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FoodCloudPhoto Credit: FoodCloud
聯合報/編譯季晶晶(2016年12月11日)
為了解決食物浪費問題,2名年輕人組成愛爾蘭社會企業「食物雲」(FoodCloud),媒合零售業和公益團體。
共同創辦人華德解釋:「在同一個社區裡,可能有企業想丟棄完全沒問題的食物,而拐角處卻有慈善機構,正在為提供食物給有需要的人而煩惱不已。我們想要媒合兩者。」

2位年輕人 開發媒合App

現年26歲的華德目前在柏林三一學院修讀商學和經濟學,她有個志同道合的夥伴,31歲的歐布萊恩,後者即將取得環境科學系碩士學位。她倆有共同信念「熱愛食物且厭棄浪費 」,即使不是科技長才,但仍設計了一個應用程式來解決問題。華德說:「我們開發App,協助企業在有剩餘食物時通知慈善機構。」
她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打造這個系統。零售商只須將欲捐贈食物的訊息上傳至食物雲App,當地慈善機構就會自動接收訊息、在指定時間前往提貨,並分發給需要的人。
(食物雲App將食物捐贈者和慈善組織串連。來源:FoodCloud)
(食物雲App將食物捐贈者和慈善組織串連。來源:FoodCloud

特易購 推廣到140門市

這個構想吸引到特易購愛爾蘭公司,他們提供華德一個試營運機會,後來將此服務推廣到旗下140家愛爾蘭各地的門市。
協助英國特易購門市採行食物雲技術的芬恩說:「要免費贈送食物真的很難。我們店裡的供給和需求都是不確定的,這意味我們很難成為自願捐贈單位。接下來尚須顧慮食品安全。假設這些問題都解決了,還必須堅持每日去做。這非常困難。」
華德同意她的說法:「管理和慈善團體之間的關係並不屬於零售商的核心業務,所以我們必須讓捐贈變得很容易。另一方面,慈善機構經常面臨人手和資源不足的窘境,所以我們必須讓過程變得輕鬆。」

把關安全、收集、保存

為了滿足這些要求,食物雲不能僅僅是純技術取勝的App。這家愛爾蘭創業公司有12名全職和6名兼職員工(女性人數是男性的2倍),負責為特易購尋找和過濾收受捐贈的慈善機構。
食物雲設有一名食品安全主任,他會與慈善組織合作,確保食物在收集後能妥善保存。食物雲還提供法律諮詢,並協助起草書面協議。例如,如果有人因食用過剩肉品而生病,雙方的責任歸屬須先劃分清楚。
芬恩很欽佩食物雲至今的成就。她說:「除提供這項技術,他們還能做配對,推動工作順利開展。他們在愛爾蘭的佳績,讓我們獲益良多。」
(食物雲的儲貨中心。來源:FoodCloud)
(食物雲的儲貨中心。來源:FoodCloud

科技新創 解決食物浪費

當然,食物雲的技術性不該被低估。它的App雖然簡單,但帶動的捐贈規模之大,在智慧手機變得無所不在之前,難以想像。
華德說:「隨著科技進步,面對以前無法有效解決的問題,我們找到了更好的方案。」
華德也讚揚其他利用科技達成類似目標的新創企業,例如英國的Olio,讓民眾能和鄰居分享剩餘食物,以及在美國協助企業捐贈食物的「零浪費」(Zero Percent)和「食物捐贈連線」(Food Donation Connection)。她對有愈來愈多新創企業設法解決食物浪費問題,感到大為振奮。

企業透過食物雲捐餐

食物雲和一般新創公司不同的地方在於,這不是一家盈利企業。雖然零售商須付服務費,但所有的錢都用在支應營運成本。
華德對食物雲有很大的抱負。除特易購之外,食物雲在愛爾蘭還有一個合作對象是艾爾迪公司,該企業透過食物雲捐出50萬份餐點,替慈善機構和社區團體節省超過70萬歐元(近台幣2400萬元)。華德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所有大型愛爾蘭零售商都能參與此一活動。
通過歐布萊恩正在推動的新方案「食物雲中心」,他們加緊在食品行業其他領域尋求合作夥伴,特別是製造和經銷,以便獲取更大量的剩餘食品,保鮮期能更長。

交換食物 也連結感情

但這並不全是網路和供應鏈的問題,你也不能僅以食物雲協助捐出的餐點份數來判斷其成敗─自推出以來,在英國和愛爾蘭共計840萬份。成功與否也要考慮新創公司對民眾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
華德透露,他們正和愛爾蘭的一處女性避難所合作,住在那裡的婦女以前很少有社交生活,但現在,當每周2次的食物捐贈送達時,那些婦女會走出房間,交換食物並分享食譜,且屋內傳來笑聲。
她說:「食物不止是營養來源,也有連結感情和使人強大的潛力。這是我們可以得到最強大的回饋之一。」
全文轉載自聯合報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