌攝影技巧,不同角度能拍出不同的照片。來源:陳俞均)
(攝影課時,老師指導一般生和院生小誌攝影技巧,不同角度能拍出不同的照片。來源:陳俞均
位處八里的樂山教養院,迄今已經有 84 年的歷史,早期收容痲瘋病患,在藥物進步和年長者離世後,40 多年前轉型為全日型的住宿照護收容機構,為身心障礙者提供生活教養服務。目前院內有 129 位院生,收容的身心障礙者為智能障礙、肢體障礙、多重障礙、自閉症等。
「有時候你會發現,院生具備的能力是你沒有的。」
張嘉芳笑著說,在差異共學的過程中,一般學童能發現院生做得到的事情,自己不一定做得到,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

家長「止步」 看見孩子的成長

「剛開始有些擔心,擔心小朋友適應不良。」家長胡育銘表示,女兒家瑄是一個害羞、內向且比較慢熟的小孩,因此剛開始擔心她面對院生時會卻步,甚至是逃避。不過胡爸爸卻發現家瑄非但沒有逃避,反而相當期待每一次的課程,他笑著說,家瑄前一天上課前都會和家人討論課程,到了禮拜六早上更會主動起床,帶著一種期待的心情。
胡爸爸也看見女兒明顯的改變,家瑄會和院生主動互動和分享,甚至告訴爸爸:「這些院生跟我們都一樣,並沒有不同。」胡爸爸說到這裡,眼神中盡是對女兒貼心懂事的驕傲,也看見女兒的成長。
(精油課時,院生杜老爺和一般學童一起摺星星,互相幫忙對方。來源:一間二顧公益平台)
(精油課時,院生杜老爺和一般學童一起摺星星,互相幫忙對方。來源:一間二顧公益平台
課程是禁止家長從旁參與的,不過家長能在等候孩子下課的期間,報名樂山園區的參觀或是志工工作。「我們自己其實也學到蠻多的。」胡爸爸表示,自己在樂山教養院擔任志工時,了解到「推輪椅」也是一份不簡單的工作,要怎樣推才不會讓院生不舒服,都是需要注意的小細節,這些相處的點滴也留下深刻的體會。

用愛相伴學習 用理解取代偏見

「我們從一間二顧講堂轉型為一間二顧公益行銷平台,是為了更大的理想。」謝奐儀表示,一間二顧同時有「兼顧」、「堅固」之意。起初的講堂模式提供各式知性、療癒的講座,希望藉由參與感受到希望的生活。為了能媒合更多的社福單位,因此轉型為公益行銷平台,推動差異共學的理念。
「社會充斥偏見、歧視和不理解。」謝奐儀認為,希望未來能和更多團體合作,推出不同課程的差異共學,像是癌症團體、多功能障礙團體、盲友和有機農夫等等,跟多元的團體進行共學,讓大家注意且認識這些不同的族群。春天魔法學院的結業,也象徵著下一次共學的起點。

採訪側記

這次採訪中,我們跟著小朋友們一起體驗攝影的樂趣,也和院生們聊聊天,阿寬很喜歡拍「人」的照片,他用他的視角拍出他身旁的每一分子,也包括我們,時不時發出哈哈哈的魔力笑聲,讓我們在旁邊心情也跟著好起來。記得在採訪徐永宗時,我問永宗跟哪一位院生感情最好,永宗表示是阿寬,阿寬聽到馬上開心地哈哈大笑,如今他那天真愉快的表情仍烙印在我心中。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一間二顧 推動差異共學的「春天魔法學院」
「社企流」和「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共同製作的《碳棄世代》專題重磅登場!一同來看看你我如何於生活中執行創新的減碳解方,迎向不需嘆氣的未來。 >>> 5 分鐘帶你認識《碳棄世代》 >>>《碳棄世代》完整專題這裡看

文章標籤

  •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新聞網站:http://www.vita.tw。粉絲專頁:http://goo.gl/st2w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