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DDCPhoto Credit: UDDC
文:punkelephant
良好的都市步行環境,不僅有助於都市永續發展,也對都市居民的人身安全健康、社交環境,甚至市區的零售商業有正面的影響。這個概念從萌芽階段發展迄今,從學院內的客觀研究到主觀的個人經驗,已經算得上是一個社會常識。然而與西方都市發展脈絡大不相同的亞洲都市,如何從西方城市的經典案例,如:丹麥哥本哈根的步行街區、巴黎的人行道環境等,關照自身的都市環境?作為觀光客,我們喜歡到這些都市去散步逛街、去感受令人愉悅的步行經驗,但回到自己居住的城市,除了抱怨,或是以情況不同帶過,專業者與居民可以一起做什麼?
(曼谷vs. 哥本哈根。所以,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來源:punkelephant)
(曼谷vs. 哥本哈根。所以,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來源:punkelephant
2016 年雲門流浪者計畫的旅行中,我曾在曼谷短居數週。有天和設計師朋友相約在城市散步,見面時他遞給我一張設計精美的折疊海報,上面除了標題’Good Walk’外,其餘是泰文,但優秀的平面設計使人即便看不懂泰文,也足以理解海報傳達的訊息。循著海報上的資訊,後來得以拜訪執行 ’Good Walk Thailand’(好好走路)計畫的泰國都市設計發展中心(Urb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Center,簡稱  UDDC),對這個計劃有更近一步的理解。UDDC 位於曼谷市中心,藏身在暹羅廣場附近的大樓裡,距離朱拉隆功大學數步之遙,是一個與學術研究高度結合的研究中心。該中心主要的工作目標為促進都市環境中有足夠健康的公共空間,支持都市居民在物理環境、社交互動與日常飲食上的健康行為。
(來源:punkelephant)
(來源:punkelephant
’Good Walk Thailand’(好好走路)是一個大規模研究泰國主要都市步行環境的計劃,由泰國都市設計發展中心(以下簡稱 UDDC)與朱拉隆功大學合作執行,分配菸捐收入的泰國健康促進基金會提供財務贊助。以曼谷為起點,從 2014 年中起分 3 階段計畫執行。計畫的起點,便在即使智識與經驗上都同意西方步行友善城市的好處,但不同文化、甚至不同發展取徑的都市們,如何定義自身脈絡中的「好」?用什麼方式理解都市步行環境的現況、判斷的標準是什麼?怎麼有系統地分析評估?如何透過都市設計與規劃促進良好的都市步行環境?這些發問即是「好好走路」計畫的起點,從系統化理解泰國都市步行環境現況、和居民共同評估步行環境品質開始,目標改善泰國 21 個主要城市的都市步行環境。
第一個階段的研究,以曼谷為試點,研究團隊透過 1100 份日常步行習慣問卷調查,歸納出受訪者每日平均步行距離、時間與阻礙城市步行的主要因素。調查結果顯示,曼谷市民平均每日步行 797.6 公尺,約 9.97 分鐘,少於日本平均 820 公尺、美國平均 805 公尺,多於香港 600 公尺。而阻礙步行的主要原因,為人行道障礙物、遮陰遮雨、人行道亮度、清潔與鋪面等因素。根據問卷調查與街道訪問,研究團隊初步建立步行環境的衡量指標,以步行環境與:辦公區域、學校與教育機構、購物、休閒娛樂、公共服務、大眾交通運輸等 6 大項目距離作為衡量指標,初步指認評比曼谷市區主要商業活動街區的分數。最重要的,是建置 GoodWalk.org 網站,將評比成果以互動的地理資訊系統形式呈現,使用者既可以查詢所在地的步行環境,也可以在網站上加入評比的行列。
(左:查詢系統的網頁截圖;右:暹羅廣場附近的步行環境評比。來源:來源:punkelephant)
(左:查詢系統的網頁截圖;右:暹羅廣場附近的步行環境評比。來源:來源:punkelephant
第二階段的研究根據前一階段的成果,將奠基在曼谷的實驗結果與步行環境指標的制定,擴大到泰國其他城市,以市中心的不同商業區為先行,並加入互動評比的系統,最終歸納出泰國都會區脈絡下的步行環境指標。在完成前兩階段的研究後, 除了網站上的評比互動,近日「好好走路」計畫也舉行城市散步工作坊,帶領參與者以不同視角走讀街區,從日常生活、歷史等角度討論步行環境與改善的可能。第三階段則進一步將前兩階段的成果歸納為規劃設計準則與環境改善的示範點,協同不同都市區域的夥伴、政府,共同推動可以「好好走路」的都市步行環境。
(散步地圖的路徑。來源:網站截圖)
(散步地圖的路徑。來源:網站截圖
透過對步行環境脈絡化的深入研究,「好好走路」對於近兩年來曼谷市政府強力取締街頭小販的政策,提出反駁。「好好走路」計畫分別在媒體訪問與參與 2017 首爾建築城市雙年展提到,城市的攤販的存在為貼近市民生活需求的事實,除了創造良好的街道生活,更因爲攤販在街道的存在,鼓勵步行的生活習慣。另方面,政府常見以佔用人行道空間,阻礙行人步行的權益而取締攤販的理由,透過調查也發現,即便沒有攤販,狹小的人行道上充滿電線桿,消防栓,廢棄電話箱和道路標誌等更腫障礙物,即使沒有攤販,行人常被逼得在馬路邊緣行走。
作為一個在曼谷旅居的過客,在巨大的城市整整走了 30 天的路。真要說起來,不管是地鐵周邊佔據人行道的臨時夜市,或是充滿攤販與生活感的街道市場,都帶來無限驚喜的步行經驗。街頭的熱鬧與豐富的日常風景把對陌生的行走轉化為有趣的探險。反而是走在圍牆林立的豪宅區,單調的圍牆景色不僅無聊,夜晚容易感覺危險,心理距離更是拉長了實際物理距離,使人並不被鼓勵走路,總是跳上摩托計程車,快速穿過彷彿永無止盡的圍牆,直達抵達目的地。
而作為都市規劃的專業者拜訪 UDDC,對於能有這麼一個計畫,橫跨學術研究與專業實踐領域,長時間針對都市步行環境進行有系統、有脈絡的研究調查,而不總是在短至中期的規劃服務委託案裡氣喘吁吁的趕工各種期中期末報告,覺得非常羨慕。
結束兩個多月的旅行回到台北,朋友問起怎麼每天吃東南亞美食還會變瘦,我想是因為在街上,走了很多的路。畢竟走路促進健康,不是嗎!你也想去曼谷散步嗎?哪裡好散步,請參考這裡
全文轉載自眼底城事,原文標題:「好好走路」的條件—拜訪泰國’Good Walk Thailand’計畫
參考資料:
【明日亞洲 - 2018 亞太社會企業高峰會 】 邀你為亞洲提出解方!
今日亞洲,正共同面臨許多未解之題,明日亞洲,如何用社會創新翻轉難題?
聚焦 4 大主題(食農、銀髮、弱勢就業、環保綠能),安排 2 場主題演講、4 場電影欣賞、9 場大師工作坊、16 場平行論壇,邀請 15 國、超過 30 位國際講者共襄盛舉,希望與您一同參與,為明日的亞洲尋找改變的契機。

文章標籤

  • 眼底城事

    眼底城事

    【 眼底城事】由一群對城市空間與生活充滿熱情的人所發起的計畫,熱愛城市生活,關心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透過共同書寫的方式,從城市規劃專業走進真實社會中。網站;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