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Vide創誌Photo Credit: Vide創誌
文:A-Hong Yang

從另一種新的角度看公益

愛聚公益創新機構的創辦人余志海,是一個社會創業家。所謂社會創業家,就是以創新精神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公益行動者。余志海於1996年畢業於廣東華南理工大學無線電工程系,畢業後長期在電信及IT行業擔任項目管理及市場工作,同時在業餘時間積極參與志願活動。
SDN 會議上余志海和我們分享到,一直以來,中國內地城市居民對偏鄉學校的支援方式十分傳統,主要是聯繫一些學校然後通過捐款捐物的方式去表示支援,也有一些志願者前往偏鄉學校當短期教師。可是這些做法都是基於一種『同情、憐憫、施捨、救助』的慈善觀念。余志海希望改變這種模式,他想開拓一種讓人快快樂樂做公益的模式,不需要大量捐款、也不需要巨額行政費用,而是讓志願者發揮他們參與公益活動的熱情,將單純的做好事轉變為既有效率又稱心愉快的事情。
(圖片來源:Vide創誌
於是在2004年,余志海發起了「多背一公斤」(1 kg more)的活動,鼓勵背包旅行者在偏鄉旅行的時候將圖書和文具帶給偏鄉的學校,並通過與孩子們的互動,開闊他們的視野。「多背一公斤」後來迅速得到廣大都市白領的支持,成為中國知名的公益活動。
說到為何會想到以「多背一公斤」這個方式來解決偏鄉學校的需求,余志海分享到,因為一方面他自己是個非常熱愛旅行的背包客,而在自己徒步旅行的過程中總會碰到這些需要幫忙的偏鄉學校,另一方面也因為自己不是 NGO 的背景,所以反而讓他產生由一個新的角度去考慮的念頭,在分享時余志海打趣說,「我想喜歡背包的人總比做 NGO 的人要多吧」,所以他那時就想如果把這些背包客的力量串聯起來或許可以做很多東西。

眾包就是讓更多人主動參與

後來在實際操作後余志海發現,作為背包客要參與這樣一個專案,首先有兩件事需要了解:1.這些偏鄉學校在哪裡?(雖然我們會經過它,但其實我們並不認識它)2. 學校需要什麼?其實不同的學校是需要不同的東西的,有的是需要鉛筆文具,有的是需要藥品。
於是他透過建構一個網站,在網站裡提供相關的訊息。網站一開始的訊息是余志海的團隊蒐集回來的,但後來更多的資訊是參與者在背包旅行的途中蒐集上傳的,這就是一個「眾包」(crowdsourcing)的概念,參加者可以在這個平台去了解、去搜索一個學校的資訊,但當他起身出發的過程中可能又會發現另一個新的學校,同時也可以在這個平台上發布活動讓更多人去參與。網站創立2年後,註冊用戶就超過24000人,收集到的學校資訊達930所,發現不同學校需求830種,組織活動800多次,建立小組超過300個。  

從深入接觸了解真實的需求

透過這個活動余志海團隊開始和偏鄉學校有了更多接觸,後來他們更深入去了解之後才發現這些學校需要的不僅是物資,更需要的其實是適合偏鄉的教育方式,特別像是:藝術、閱讀、戲劇、生活這些方面,於是「一公斤盒子」這樣的產品誕生了。
每一個「一公斤盒子」所代表的,其實是一個班級的一節主題課程,裡面有課程所需的材料和一份活動指南,他們希望透過這個盒子幫老師及那些到偏鄉教書的志願者開展一堂生動的主題課,給偏鄉學校帶來多元化的課程體驗。
余志海特別介紹了其中一個產品–「地震盒子」;2008年中國四川發生了汶川大地震,地震之後在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一個課程,他們發現老師們在這門課通常只是講講基礎地震的知識而已,好一點學校才會做逃生演練 (怎樣從教室逃到安全的地方,通常是操場),但他們研究後發現在地震發生時,其實孩子當下並不一定是在教室內的,所以若我們只讓學生熟悉從教室逃到操場的路線的話它的作用其實是有限的,於是在這個盒子裡他們思考的是;該如何能讓學生掌握「在不同環境內設計自己的逃生路線」這一項技能。
是故最後他們在這個地震盒子裡設計了三個活動:
  1. 讓學生用一堆積木去搭出不同的房子,然後把數量不一的小人放在不同的位置上(房間裡、房間外、空地),然後搖晃課桌椅去模擬地震的發生,讓學生去觀察紀錄,把小人放在什麼位置會更安全,這樣就可以讓小朋友意識到哪裡是安全的
  2. 之後是讓學生去設計一套逃生的路線,因為他們知道哪裡是安全的,所以可以把位置標出來,再利用地圖把實際的線路設計出來之後去練習這個線路
  3. 急救包該怎麼設計,就是當你走不出來之後,這個急救包可以增加你生存的機率,但這裡面要放什麼呢?盒子內共列出40~50個物品,但條件是只能放7樣,至於要放哪幾樣就讓學生去討論、做出決定並和大家分享
從11年開始,「一公斤盒子」到現在前後共有18種產品,採用的學校大概是超過700所,總共有25萬人次的學生使用過盒子所上的主題課。

把設計權還給老師

余志海特別提到,這其中有些盒子其實是半成品,那是因為後來他們發現了偏鄉老師更深的需求和擔憂,是來自於他們覺得自己並不是特別有能力的老師,所以如果他們直接提供一個解決方案但在過程中老師的能力並沒有更好的提高的話,長久來講對老師的成長並不是真正的有利,而且後來他們發現,當他們提供的是「未完成品」時,這些老師會應用許多在地的元素來支援內容的不足,也讓在地知識能夠因此被參與進來。
因為在過往儘管授課課本是通用的但其實其通用性卻非常有限,也因此他們認知到,如果真的要解決偏鄉的問題他們就得將設計權還給老師,因為老師是最了解當地的人也最了解當地的材料、知識和問題。由於認知到這一點,余志海和他的團隊退回到一個只是提供給這些老師工具方法的角色,讓這些老師從一個被動的使用者,進一步能夠成為一個知識的組織者。分享最後,余志海提到其實偏鄉擁有非常豐富的在地資源,而每個人其實也都有設計能力,要如何讓每個人都成為老師,就是余志海翻轉偏鄉教育的開始。
都市化發展腳步快速,城市與鄉村在醫療、教育、就業等各項資源上,逐漸產生巨大的鴻溝,社企流四週年論壇邀請非洲與台灣本土的醫療服務提供者,分享他們如何用創意縮短城鄉差距! → 社企流四週年論壇:4/17 擁抱未來

文章標籤

  • vide 創誌

    vide 創誌

    vide 創誌是一個聚焦洞察與設計,關心教育發展並鼓勵創新的媒體網站。vide 英文原意是參看,源自於拉丁文 videre,意思是「看到 See」。
    vide 的四個字母分別代表 Value, Insight, Design, Education。vide 將持續透過介紹國內外創新案例、概念發想、設計思維與實踐方法,並邀請創新設計團隊、組織、社群成為 vide 的內容與活動合作夥伴,期許自己能成為國內重要創新設計的媒體代表,協助建構臺灣創新設計的生態系。